红漫于心的青年张闻天

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20-08-30

在张闻天诞辰120周年之际,特撰文回顾他红色信念的初始起源,探寻他红漫于心的青春故事。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此时的中华大地处处春潮涌动,古老的中国正孕育着一场新生。两年前,著名实业家张謇应治水导淮之需,以“大工将施,储才为急”为宗旨,在南京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水利高等学府——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办学伊始,学校就注重立德树人,明确了“德为本、才为末”的办学思想,并强调“德立,体健,可以进言学术矣”。1917年夏天,17岁的青年张闻天无意中从上海《申报》看到了河海的招生广告,立即被这所学校独特的气息所吸引。7月15日至17日,经过三天紧张考试,张闻天以第22名的成绩成为河海“正科”第三届的学生。从上海到南京,不经意间的迁改,却暗含着一位青年肩负起“天下有溺犹己溺”的使命担当,渴求声闻于天的伟大抱负。

此时的河海,云集了一大批拥有真才实学、具有家国情怀的名师大家,从哈佛大学留学归国的“中国留美学生会会长”许肇南担任校长,江苏省教育司司长黄炎培任筹备主任,学贯中西的李仪祉任教务长。学校按照“三个注重”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道德思想,以养成高尚之人格;注重学生身体之健康,以养成勤勉耐劳之习惯;教授河海工程必需之学理技术,注重自学辅导、实地练习,以养成切实应用之智识),广储仪器设备以供学生实验,组织参观工程以资感发,派遣实习以增阅历,这些都让张闻天受益匪浅。学校专设两年英文课程,教授自编英文教材,采用英文授课,学生英文水平普遍较高。所以,张闻天在五四运动前就能阅读英文版马克思主义著作,五四运动后大量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同时,学校注重实证、讲究实用、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也影响并贯穿了张闻天的一生。

在河海的开明风气熏陶下,张闻天热切地吸取着新知识,开拓着新视野,接受着新思想。在河海图书馆,张闻天可以随时翻阅《新青年》《觉悟》《时事新报》等新文化期刊杂志;学校率先成立了校友会,张闻天凭借突出的文字能力和思想力度,被选举为校友会评议部评议,并在此结识了自己的入党介绍人沈泽民(茅盾胞弟、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13人之一)。张闻天日后回忆说,“五四前《新青年》的出版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的自我觉醒也于此开始……1917年在学校中看到《新青年》,我的思想即起了很大的变化,我开始对中国旧社会的一切发生了怀疑与反抗,而景仰欧美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与生活,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思想从此发端了。”在河海,张闻天和沈泽民还通过校内刊物《河海月刊》《河海周报》开拓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见所闻。

1919年,张闻天进入河海的第三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很快传到南京,张闻天、沈泽民等青年学生群情激奋,连夜成立声援北京学生活动小组,率先通电声援,率先罢课,积极开展宣传组织工作,成为了南京地区的中坚力量。校长许肇南被推举为南京学界联合会的临时主席,始终站在引领爱国运动的最前列,鼓舞着张闻天、沈泽民、王维克、刘英士、丁绳武、董开章等一批河海青年骨干。张闻天他们积极投身这场伟大的运动,参加在南京小营操场举行的“国耻纪念大会”,在学校开设了“国货贩卖部”,走上街头开展演讲、游行、请愿、抵制日货等运动,组织参加南京学生联合会的“三罢”运动,作为骨干赴北京“请愿”,有力地支持了全国各地的爱国运动。张闻天更是深刻指出,在国家存亡千钧一发的时候,向卖国政府奔走请愿,都不会有什么结果,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废除卖国政府,才可使中华民族免于沉沦苦海。在一个多月的反帝爱国运动浪潮中,张闻天积极参加实际斗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成为思想激进、引人注目的爱国青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许德珩当年是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会和全国学联的负责人之一,他在90岁高龄时仍清晰记得,“张闻天同志和沈泽民同志很要好,五四运动都是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学生。那时他很年轻,大约是十七八岁,很活跃,所以我的印象很深。”

张闻天说过,自己在南京参加五四运动时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宣传。南京学生中的一群有识之士,从6月23日起,创办了《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这份日刊比著名的同类刊物《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还要早20多天。在全国各校被北洋政府命令提前放假之后,张闻天仍获许肇南允许留在校内食宿,得以继续担任《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编辑科科员,撰写并发表文章。

《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到9月21日休刊为止,共出版了70号。在目前已经找到的51号刊物中,刊登了张闻天的著作近30则,张闻天是发表评论最多的作者之一。张闻天的作品言简意明,尖锐泼辣,针对巴黎和约、铁路借款、南北议和、奉吉风潮、内阁难产等国内外大事,讥弹时政,抨击弊端,强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无情的批判了封建主义思想,深刻回击反对新文化运动的逆流。他还通过南京见闻和感受,从路灯、电话、马路、自来水等人人生活中的事情,由点到面,加以分析,揭露反动政府的腐败和无能。这些文章是张闻天五四运动期间社会政治活动和思想状况的真实记录,跳动着五四时代的青春脉搏。虽然这些杂感只有三言两语,却能击中要害,可见张闻天目光的敏锐、思想的严谨和文笔的犀利。

其中发表的《社会问题》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篇文章。在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发轫之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很多人还不知道马克思主义为何物的时候,年仅19岁的张闻天就已经在这篇文章中公开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考察社会问题,而且在国内还没有《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的情况下,向读者完整地列明了“宣言”的十大提纲。著名五四运动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明读了这篇文章后连声称赞说:“在五四青年中能那样早写出这样文章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1983年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之际,中央编译局等单位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展览中,把张闻天的这篇文章作为新发现的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珍贵文献向观众展出。

《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刊物,张闻天则是南京乃至江苏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张闻天在《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的活动,充分展示了他日后成为理论家和宣传教育家的才华。邓小平称赞张闻天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热情战士”,就思想、理论方面的成就而言,张闻天是全国最进步的青年学生之一,他最初写下的这些战斗篇章堪称其伟大人生的光辉起点。

张闻天和沈泽民的革命行动使得反动当局惊恐万状,江苏督军多次责令学校开除河海爱国学生领袖和积极分子,并计划实施抓捕,校长许肇南尽力敷衍拖延,到“实在顶不住时”,则令他们“退学”以搪塞督军署,使他们免遭军署逮捕。许肇南的举措为中国革命保留下了宝贵的“星星火种”,持续关爱并使其发光发亮。张闻天虽然在“河海”没有完成所学学业,没拿到毕业文凭,但是这丝毫未影响他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依然在日后的革命事业中熠熠生辉。后来,学校还为张闻天开具了修业证明,为他出国留学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1919年冬,张闻天由左舜生、黄仲苏二人介绍,正式参加李大钊等人创立的“少年中国学会”。在1920年2月《少年中国》刊载的一条会员入会消息中这样记载:“新加会员本会于去年十二月今年一月共加入会员三人。”三人顺序依次作了如下排列:张闻天(江苏)、芮学曾(山西)、毛泽东(湖南)。那时张闻天和毛泽东尚未谋面,但是两人的名字却第一次并列在一起,为日后的并肩奋斗写下了伟大伏笔。在“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的宗旨引领下,遵循着奋斗、实践、坚忍、俭朴的信约,张闻天勇担起少年中国之责。当年“中国少年精英,尽数在此”,这群人中最出色的那一群最终都成了共产党员。1920年5月,退学后的张闻天和沈泽民结伴赴日本留学,一年后,两人回国返回上海,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红色活动。1921年7月,张闻天和沈泽民从上海来到南京,出席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大会。他们在南京活动期间,对外公开活动用“马克思研究会”的名义,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建团工作,带动了许多河海学生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如严俦、曹壮父等都从河海走上革命道路,河海则成了众所周知的“红帽子大学”。

河海大学为了纪念张闻天,于1985年举办了《张闻天生平》图片展,1995年在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支持下,建立“张闻天陈列馆”并成为江苏省德育教育基地。1990年张闻天90周年诞辰时,河海校园里竖立起张闻天铜像,时刻勉励“河海”学子“爱国爱水、务实重行”,在治水兴邦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2000年张闻天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河海大学还成立了“张闻天班”,张闻天同志夫人、老红军刘英亲临学校,向第一个“张闻天班”授牌,并与全班学生在张闻天铜像前合影。

沐浴着清凉山的金陵古韵,感受着石头城的沧桑巨变。张闻天从河海走上革命道路,为河海留下了追求真理、追随党和人民、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红色基因。一百多年来,一代代河海人头顶着“红帽子大学”的美誉,坚持“四个服务”,坚持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传承治水使命,推进“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急需,谱写了“治水救国”“治水报国”和“治水强国”的凯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培养了数十万名杰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栋梁。让我们继承和发扬张闻天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本文部分素材来自张闻天亲属张秀君、张东燕,在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