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海韵风华百佳学生”自强自立类 | 孙晶晶

来源:校团委发布时间:2019-06-11

个人简介

孙晶晶,女,汉族,河北邢台人,共青团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6级本科生,绩点4.61,位列专业第二。任河海大学雁行河海社团副社长,2016级思想专业一班学习委员。曾获2018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017年钱正英助学金、2016-2017学年学业优秀奖学金、2017-2018学年学业优秀奖学金、2017-2018学年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曾获2017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017-2018学年河海大学“优秀学生标兵”、 2017-2018学年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参与、主持河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两次,获省级和校级荣誉;参与、组织河海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两次,获省级和校级荣誉;发表学术论文两篇,一篇国家级期刊论文,一篇省级期刊论文。


  个人事迹

遇见河海,一蓑烟雨任平生

孙晶晶,女,汉族,共青团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6级本科生,绩点4.61,位列专业第二。作为一名大三学生,她任河海大学雁行河海社团副社长,2016级思想专业一班学习委员;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5项次,获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参与、主持河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两次;发表论文两篇。


苦难是块试金石  

“即便是最平凡、最穷苦的人,只要有了一颗不会被苦难打倒的心,那么他就是高贵和值得敬仰的。”孙晶晶大学前的经历可以说是苦涩的,但也是意义非凡的。她从小便失去双亲,经历过近一年的流浪生活,后来被亲戚收养。收养家庭的成员对她都非常的友善,但收养家庭原本就有两个孩子,新成员的到来,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所以孙晶晶从小就非常的节俭,也非常的独立,六岁开始就早起帮助家庭做饭。她在亲戚的帮助下读书、学习,虽然这期间有过战战兢兢的岁月,但是她从来没有对生活对丧失信心。即使生活不断的给她创造“惊喜”,她经历过一次高考的失利,原因是因为压力太大,不想辜负亲戚的期望,结果反而物极必反,高考失利。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在踌躇和徘徊,经过长时间的心理斗争,她决定再来一年,而不是得过且过。正是这一年,孙晶晶不断的思考和反思苦难对她的意义。她懂得了只有真正勇敢的面对苦难才能够战胜它,苦难是一块试金石,勇者才能无畏,坚韧才能无惧。虽然生活有时是苦涩的,但它蕴含的价值无法估量。

  

学习是棵常青树

遇见河海,孙晶晶也开启了一种新的人生。她进入大学之后,最关注的就是学习,她知道时间的宝贵。“朝六晚九”慢慢的变成了她的生物钟,她知道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能够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和“苦难”。三年来她的学习成绩不断地在提升,第八名,第四名,第二名,每一次进步都能带给她无尽的欢喜。她也积极参与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证,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都已收入囊中。在学习之余,孙晶晶也发现读书和科研的魅力,两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带领着她走进了学术的大门。在一次次试错之后,她发现了研究的奥秘。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省级,一篇国家级。因为对学习的热爱,她也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钱正英奖学金等多个奖学金。大学的学习不断洗涤她的灵魂,大学时期的学习像棵常青树,长久的长在了她的心里。

  

实践是个领航者

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孙晶晶也深深地融入其中,班级中,她主动请缨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兢兢业业的为大家服务;社团里,她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并成为雁行河海社团副社长,带领着新的学弟学妹探索新世界;暑期社会实践中,她热情的投入支教和高三学子的暑期宣讲活动,项目也获了得省级和校级称号,宣讲受益人数多达2000人;比赛中,她不断的挑战自我,取得了河海大学学生体育运动竞赛协力共进第一名,第七届“英语达人秀”翻译挑战赛三等奖等成果;在平常生活中,她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如2018南京溧水山地半程马拉松志愿者,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优秀志愿者等,力所能及的奉献自己的力量。在一个又一个实践中,孙晶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同学和老师也把她的成长与进步看在了眼里。因此她也获得了 “优秀学生标兵”、 “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守得云开见月明,孙晶晶虽然遭遇过一些不幸,但是苦难却也赋予了她无穷的力量,让她坚韧、豁达,也让她“一蓑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