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海韵风华百佳学生”实践实训类 | 孙英楠

来源:校团委发布时间:2019-06-12

个人简介 

孙英楠,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16级学生。推优绩点4.67,专业排名2/692019年江苏省三好学生,连续两年获河海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称号,2018年河海大学商学院实践实训类“商学之星”,曾获2017年度国家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学业优秀、精神文明、科技创新、社会工作)奖学金;主持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1项,参与其他科研项目2项,已在《经济资料译丛》和《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发表论文两篇,另有一篇论文通过《中国经济问题》(CSSCI)外审;主持和参与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项目4项,先后获得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省级先进个人、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省级优秀调研报告等荣誉,实践成果获得在理论与实务界获得一定认可;2017年起任职校团委青年发展部历任干事、副部长,推动学校“第二课堂”体系不断完善,曾获首届江苏发展大会百佳志愿者荣誉称号。

个人事迹

中国经济学者要从黑板经济学回到现实世界。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年轻人,那么多优秀的经济学者,哪怕只有一少部分人去关心真实世界,去研究分工和生产的制度结构,就一定会改变经济学”。科斯在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犹在耳畔。

如何以自己的所学所长为社会实际所用,如何从真实世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出扎根中国社会实际的理论,是孙英楠长期以来求索的命题,可以说这已然成为他个人科研价值观的一部分。

扎根基层,知行合一

作为一个江苏省人,生于斯长于斯,长江、运河以及数以万计的河流润养着,使他在学术问题上始终保持了一颗纯粹、柔和之心。扎根江苏的社会现实,发现江苏的日新月异,总结江苏的经验,为强富美高的新江苏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他过去两年来社会实践的希冀。两年间,他主持2次校级团队社会实践,参与2次校级团队社会实践;两年间,他走过了江苏13个地级市中的8个,虽然忙碌,但确实充实。

2017年暑期,孙英楠根据自己对新的商业形式——C2M的关注,前往镇江丹阳市了解这个年镜片产量占中国80%的城市如何将眼镜产业中发展壮大,构建了一个基于C2M的商业组织模式,以期为当地眼镜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河海智慧。正是在这一年的社会实践中,他获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团省委等部门的联合表彰。

2017年起他任职于校团委青年发展部,在过去两年中他也先后参与了有关第二课堂机制建设的暑期调研,与省内高校交流借鉴,推动我校第二课堂制度的不断完善。

知成一体,理论创新

2018年暑期,孙英楠将关注点转向物联网产业与智慧城市建设,在盐城、无锡进行多日调研,在大雨中赶行程,与企业高管座谈,进车间查看实际生产过程,观看各类成果展、发展历程展。在这一系列的调研后,他发现无锡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市场失灵前提下,政府积极有为,由招商引资到自主创新全面转变的新的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孙英楠运用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进行解读,称之为苏南模式3.0”。基于调研成果创作的报告《“苏南模式3.0”:新结构经济学视角》被评委2018年省级优秀调研报告,并发表在《经济资料译丛》(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主办,洪永淼主编)2018年的第三期。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科技工作者的明确要求,扎根基层体察社会的新变化新进展为孙英楠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底气。社会实践之余,他积极参与科研训练项目,主持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1项,参与其他科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2篇,另有两篇工作论文处于CSSCI期刊审稿流程,让社会实践的成果落地,推动理论创新,努力做到知成一体。

学术研讨,展现魅力

社会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灵感的来源,而理论创新的成果又让他在学术研讨中展现河海学子的独特魅力。

2018年暑期,他参加了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暑期学校与第四届政治经济学高端论坛。与会期间,其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杨瑞龙教授的指点,促使该成果能够顺利发表于学术期刊上。

研究成果得到初步认可后,对新结构经济学的强烈兴趣以及使他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联系新结构经济学的创立者林毅夫教授!写好邮件后,紧张地按下“发送”键,甚至做足了得不到回复的自我安慰。幸运的是,在邮件发送的次日凌晨就得到了林老师的回信,并获得了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院成立大会的“入场券”!2018年末,他赴燕园见证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诞生,并参与相关论坛。这段幸运的经历,鼓舞着他在实践实训领域继续发扬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的精神,不断探究社会一线的新变化。

回顾过往,他既庆幸自身一次次的迎难而上,也感恩学院老师,尤其是朱艳丽和黄德春两位老师长久的关心与支持。在他看来,所谓“成就”,不过是身为学生的分内职责,攀登更高的山峰才是他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