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周锴,男,汉族,共青团员,2016级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务工程专业本科生,现任河海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水务工程2班生活委员。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曾获河海大学优秀学生、2017年优秀共青团员、2017年优秀志愿者、2018年十佳志愿者、第一届江苏发展大会“百佳志愿者”、各类志愿活动“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个人事迹
2018年5月,周锴当选为河海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第八届主席团一员,这也是他进入学生组织,参与学生工作的第三年。三年的学生工作,有欢笑,有失落,有惊喜,有迷茫,如今都一笑而过。他明白,学生工作正是如此,只有奉献自己,全心全意为同学奉献,沟通好学校和师生间的桥梁,才算一名真正出色的学生干部。
始于兴趣入志愿
做一名志愿者是周锴高中以来就想做的,所以进入大学后,他毫不犹疑地加入了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成为了外联部的一员。因为生性乐观外向,他很快和外联部的其他干事打成了一片。同时,他积极主动,主动帮忙做事,或与别人合作完成部长布置的各项任务。因为对做志愿的兴趣,除了外联部日常的与外校走访交流外,他还积极参加其他部门的志愿活动。在助残、小学教育等基地,每到周六周日就看到了他的身影。别人问到他为何做如此多的志愿,他笑说,既然有这么多志愿机会就要抓住,而且自己亲身经历之后,对于日后走访时也能更好的对外宣传咱们青协的特色。
量变引发质变,在做了大小若干的活动后,周锴对于带队做活动也有了自己的一份理解。在第一届江苏发展大会的志愿服务中,他成为了其中一名负责人——也是唯一一名大一负责人,这也成了他蜕变的一个契机。成为组长的那段时间,他根据组内成员各自特点,给他们合理分配岗位,同时密切联系老师,将自己组内的不足与老师进行沟通,将本组任务完美圆满完成,活动结束后,他也会与组员交流,总结得失,以致活动结束后很多学长学姐都以为他是一名大三的老生。他也因受到广泛的好评获得“百佳志愿者”的荣誉称号。不仅如此。也正是在这个活动,让他真正走进了学生工作中。
持于热爱担责任
大二的他选择了继续留在青协,不仅是因为心中那份热爱,更是因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部长后的他对于学生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无论是安排党代会的志愿服务项目,还是与外校的交流走访工作,亦或是大中型马拉松的人员安排,这些都在他或他和别人的合作中安排得井井有条。他也在这些活动中不断锻炼成长,他曾说,不是我做的多好,而是学生工作促使我要做得更好。他提出对外联进行一定的程度的改革,在和老师沟通后,他将平时一些校外的大型活动或是志愿招募分归到外联下面,不仅减轻了其他部门的压力,也让外联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他还建立了校院青协群,增强了校院间的交流,推动校院青协共同发展。
因为这份热爱,所以希望能够更好;因为想做的更好,所以承担了更大的责任;而想承担责任,就需要自身的实力。这也是他坚持于学生工作的原因。虽然有时很累,但是收获也是无疑的。这也坚定了他继续做下去的想法。
忠于奉献促发展
如今的他,怀揣着心底的热情与责任,继续选择在学生工作中发光发热。学生工作本质就是为同学服务,当好学校与师生间联系的桥梁,切实维护同学合法权益,根本两个字就是奉献;志愿者更加强调奉献的重要性。两者一叠加也就是他副主席的全部写照。在工作中奉献自己,在实践中奉献自己。书记曾经说过,主席也是干事,只是更大的干事。他一直铭记在心,对待工作更加踏实认真。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他能够及时有效的分配下去,按时反馈。
现在,他比之当部长时又多了一份成熟稳重,不再拘泥于一个部门或者一个组织,他将目光放在全校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上,旨在为全校学生创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志愿服务环境。他说,希望能在自己的努力下,让想做志愿的同学都参与进来,让学校的志愿环境更加和谐,志愿体系更加完善,校院青协能够发展的更好。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只有将新思想贯彻到学生工作中,将自我的成长融入到学生组织的发展中,才能让学生工作越做越好,学生组织做大做强,让自身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