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韵风华百佳学生”自强自立类 | 孙彦利

来源:校团委发布时间:2018-06-12

事迹简介

孙彦利,女,汉族,中共党员,企业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2015级学生。专业排名1/109,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获华东区第六届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一等奖、常州市第三届创业大赛决赛入围奖、江苏省“互联网+”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一等奖、第十六届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创业大赛三等奖;获常州市社会公益实践优秀团队、河海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连续三年河海大学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两项国家级、一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三项科技基金项目立项,发表普刊论文两篇。

“英才计划”学员,“1442工程”学生骨干成员。前五学期绩点4.85,专业排名1/109。获国家奖学金等奖学金7项次、华东区第六届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一等奖等省市级荣誉3项、优秀学生标兵等校级荣誉9项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科研项目及论文8项。



事迹材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逆境崛起,自强自立

孙彦利来自农村,家中4人,以种苹果为生,经济来源单一、不稳定,妹妹高中在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度操劳给父母的健康带来了较大的损伤,身体状况较差。加之近几年气候变化不稳定,家乡旱涝频发,苹果市场不景气,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因此遭受严重损失。

在农村长大的她没有就近上学的资源,小时候每天往返10公里走路上学,后来从小学时期就上寄宿学校了。较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经历让她体会到众人一条心、互帮互助的温暖,因此在高中同学遇到困难时她也毫不犹豫上前提供帮助,然而在背着受伤的同学上下楼梯去卫生间的过程中不慎跌倒,导致左脚骨折。在高考的关键时期,没有太多时间休养,导致她在高考之后的兼职过程中左脚习惯性第二次骨折,这给她的入学之路带来了较大的阻力。


即使左脚骨折行动不便,孙彦利依然没有要求父母陪同,而是自己拖着行李拄着拐杖入学报到,只身一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和环境。

艰苦的条件没有挫败她的信心和勇气,反而磨练了她的斗志。在大学期间,她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勤工俭学,并在校外做家教、服务员等兼职工作赚钱,学习ACCA。寒暑假期间,她也在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平均一年呆在家里的时间不到十天。此外,她努力帮助父母克服苹果市场下滑的客观情况,通过网络零售等方式开拓新局面。她用自己的劳动供自己上大学,并且省吃俭用,还能承担妹妹的一些生活费用,改善了家庭的经济条件。

勤奋学习,追求进步

学习上,孙彦利注重课堂效率,上课的时候会紧跟老师的思路走,与老师进行课堂互动。同时因为去家教的地方到学校往返有两小时的时间,这便成了她学习的一个黄金时段,利用这段时间从拷贝到手机中的PPT教案及相关资料中汲取知识,抓紧碎片化的时间复习课程。

在大学前五个学期的综合绩点上,她取得了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且在大二下学期、大三上学期都收获了满绩点的好成绩。目前也已经通过了CET-4CET-6、全国计算机二级、江苏省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和ACCA F1-F9 + P2。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




同时,孙彦利注重科研、竞赛、实践等多方面的发展,曾获获华东区第六届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一等奖、常州市第三届创业大赛决赛入围奖、江苏省“互联网+”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一等奖、第十六届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创业大赛三等奖、危机公关大赛季军等奖项;获常州市社会公益实践优秀团队、河海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连续三年河海大学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2项国家级、1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3项科技基金项目立项,发表普刊论文2篇。

奉献集体,共赢发展

在发展自我的同时,孙彦利也担任了较多的学生干部,现任教务部学生学习服务中心助教、社区辅导员,曾任校区学生社团联合会副主席、班长、学习委员、学习小辅导员,尽心尽力为同学和集体服务。曾参与组织和举办过多项活动,并组织过学习互助小组,帮助学习上有困难和疑问的同学进步,带动大家共同发展。作为社区辅导员,她也是大一新生的引路人,带给学弟学妹们很多积极正面的影响,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参与志愿,心怀感恩

困难时期曾受到帮助的她也认为自己应该多做志愿服务,因此在瞿秋白纪念馆招募志愿者的时候,她怀着满腔的热情去报名,并坚持了两年的志愿工作。在各类志愿服务中,比如第七届常州市少代会、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也总能见到她奉献的身影。




困难教会了她自立自强,学习使她找到价值,挫折更让她成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冰心的那句“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一直激励她前行,使她在繁忙的兼职工作中仍能兼顾学业、科研、竞赛、实践、志愿等多方面的发展,顽强拼搏,表现突出,影响广泛,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