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韵风华百佳学生”文化艺术类 | 杨嘉辉

来源:校团委发布时间:2018-06-12

个人简介

    杨嘉辉,男,汉族,共青团员,农业工程学院农业水利工程2014级本科生。曾获15年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三等奖;河海大学百年校庆“河海颂”朗诵诗征文大赛一等奖;河海大学第二十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水文化古典诗词创作、朗诵大赛创作类、朗诵类双料冠军;河海大学“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二等奖。




个人事迹

一、以文寄情

   “你难以从我口中窥探我的心情,却能轻易地在我的文字里明白我的思考。”如果说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寄存情感的方式,那么对于杨嘉辉来说,他的寄存对象就是每一个出自他笔尖的文字。“我对于文字的热爱实在是太浓郁了,尤其是对诗歌的热忱。记得从初中起,我便十分痴迷于那些优雅而饱含着情绪的词句文章,那时年少敏感,容易伤春悲秋,常常沉溺于感怀伤情的诗词里,比如李后主‘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惆怅,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无奈,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那深不见底的忧郁……读着读着,便觉得为何这些文字能寄存如此深厚的情感,以至于千百年之后还能让人不忍卒读,感慨涕零。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彻底与诗歌,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如是说道。



 

    大学里自由度已经和高中是云泥之别。14年初入河海,他便迫不及待地加入了水云文学社,从大一到大二,经历了身份从社员到副社长转变的过程。“我喜爱在水云文学社的日子,它不仅为我带来了很多的快乐,也促使了我的成长。与社员们对诗写文,激扬文字,无不使我酣畅淋漓;带领社员们征文评稿,指点江山,均令我欣喜在心。这段日子更加深了我和文字的羁绊,迄今为止,我没有停止过创作,每每有了喷涌而出的情感和灵感,我都会写上一两句记录下来。比如‘西风一点恨,梧桐半月多。听闻潇湘雨,湿彻小琦罗’;比如‘一生一代一双人,公子多情已是旧时闻’;再比如‘纵使世间苛责了我的身体/而那月光,春风或者虫鸣/都会替我说/我爱你’以及‘你从麦子的绿色走到金黄/你从太阳的温柔等到沧桑/没有暴雨、狂风和怒吼/你将闪电也收藏为灯光’等等。”



二、以声传情

    “声音是有温度的。”

    任何一个与杨嘉辉打第一照面的人,最深的印象往往便是他动人的嗓音,以至于很多同学都成为了他的“声控”小粉丝。这个天赋从高中起就初见端倪了,那时他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每次晨读都会带着大家诵读一段文字。也就是这样,他锻炼了自己的语感,时常会有同学告诉他听他晨读很享受。“我热爱着声音艺术。我总是说声音是有温度的,这是因为文字通常都饱含着情感,再把文字用声音表现一遍,那就自然而然地再把这份情感加工了一遍,也就让这份情感更加的动人、有温度了。”

    正是因为这样,杨嘉辉与舞台也有着很深的缘分。大学期间,他主持过院里的十佳歌手比赛,参加过包括迎新晚会、社巡闭幕晚会等多场晚会的朗诵表演,不仅如此,还参加过朗诵比赛和演讲比赛,并且都取到了不俗的成绩。“朗诵是我最喜爱的声音艺术了。最让我觉得难以忘怀的,是16年的河海大学校园文化艺术节水文化古典诗词创作、朗诵大赛。那次比赛分创作和朗诵两部分,创作比赛部分我基于对《蒹葭》原诗的理解,写了一首现代朗诵诗《蒹葭》,然后在朗诵比赛部分以极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将《蒹葭》中求而不得的无奈之情传达出来,打动了当场的观众和评委,两部分都拿到了一等奖。这是对我的一个肯定,嗓子是我的天赋,而我也将用我的天赋,去继续着声音艺术。”他这样说道。另外,在平时生活中,他还建了一个网络电台,有空的时候便在上面更新一点他录的小故事,偶尔也用他的声音给陌生人带去一点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