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韵风华百佳学生”志愿公益类 | 陈程

来源:校团委发布时间:2018-06-12

事迹简介

陈程,男,汉族,中共党员,能源与电气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现任校团委兼职书记,协助做好共青团组织建设和骨干培养工作。曾任校学生科协主席、校团委创新创业部副部长,入选河海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担任第四届研支团团长,赴西藏支教一年。支教期间,在做好教学工作之余,组织支教团成员多次开展物资捐赠、阳光助残、爱心募捐等志愿服务活动,总计募集善款20000元,向支教学校捐赠冬衣150件、书籍500余本,促成两对长期资助关系,组织两次无偿献血活动,采血量达30000ml,为当地社会建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志愿雪域高原,谱写别样青春

 ——志愿公益 陈程 个人事迹

简介:

陈程,男,中共党员,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16级电力系统专业研究生,河海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自大学入学以来,该生一直在校团委和校学生科协任职,曾任校学生科协主席、校团委创新部、实践部副部长,并且经常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并多次获得 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201510月,该生经选拔成为河海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并于20167月前往西藏拉萨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配合上级团组织和研究生支教团开展了多项志愿服务活动。

 “用青春的热血和汗水书写最美的年华,造就最好的自己。”在这样的激励下,陈程团开始了在雪域高原上支教的漫漫长征路。第一次站上讲台的紧张与忐忑,第一次被喊做“老师”的惊喜与激动,第一次被学生邀请一起跳锅庄……对于支他来说都是最深刻的记忆和最美的经历。

从未曾接触到喜爱向往,志愿服务的心逐渐坚定

大一时,陈程偶然得到了一次前往特殊教育学校陪伴盲人小朋友的机会,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当看到那些特殊的小朋友在陪伴引导下变得积极阳光时,他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深深的爱上了志愿活动。从那之后,他便经常前往社区、敬老院等地参加志愿活动。

2014年青奥会期间,他虽然不是青奥志愿者,却主动配合老师做好志愿者的培训管理工作,可以说的上是“志愿者的志愿者”。2015年我校百年校庆期间,他作为骨干志愿者,协助老师做好校庆大会志愿者的统筹管理工作,积极主动,承担了较多的任务,并且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成为老师的一大助力。

与很多志愿服务达人相比,陈程的志愿服务经历不算丰富,也不算精彩,却让他对于志愿服务这件事更加的坚定与向往。于是,大四刚开始,他就毅然报名参加研究生支教团计划,成功入选我校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并担任团长,于20167月前往西藏拉萨在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用最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亦师亦友

初来拉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陈程感到无比的新鲜,被这里的蓝天所折服,被孩子淳朴的笑容所感染,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了,都攒着一股劲儿,要用短短一年的时间,履行好人民教师的职责。虽然知道当地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却信心满满。

刚进入服务单位不久,他便受到了学校、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在拉萨江苏实验中学,他是年龄最小的“年轻教师”之一,为了让每名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他尽最大的努力搜集资料、制作教具、细化教案……使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变得充实有趣。

支教团的所有成员都被分配了较重的教学任务,陈程也不例外。他被分到高一物理组,承担7个班物理的教学任务,一周有14节课。要教高一一大半班级的物理,繁重的教学任务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却也提供了动力。因为不是专业的老师,又是刚刚走上三尺讲台,对当地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了解,他怕把握不住重难点而耽误学生,所以每次教研活动都积极参加,认真听取每一节公开课,然后总结归纳,不断完善自己的教案。课间,也总能看到他与其他物理教师交流讨论,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把知识用最好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陈程发现,这里的学生对物理的第一感觉是恐惧、是抵触,认为物理很难根本学不会。他知道,要想让学生学好物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信心和培养兴趣。为了让学生有学习物理的动力,他经常单独找学生谈心,在上课提问时也以鼓励为主。在他的引导下,现在他的学生对物理有了很大的改观,课上也总是一片活跃的氛围。然而,陈程表示有这种改变来之不易,他说:“教7个班的物理真的不容易,精力容易分散,想要记住每个学生的情况都几乎无法做到。每个班的进度不同、问题不同,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有所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学生们不怕物理了,也对这个物理老师更加亲近,甚至有不会的数学问题都会拿过来问他,与学生在一起的陈程,就像学生们的大哥哥一样。

陈程用有趣的方式给学生讲解物理题目

  

用最真实的行动践行志愿服务

当时,河海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到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支教已经是第四年了,每一届都会针对学校或者当地的某些具体问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陈程为团长的第四届研支团开始支教生活之后,不仅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也尽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到达拉萨后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陈程了解到当地血库存量不足的情况,便协同支教团其他5名成员积极准备,联系各有关单位争取支持,最终与西藏军区总医院输血科取得联系并达成协议,制定了活动方案,获得支教学校校长室的同意与支持。先后两次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总采血量达30000多毫升。

当时,陈程虽然刚到西藏两个多月,并且属于偏瘦的体型,但还是想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征得医生同意后,签订协议书并献血300毫升,在高原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程在雪域高原参与献血活动

  

拉萨特殊教育学校距陈程支教的学校仅隔了一条马路,这里的学生在听力、视力、智力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残疾,虽然学校的设施条件相对于内地的特殊学校而言都相对较好,但由于师资的缺少,孩子们平时生活上得到的陪伴并不多。于是,借助国际志愿者日的契机,他积极配合拉萨团市委的号召,带领支教团的所有成员前往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阳光助残”活动,帮助孩子们打开心扉,享受生活。虽然内容简单,却受到了特殊教育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陈程同学前往拉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阳光助残活动

  

陈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积极向上,学习优异,但家庭贫困,于是联合服务于西藏办公厅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共同开展“慈善行”一对一长期资助活动,力求达成从现在到学生大学毕业的长期资助,帮助西部困难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树立信心,有更好的发展。到服务期结束,已经促成两对资助关系,并持续跟进。

此外,陈程组织研究生支教团多次开展物资捐赠活动,累计捐赠冬衣150件、书籍500余本,总计募集善款20000元。

萤火虫,哪怕只有一点微弱的光,也要努力照亮这个世界。

除了教学和志愿活动,陈程还在支教学校德育处担任干事,协助学校领导组织开展全校的德育工作。他负责全校导护工作的安排,保障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有序开展。同时协助完成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测评体系、高中办学水平评估、拉萨市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等重大事项的材料,在校内组织开展“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陈程对待工作积极认真,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踏实完成分配的每一项任务,在学校的行政岗位上发光发热,受到学校领导和部门领导的一致肯定。

 

爱心接力,永不停歇;公益之路,永无止境。陈程始终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雪域高原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书写青春的华章!

对他来说,“用一年的时间,做终身难忘的事”,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若问收获与成长,三个词概括:历练、真情与友情。带着梦想,出去走走,像蒲公英一样,播洒在支教的道路上。

  

陈程同学与学生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