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晨,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5级学生,曾获河海大学2016—2017学年精神文明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曾在《现代快报》发表论文一篇《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曾获2017年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领队,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2017年“走向西部”实践项目一等奖,常州市天宁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领队),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16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017寒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017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河海大学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对外宣传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实践相伴,青春不寂
冯晨,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2015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中共预备党员,河海大学“1442”工程学员,现任企业管理学院团委常务副书记。实践为伴的青春,多才多艺的文艺女生,讲述校园好故事,弘扬社会正能量,她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奉献青春、服务社会。
她曾获江苏省优秀社会实践团队领队,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2017“走向西部”实践项目一等奖;2017年“一带一路”重点标记团队;常州市天宁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河海大学优秀社会实践团队;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优秀调研报告;她连续三年获得寒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河海大学优秀团干部;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干事;对外宣传先进个人;企业管理学院实践实训类“十佳学生”;企业管理学院十佳班级,优良学风班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千零九十五天的日子,勤于工作,青春不寂”
从大一时期团委社会实践部的小干事,到大三时期的团委常务副书记,三年的时光均活跃在各个学生工作的舞台上。从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参与举办2016、2017、2018年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宣讲会,立项答辩会,培训会,出征仪式,评奖评优,经验分享会,可以说,三年的时光,她见证了学院社会实践工作的进步和成长。担任团委副书记以来,她兢兢业业做好老师的小帮手,从文案处理,到活动举办,她一丝不苟,带领学院团委在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新媒体平台建设、学生权益维护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繁重的社会工作有时会压的喘不过气,但看到学院团委工作在稳扎稳打的基础上蒸蒸日上,看到团委用日渐成熟创新的活动形式使得更多同学受益,看到学院社会实践活动覆盖了更广泛的地方,影响力更多的人,她感到激动和满足。
“投身社会实践,兢兢业业,用脚步丈量青春旅程”
在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同时,她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坚定爱好者和积极参与者。三年里,每一次寒暑期她均活跃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覆盖地广泛,影响群众1030余人,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1)红色足迹寻访—实践在江西
2016年暑期,作为学校“1442”工程学员的一份子,前往江西南昌,江西井冈山进行为期10余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革命旧址,历史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弘扬红色文化,树立时代新风尚。
(2)美丽中国寻访—实践在徐州
2017年寒假,作为领队,带领团队前往徐州美术馆,李可染故居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调研大中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3)新农村建设服务—实践在贵州
2017年暑期,作为领队,带领“梦企航”支教调研实践团前往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蟠龙镇蟠龙小学进行为期22天的支教活动,在实践地开展支教,家访,调研,科技下乡,为基层贡献青春力量,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带去知识与陪伴,实践获得六盘水电视台,常州日报的采访和报道。
(4)就业见习—实践在铜山
2018年寒假,有机会成为铜山中学寒假补习班语文教师,为补课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写作,文言文实词词的讲解。
每一次的社会实践都给了她不可磨灭的记忆,每一次社会实践也同样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
“多才多艺,热爱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
她爱好广泛,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突出贡献者。她从小学习小提琴,十年前通过中国音乐学院小提琴十级,现通过小提琴国家演奏级初级,国家乐理知识二级,指挥乐理初级,多次担任第一小提琴和乐队指挥。
大二担任大学生艺术团铜管乐队领队,组织举办新生升旗仪式,毕业生升旗仪式活动,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办学三十周年”庆典开幕式,带领铜管乐队奏响开幕第一曲。在管乐队中,她用两年的时间学习了长号这门新的乐器,她感到快乐和满足。闲暇时,也爱尝试不同乐器,吉他,大提琴,放松自己。
“脚踏实地,绽放完整的自己”
担任学院学生干部同时,她也积极参加学生挂职锻炼,在社会中锻炼“实践”能力,她挂职常州市天宁区团委,常州市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益立方”公益社会组织,负责天宁区少先队工作,青少年团务工作,负责“天宁之声”“天宁青年”微信公众号运营,负责特殊困境青少年,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帮扶,协助举办共青团常州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天宁区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等活动。在挂职中,她脚踏实地,严谨认真,每一项工作都保质保量完成,获得“优秀挂职人员”“天宁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多项誉称号。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靠自己争取和奋斗”成为她的人生格言。回忆三年时光,有付出,有收获,在一次次打磨中提升实践能力,在一年年的流逝中获取大学中最厚重的情感和归属感。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将继续发挥“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训精神,为学校社会实践活动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