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李鼎新,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2015级学生。绩点4.55,专业排名第二。曾获得学业优秀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若干项,曾获得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015级“1442工程”优秀学员等荣誉称号。曾获得2016年度“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志愿者、河海大学2016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现以第一作者申请发明专利1项并通过初审,以第四作者申请发明专利2项。
事迹材料
李鼎新,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2015级学生。绩点4.55,专业排名第二。曾获得学业优秀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若干项,曾获得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015级“1442工程”优秀学员等荣誉称号。曾获得2016年度“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志愿者、河海大学2016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现以第一作者申请发明专利1项并通过初审,以第四作者申请发明专利2项。
在她看来,所谓优秀的大学生,不能仅仅死板地认为优异的学习成绩,多到数不清的大小奖项,丰富的社会工作经历等等,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认识沉淀自己,寻得内心的宁静。大学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每个人的大学都很精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是每一个学生逃避不了的话题。很多人说大学的课堂及考试很水,考前刷题库,即使上课不听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在她看来,这无疑是一种“快餐式学习”,自己非但不能习得知识,还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因此,她努力坚持理解并掌握每一门课程的内容,课下也会相应花大量的时间去梳理课程笔记,力求达到融会贯通。
当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不同特点的科目的考试,也有不同的准备方法。像高数大物这样偏理的科目,她多选择题海战术,落实到书后每一道习题。踏实刷题让她在考试时得心应手,同时,她也非常欢迎别人去问她问题,在给别人解答疑问的同时,也又一次巩固了自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进入大三以来,环境科学专业偏文科背诵的专业偏多,她会在考试前罗列出整本书的重点知识点,弄清科目整体框架,再分成几部分去背诵记忆,她认为这样虽然加长了复习拉锯战,但减轻了压力,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
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
在2016年度暑期社会实践中,她担任了两个团队的负责人,其中,“康保县农村地区农药化肥使用情况调研及环保科普活动”项目获得江苏省“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立项,实践过程也被当地多家媒体报道,如“康保新闻”“康保网”“掌上康保”微信公众号等。“我上电视了”,谈及这次经历她很兴奋,“但其实说实话,在去广电局找电视台负责人之前,我们根本没想到能成功。但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我们硬着头皮去找局长,居然得到了局长同意。事后想想也觉得不可思议,可能这就是“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所在吧。”当然社会实践的主要意义还是在于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且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村民问卷调查环节,用一句‘百度为虚,眼见为实’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在与村民面对面的沟通中,我不仅了解到当地农药化肥使用现状,更对当地村民的环保意识有了更深的了解。村民们真的很棒,他们通过几代人的耕种,对于我们科普的知识,诸如:轮作休耕、间作、雨天不易施肥等等,村民早已运用自如。但村民毕竟有自身的局限性,在问及农家肥具体的沤制方法时,村民们往往含糊其辞,没有合理的标准。在与村民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个别村民直接把化肥投入地下水井,之后抽井水灌溉,以‘达到’既灌溉又施肥的目的。种植大户为了保证产量,每亩地下三四百斤化肥的事也屡见不鲜。听闻诸事,我们不由得忧心忡忡。”
环院科协,遇见你们是我最大的幸运
“从大一担任环境院科协环协干事,到大三担任环境院科协主席,我在环院科协度过了大学生涯最为宝贵的三年。科协对于我来讲,已经不再是一份简单的学生工作,更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大二担任环境院科协副主席的时候,她累计举办活动30余项,几乎每周都要办一个活动。她曾负责举办数期“e家之谈”学术讲座,为广大学生们提供与老师大牛交流的平台;也曾策划各种环保科普活动,带领同学们走出去向社会展示河海学子的风采;更是导员老师们的得力助手,协助老师组织诸如“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大型活动,完成大小活动总结文案若干项。在这一过程,她积累了经验,磨炼了意志,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那就是在为同学们服务的过程中,收获快乐。
创训科研——心之所向,梦之所往
“从大一入学伊始,我就坚定了自己科研的决心”,她如是说,“在我看来,创训是大学生接触学术科研的一个极好的平台,它能够让本科生提前了解科研工作,确定自己究竟适不适合做科研,是否拥有科研所需要的创新的思维,独特的眼光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通过创训发现真正的科研工作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那么可以尽早确定其他的出路,而不会稀里糊涂读了研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做科研,在懊悔中蹉跎岁月,勉强混了个毕业。如果通过创训更加坚定了走科研这条路,那么提前接受了一定的科学训练,在真正进入研究生阶段的时候就会比其他人更有经验。创训,即使对科研的初探,又是对自己的检验。”因此,即使项目初期申报时,仅仅得到校级立项,但她做的也格外认真,最终结果也不负所望,项目以“优秀”结题,同时她个人也以第一作者申请发明专利1项并通过初审,以第四作者申请发明专利2项。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她很喜欢的话,“心灵的觉醒转化为心理的失重,虚妄的自尊逆转为沉重的自卑,因此狂躁不安,烦乱不已,莫衷一是”——摘自贾平凹《浮躁》。大学是沉淀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维持内心的平和,自会收获应有的满足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