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徐紫薇,女,汉族,中共党员,能源与电气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4级学生。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及荣誉称号。
个人事迹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徐紫薇同学于2014年10月加入能源与电气学院学生会的文艺部和学习部,成为了院学生会的一名干事。她怀揣着服务同学的热情加入学生会,期待在这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身为学生会干事的她,总是高效完成组织下达的各项任务,积极参加学校、团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虽然做着最琐碎、基础的事务,但她相信工作能力是从每一件最小的工作中积累的,因此她从不懈怠。工作中她不好高骛远,有踏实肯干的基本工作精神。作为两个部门的干事,面对时常熬夜加班工作,她没有丝毫抱怨更没有轻言放弃。一年的学生会工作不仅锻炼了她的能力,也让她从中学到了许多,练就了许多新技能。在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学生会工作中荣获“优秀部员”荣誉称号。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同年,她加入了河海大学“1442”工程。在“1442”组织中,她认识了许多来自各个学院学生组织的学术骨干,并时常与他们交流学生工作经验,在此过程中,她虚心向他人学习,反思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收益匪浅。在2015年,被评选为“1442”工程优秀学员。
为了更好地服务同学,徐紫薇同学在2015年10月竞选成为能电院学生会主席助理。步入了学生会工作的新阶段,她更加看重对自己组织能力与领导能力的提升。作为主席助理,她协助主席统筹协调7个部门的工作开展,对待工作,她一丝不苟,积极创新。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会工作的开展,她深入各个部门,参与组织了多项活动。在工作中,她发现了院学生会日常工作体制的一些不足,如: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导致部分成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活动申报流程过于繁琐;部分活动形式浮于表面等。对于针对存在的问题,她细心整理并认真思考解决方法。她和主席团成员一起,改善了原有的学生会考核制度,将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责细化到每一位部长、副部长级骨干,根据部门工作的实际成效对学生会成员进行规范化的季度、学期考核,提升了能电院学生会工作的整体积极性。她向主席团提出建议,简化了活动申报与审批流程,对于任何有活动创意的成员,可直接填写活动申请表提交主席团审批。通过更加简化的活动申报流程,能电院学生会更好地做到了集思广益,开展了许多贴近同学们学习生活,且富有创新性的活动。她深入各个部门,带领干事们从广大同学角度出发,了解同学们的真正需求,从同学们的切身利益考虑问题,过滤浮于表面的活动形式,坚持每一个学生会活动都有真切地服务到同学。在担任主席助理期间,徐紫薇牵头成立了“能电学习帮”与“能电达人库”线上帮扶平台,建立线上预约,线下帮扶的互帮互助机制,以帮助在学业上有困难的同学们度过难关。她组织开展了“致高西席”晚自习答疑活动,组织学业成绩优异的同学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课业指导,收获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在工作中,她加深了对学生会整体工作的了解,替身了对大局的宏观把握能力。
大三学年,虽然面临着学业繁忙、升学等多方面的压力,徐紫薇还是选择留在能电院学生会,她竞选成为院学生会主席,在院学生会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如果把院学生会比作一个大家庭,此时的她已然成为这个家庭的“家长”,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需承担的责任。作为主席,不再有人告诉她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她需要自己把握方向盘,把控好组织发展的大方向。在院团委的指导下,她对学生会这一年的工作计划做了整体部署:以学风建设为龙头,以服务为重心,从师生利益出发,举办师生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她的带领下学生会各个部门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对于学院传统活动,她积极创新,打造成学院品牌活动。例如由她组织举办的河海大学校园文化艺术节的精品活动“校园服装风采大赛”,参与活动的人群除了来自校内各个学院,还包括外校学生,报名人数创造了新高。 “服风”决赛也不再同往年一样仅仅作为某台晚会的节目之一呈现,而是独立举办了晚会。作为学院品牌活动之一的“服风”,扩大了其影响面,丰富了校园文化。此外,由她发起,能电院学生会牵头,成立了“南京高校电气联盟”,院学生会积极走访多所高校,最终与包括河海大学能电院在内的9所高校达成协议,“电气联盟”初具规模。2017年5月,“南京市高校电气联盟”第一次会议在我院顺利举行。此外,她在学院微信公众平台“青春能电”设立了“能电读书会”、“能电艺术站”、“运动之星”等主题版块,充分利用新媒体阵地,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扩大学生会的影响力。在徐紫薇同学的带领下,能电院学生会被评选为2016年度优秀学生会。
身为一名学生骨干,她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能电院学生会,因此在各个方面她都以高标准来衡量自己。学生工作虽然繁忙,但她从不在学业上放松对自己要求,四年以来她的学业排名一直保持在专业前10%。除了主修的电气专业外,她还辅修了外语学院的双学位,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活动与各项学科竞赛,曾获得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大学四年间,她参与了多项专利的撰写,目前获得授权的专利共有七项,其中第一作者一项,第二作者两项,第三作者两项。此外,她还担任了国家级创训项目“一种模块化自行车智能助力系统”负责人。目前,徐紫薇同学以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保送到武汉大学电气学院继续读研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