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郭勉,女,汉族,中国共产党员,能源与电气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2015级硕士,曾获国家奖学金、江苏省高校省级“三好学生”、河海大学研究生“科技之星”、海韵风华十杰百佳”优秀学生、河海大学优秀研究生、河海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河海大学研究生学业特等奖学金等荣誉,以第一/二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EI会议论文1篇,以第一/二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受理国家发明专利8项,担任河海大学能电院研会组织部部长……
除了学术,没有什么值得她熬夜
和许多废寝忘食的科研狂人不同,郭勉是个十足的养生girl,对日常作息有着高度的自律。即使是节假日她也坚持早睡早起,不熬夜不赖床,一年中为数不多的挑灯夜战也都是为了科研。郭勉一直反复强调她不是一个有天赋的人,更算不上大神。从大四保研录取的当月,她就进入了课题组,放弃了寒暑假以及绝大部分的周末时间,长期驻扎在实验室里研究自己的课题。“我见过24小时的勤学楼,那天我怕想法中断连续工作了一整天。”她笑着说。也是这份毅力,早在大四的暑假期间,她就完成了她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受理发明专利3项,达到了河海大学硕士生的毕业成果要求。之后又先后收获SCI论文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受理国家发明专利8项,为自己的硕士研究生生涯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谈到学术的经验,郭勉学姐表示自己有些特立独行,希望学弟学妹结合自身情况参考:“首先,不把时间和精力腾出来肯定是什么也做不成的。其次是鸡血模式,就是在学习倦怠或是整个人比较松懈的时候,及时提醒自己,给自己打鸡血,设定一个能完成的小目标。最后,间歇性闭关,定一个时间段,比如2月到4月,把精力集中、心无旁骛,学习优先、科研优先、实验室事务优先。但是时间不会特别久,张弛有度。”
不务正业还是不误正业?
郭勉科研生活充实,又保持严格的作息,本以为她没有时间腾给业余爱好,没想到烘焙、摄影、下厨、手工针线活、旅行读书样样都不落。她自称是个六根不净的人,对很多东西充满学习的兴趣,对喜欢的东西也会一直坚持。每个在家的日子她都会坚持给家人做早餐,研究文献菜谱两不误;每个返校的日子小伙伴们总能尝到她从家带来的手艺,春节是牛轧糖、清明是青团、中秋是月饼蛋黄酥;她喜欢手工,每年端午都会买布缝香包送给闺蜜和亲戚的孩子。为了平衡学术与休闲,她学会用“日常自律”换“爱好自由”,时不时“高效地娱乐一下”。她认为比起耗时长但不戳中自己点的休闲,全情投入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最大的放松,不务正业的同时才能不误正业。
不念过去,带着感恩前行
谈到荣誉和成绩,郭勉不愿细数,甚至有许多奖项身边的同学老师从未听过。她说和许多科研大神比她的成果算不上丰厚,过去的成绩也不该成为前行的桎梏。从2011到2018,她在河海已是第七个年头。她说,她很幸运在这里遇到了耐心负责的师长,优秀有爱的同门以及苦乐相伴的小伙伴们。是他们伴她走过充满挑战,也飞速成长的七年,帮她养成了张弛有度的作息、形成了自律谦和的个性、找到了长期坚持的爱好。
她最感谢的人是她的两位导师——卫志农教授和臧海祥副教授。卫志农教授是一位严师,他在学术与生活上给予郭勉的指导都让她受用终生。臧海祥副教授相对年轻,一直耐心地、手把手地帮助她克服一个个学术上的困难。她说,她的每一点进步都来自两位导师的悉心指导。
郭勉说,她自身成长得益于教育,也想投身于教育助人成长。至于未来,她打算留在南京,留在高校,心怀感恩,向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