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曹可,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法学院法学专业2016级学生。曾获河海大学2016—2017学年“精神文明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在江苏法援联盟“情景剧大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模拟两会提案”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弘扬宪法精神·培育法治信仰”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河海大学“信息资源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在河海大学“慢投垒球”比赛中获得第五名。先后被评为全国“善行100·爱心包裹”活动“优秀志愿者”、南京市高淳区全国慢跑马拉松比赛“优秀志愿者、南京高校国防联盟“徒步行军”“优秀营员”称号、河海大学“优秀共青团员”、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
没有鸿鹄之志,只想做一个正直且正经的人。向着这个目标奋进,“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她,一直在路上。
作为中共预备党员,同时也是河海大学“1442工程”成员之一,曹可同学目前担任了河海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的主席、河海大学国旗护卫队成员、法学院演辩社部长、2016级法学一班班长以及2017级法学一班助学导师等多项职务。
作为一名法科学子,她选择了加入河海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并最终成为法律援助中心的主席。每个月都会带领着法援的同学办一场院系巡回讲座和一场南京东善桥小学的普法小课堂,比如上个月,法律援助中心就选择了大禹学院。其实之所以开展这些活动,就是想让大家了解和熟悉法律,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主动寻求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她更希望河海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够意识到,法律援助中心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法律援助中心欢迎每一位有需要的同学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咨询问题。
爱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生活在沂蒙山区、从小就深受红色革命思想影响,曹可同学最大的愿望就是保家卫国。由于视力问题,没有如愿考进军校,所以她选择了法学。“不爱红装爱武装”,她坚定地加入了河海大学国旗护卫队。34摄氏度的炎炎夏日,晚上九点以后的校园水泥路上,她和其他国旗护卫队的成员一起穿着厚厚的军礼服,坚持训练、挥汗如雨,只为在南京高校国旗护卫班交流赛上可以不辱使命。也许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展演动作,但曹可相信,在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在面向国旗敬礼的时候,心中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绝对是相同的。同时曹可也积极参加和国防有关的活动,如南京高校国防联盟的“徒步行军”、给林芝战士写信等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国防活动让她在实践中,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五星红旗,也让她逐渐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站如松、做如钟、行如风”。曹可深知人们的平安生活离不开军人们的艰辛守护,因此更加迫切的想要努力把握作为本科生离军人最近的一次次体验,真正做到“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责任诠释担当”。
作为班长,曹可努力想要照顾到每一位同学,尽心尽力的为同学们解决问题,从购买教科书到评选奖学金、从召开班会到举办出游,她深知自己有很多不足,因而在工作上尽力做到认真负责,细致入微。这份工作真的很琐碎、很劳累,甚至有时候还不被理解,但是能帮到别人,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正是大一一年的努力,她渐渐取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并带着这份支持与鼓励,最终成为2017级法学一班的助学导师。开学之初,曹可带领着大一的学弟学妹逛校园、体检、参观,在日常生活中为他们答疑解惑,在临近考试时为他们汇总学习材料,和他们打成一片,一起吃饭一起出游,成为了他们眼里的“可可姐”。
在这两年的大学生活中,她的日常被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所充满。她热爱志愿,也积极参加了多项志愿活动,大到全国“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2018年江苏省“春季人才招聘会”、“全国善行100·爱心包裹”、南京市高淳区国际慢城马拉松比赛等,小到河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迎新活动、特殊教育学校志愿活动、江宁图书馆志愿等。每一次志愿她都会认真对待,对她而言,能让别人感到方便就是做志愿的初衷和价值所在。
大学就是要尝尽酸甜苦辣,提前感受世间百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做一个正直而又正经的好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