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内涵的思考


三、如何建设特色型世界一流大学

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途径,牢记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发展方向,立足于河海大学的发展历史和学科特点,特色型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成为必然的选择。依据水利学科在国内具有的领先地位和卓越声望,环顾全球关注中国水资源、水安全的大背景,通过对中国水问题的研究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实现水利特色,世界一流的目标,充满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可能性。河海大学很难在多学科全方位地建设世界一流,一旦失去特色,就会变得平庸。因此,必须在保持水利特色的前提之下,使水利学科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水利学科的某些方向能引领发展,其他方向能跟得上,既是领导者,又是弄潮儿,这就体现了世界一流。当然,水利特色,不仅仅是指水利工程,也不是指水利科学。水是生命之源,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在不同发展阶段,人类不断积累对水的认识和应用经验,不断突破水科学和水技术的前沿,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新的时代条件下,围绕水问题形成的水生态、水景观、水经济、水文化、水安全、水修复等新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正在蓬勃发展,水的精神文化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和深化。因此,水利特色是指所有与水相关的学科,这样的定位既能解决学科面过于狭窄的发展瓶颈,又能开拓出广阔的新兴领域,为学科的发展带来活力。

河海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应当具备的特征包括:水利学科世界一流,涉水优势学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中国水问题的代言机  构,世界水问题前沿研究的引领者。有一批瞄准学科前沿、推动行业产业发展、得到国际公认的大师级学者。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世界一流的原创性成果,国际公认的学术影响力。在水利和涉水学科拥有一定规模的高水平研究队伍,研究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达到50%左右,博士后数量达到数百名。在水利和涉水学科培养出大量的杰出人才,吸引优秀的学生,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理念明确,不断根据社会需要,确定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实行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是水利教育、水问题研究和文化交流的国际中心,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地,留学生的比例较高。良好经费保障和接受捐赠机  制,拥有一流的专业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河海大学要根据国家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需求和自身发展定位,确立道路自信的定力。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以水利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努力提高特色优势学科的质量和建设水平,在水利学科引领发展的同时,实现若干优势学科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科学管理方面突破体制机制瓶颈制约,大力提升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推动科技进步的贡献力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力。(校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