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世运会啦啦操比赛中,平时总为其他人加油的啦啦操队员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享受“4D环绕般”的掌声和喝彩。中国队两对组合并未夺牌,却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因为在这个女生的“绝对统治区”,中国队却由男生撑起了“大半边天”。
在参赛的11支双人花球队伍中,中国队四名运动员有三人是男生,包括王亚洲/李嘉欣男女组合和马科唯/林奕航,他们是全场唯一的男子组合。除了中国队之外,只有英国队有男女组合,其他队伍都是纯女子组合。赛场上,中国男孩们手拿花球,神情投入,在强节奏音乐伴奏下,献上极具冲击力的横劈腿跳、翻腾等一系列精彩表演,充满了力量感。现场观众甚至其他参赛队伍都为他们献上激情呐喊。
啦啦操起源于美国,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主要分为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两大类。本届世运会的花球啦啦操属于舞蹈啦啦操,裁判根据花球技巧、同步精度、动作难度、现场感染力等指标打分。王亚洲/李嘉欣男女组合将中国民族舞元素创新融入啦啦操,整体风格优美轻灵,令人耳目一新。马科唯/林奕航男子组合表现则更有力量感,他们身着墨绿色演出服,手拿红色花球,带来很强的冲击力,与女子组合的风格有显著差别。
四名中国队选手都是在读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啦啦操队队员。马科唯/林奕航是河海大学蓝鲸啦啦操队成员,曾为火热的“苏超”表演过。作为男生,他们的翻腾等动作难度更高,表演起来“更吸睛”,甚至有男同学看完他们的表演后要求加入啦啦操校队。
男生为何会选择啦啦操?三名男选手的回答都是“热爱”。王亚洲自幼学习舞蹈,最终选择啦啦操的原因是“它更像体育项目,更有竞技性”。马科唯起初是“被迫营业”,大学时,啦啦操队缺人,他就被拉去“充人头”。“一开始确实有点排斥,觉得是女生跳的,接触后发现完全不是这样,反而像是有氧和无氧运动的结合。”林奕航选择啦啦操是为了改变自己害羞的性格。小学五年级时,内向的他被姐姐拉去中学啦啦操队跟练,逐渐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性格也因此变得阳光开朗。“我以后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马科唯说,这个项目英文是Cheerleading,但翻译成中文是“啦啦操”,是“欢乐的舞蹈”。“它并非‘女生专属’的舞蹈,很多男生也可以跳得很好,就像很多男生的运动女生也能参与一样。”他坦言最初不少人对他们这对“男生组合”感到吃惊,但看完他们表演后往往会改变看法。这次有不少亲友团前来观赛,对他们的评价都是“帅”。马科唯大学毕业后在南京一家俱乐部担任啦啦操教练,有不少男孩前来报名学习啦啦操,在高燃氛围中强身健体。“和许多舞种相比,啦啦操对柔韧性的要求较低,反而更适合男生。”热爱啦啦操的男孩子们也开设了社交媒体账号,推广这项适合大众的运动。他们会编排儿童练习的“哪吒”主题啦啦操,也会分享适合大课间锻炼的啦啦操。了解打破偏见,热爱接近梦想。
正如成都世运会标语所说,“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运动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只为热爱、只为健康、只为快乐。愿你发现自己热爱的运动,并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收获一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原文链接: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693094?docid=12693094&newstype=1001&d=13500c1&channel=weixin&time=1755437792401&time=175543841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