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专业

来源:发布时间:2011-12-21

二级学科码 080104 学科门类 工学
一级学科 力学 一级学科授权批准年月  
学科授权码   二级学科授权批准年月  
培养层次 硕士 博士 所属部门 土木院
博士点授权年月 1998-4   硕士点授权年月 1986-4  
博士后站点状况 重点学科状况 国家重点 省重点 
学科点简介

1958年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徐芝纶院士在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前身)创建了工程力学系,1959年正式开办工程力学专业。1985年获批设立了工程力学硕士点。1998年获工程力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本学科点现有教师40人,其中教授17人(含博导6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硕士学位16人。现有在校本科生180人,硕士研究生32人,博士研究生10人。1996年以来主持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重大工程(如三峡、小浪底、润扬大桥)等科研项目100余项,经费总额1000余万元。发表论文350篇,出版学术专著共9部,出版教材1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 本学科点已形成特色明显的4个主要研究方向:(1)计算力学与工程仿真。对有限元的引入、完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出版了国内第一批有限元书;提出了解决不连续介质力学问题的界面元法;国内最早开展边界元研究和应用的单位之一;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分析与温度控制和大型地下洞室开挖施工模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部分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现代设计分析理论与方法(包括结构优化分析、结构振动与控制和工程随机力学与工程可靠性)。将模糊方法、遗传算法等用于优化分析,提出了多种有效的优化方法;在结构与其它介质动力作用、结构系统的动力参数识别和结构的非线性动力计算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卓越的成果;首次提出了节理岩体和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的随机力学分析和可靠度计算方法,率先较系统地完成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随机温度场、随机徐变应力场以及时变可靠度的理论方法研究等。(3)力学效应的监控与检测。系统地提出了工程结构参数的确定性和随机反演方法,提出了可靠度监控的思想和计算分析方法。二次开发国外引进地质雷达无损探测设备,可有效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4)高性能计算与软件开发。国内最早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有限元和边界元并行计算。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工结构有限元分析系统(AUTOBANK)”和“边坡稳定分析系统(SLOPE)”软件,多个设计院在使用这些软件。  

信息来源 研究生院 信息负责人 曲永岗
责任编辑 吴爱华 更新时间 2007-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