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1 12.24
    我校水问题研究所团队所著《中国古代水文史稿》出版发行
    近日,由河海大学水问题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刘国纬教授和水文院何海博士合著的《中国古代水文史稿》(科学出版社,2021.12)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从古代人水关系、古人对自然界水的思辨、先哲们关于水的哲学思考和古人对水的观测四个方面,阐述了人类文明进程中关于水的知识之形成、发展历程及其发展动力与规律的专门学科——水文学史的形成过程。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水文的专著,时间跨度从公元前约2000年到19世纪末。作者从大量古文献和考古材料中,发掘丰富的古代水文信息,梳理成大禹治水考、中国古代关于水的思辨、诸子论水、中国古代水文观测、中国古代对河流的认识等专题,阐述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彰显了中国古代对水文科学的贡献。(水文院)
  • 2021 12.23
    河海大学召开校关工委2021年工作会
    12月22日,河海大学组织收看教育部关工委第六次工作会议暨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视频会并召开学校关工委2021年工作会。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关工委主任许峰,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郑大俊出席会议。校关工委副主任蒋来娣主持会议。与会人员收看了视频会,认真学习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和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的讲话。许峰要求校关工委及时传达视频会会议精神,将上级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实到位。他强调,学校关工委2022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学深悟透中央、教育部重要文件精神,落实“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用好校内外工作平台,打造活动精品和品牌,开创具有河海特色的关工委工作新局面。会上,郑大俊总结了2021年关工委工作。他指出:2022年学校关工委要加快制度体系建设,努力打造校院二级关工委活动品牌,扎实推进优质化建设,扩大河海大学关工委的影响力。水文院和公管院的关工委主任在会上介绍了参与“读懂中国”活动并获奖的宝贵经验。校关工委委员单位、校关工委秘书处、二级关工委成员和校关工委特聘指导教师等5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樊非)
  • 2021 12.23
    【中国河湖的红色记忆】百万大军横渡,硝烟弥漫长江——长江纪事(一)
    一长江,中国第一大河流,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流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6632公里)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6400公里),为世界第三长河。长江流域水系发达,由数以千计的支流组成,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支流。它的支流南北延伸,分布到甘、陕、豫、黔、桂、粤、闽、浙等八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长江分为上、中、下游。自发源地至宜昌为上游,宜昌至鄱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入海口为下游。长江流域的地势,从河源至河口,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巨大的三级台阶:第一级阶梯由青南、川西高原和横断山高山峡谷区组成,一般海拔在3500~5000米;第二级阶梯为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和鄂黔山地,一般海拔在500~2000米;第三级阶梯由淮阳山地、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下。这不同的河谷、如
  • 2021 12.22
    河海大学召开2021年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12月22日,河海大学举行2021年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会议聚焦“教育评价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会议全面总结了2020年以来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对下一阶段教育教学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发表讲话,校长徐辉作专题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各院系相关负责人、师生代表等约5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董增川主持。唐洪武指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办学的使命。培养一流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新时代内涵式发展最核心的标准。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行业发展新特点、教育教学改革新任务,是高质量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把握的基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学校当前教育评价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他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把握大势谋新局,增强培养时代新人的政治自觉;二是总结经验明方向,强化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自信担当;三是聚焦改革抓落实,全面提高一流人才培养能力。徐辉作了题为《以教育评价改革为主线,全面提升人
  • 2021 12.22
    我校学子当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12月21日,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结果揭晓,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陈凤同学当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陈凤同学勤奋上进,自强不息,在遭遇汶川地震、家庭变故、意外伤害等生活困境时,始终保持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陈凤同学心怀感恩之心,在受助治疗期间,她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写信,表达自己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温总理在给她的亲笔回信中写到:“你要坚强勇敢,努力进步,成长为一只搏击长空的美丽的大雁。”陈凤同学牢记嘱托,树立远大志向,矢志拼博奋斗。在本科学习期间,她刻苦学习,获得了6项专业类国家级竞赛奖励,获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2019年度“四川省最美女大学生”等,以优异的成绩免试推荐至河海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她连续两年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并荣获河海大学“海韵风华十杰百佳”优秀学生、河海大学优秀共青团员、河海大学优秀研究生等各类荣誉称号8项。“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工作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指导,中国青年报社、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开展。活动以“青春自强 奋勇争先”为主题,旨在寻访青年榜样,弘扬自强精神。学校高度重视“中
  • 2021 12.22
    【光明日报】河海大学:将“源头活水”注入思政工作
    黄河路、长江路、珠江路,小浪底音乐台、三峡石、华夏水利先贤颂……走进河海大学校园,浓厚的“水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学校打造的“形象之水”,也是学校思政工作的“源头活水”。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水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水利报国之志。融水德:在大国工程中开好水课堂“三峡工程的总设计师是我们的杰出校友郑守仁院士,他大学毕业后就来到长江建设一线,风餐露宿、临难涉险,站在党旗下发出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为长江献出毕生心血’的誓言。”在每年的开学第一课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都会讲述百年来河海人接续奋斗、守护江河的感人故事,为青年学子立根铸魂。不仅仅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在南水北调、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等一大批大国工程中,都有河海人作出的突出贡献。学校把来自工程实践的生动案例,融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使命,培育治水兴邦的“国之大者”。2018年,“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建成前后,学校派出师生分赴广州、珠海、上海、天津等地,登连心桥、上人工岛、探总营地、访建设者,深入采访了近40名河海筑桥人。聆听完建设者们的感人故事后,学生深受教育。在河海,每年有超半数的学生选择到江河湖海里
  • 2021 12.21
    “传”承水利事业 “贞”守水利精神——记南水北调江苏水源公司宿迁分公司总经理白传贞
    白传贞,1996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农水专业。自2003年开始参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设,历任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部施工管理科副科长、项目合同科科长、徐州分公司副总经理、调度计划部副主任、宿迁分公司总经理。作为南水北调最早一批参建者,亲历了南水北调江苏段工程的建设、管理和江苏水源公司的逐步发展壮大。从年少时,望着水利工程建设者心生敬意,到考入高等水利学府,成为一名准水利人,再到走上工作岗位,将二十余年光阴献给南水北调这一彪炳史册的千秋伟业,白传贞用自己的经历书写着浓浓的爱水之情、钟水之意。“三先三后”打造“绿色长龙”南水北调工程一直秉承着一个重要的“三先三后”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南水北调工程江苏段从2002年开工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这二十年里,工程从无到有、从建成到发挥效益,充满着一个个或微小或重大的喜人进展。单位刚刚组建时,公司算上董事长、总经理在内也仅有十几名员工,大家办公在同一层楼,为了南水北调顺利开展,同事们都夜以继日地奋斗着,一转眼过去了近20年,江苏水源公司也逐步成长为集工程建设、工程管理与涉水综合经营为一体的大型国有企
  • 2021 12.19
    我校召开2021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现场述职评议会议
    12月17日,河海大学召开2021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现场述职评议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校领导、党委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二级党组织书记等参加了会议。会上,常州校区党工委等10个二级党组织书记进行了现场述职,其他二级党组织书记进行了书面述职。各二级党组织书记详细汇报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国、全省第二十七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学校党委各项决策部署情况,报告了作为第一责任人抓基层党建的硬招实招、问题不足和改进措施,对上年度述职查找问题、巡视巡察反映的涉及基层党建工作问题、党建专项检查中指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一一回应。唐洪武书记对现场述职的10个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逐一点评。他指出,各位书记能够带领广大师生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强调,各二级党组织要按照上级最新要求,不断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
  • 2021 12.17
    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李侃桢一行来河海大学调研指导
    12月16日,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李侃桢、副主任王显东一行来河海大学调研指导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唐洪武等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校长徐辉主持。张建云对省发展改革委在长江院发展建设方面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长江院成立两年多来,围绕流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高端智库建设、科研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长江大保护和江苏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他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老水问题”交织,围绕沿江化工为江、水环境污染、太湖治理等方面的科学问题,长江院将继续发挥好学科和人才优势,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唐洪武对李侃桢主任、王显东副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长江院自成立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他表示,在省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下,长江院面向国家、江苏省的重大战略需求,针对江苏长江流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了科技攻关和智库建设。他希望,双方继续深化合作,加强长江大保护关键技术的研发,聚焦美丽幸福河湖、
  • 2021 12.17
    【中国河湖的红色记忆】芦苇丛中燃火种,沙家浜里葬敌顽——沙家浜纪事
    “回忆过去,将会使我们珍惜革命胜利的今天,珍惜我们的事业;将使我们把过去的斗争历史,同今天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紧紧地联系起来;将使我们气势磅礴、勇敢地迎接更艰苦的、但是美好的未来。”[1]曾任新四军18旅旅长、解放军第20军军长的刘飞将军,1957年撰写了长篇回忆录《火种》。1968年,现代京剧《沙家浜》被拍成电影在全国播放,沙家浜从此家喻户晓,名扬天下。京剧《沙家浜》剧照(作者:高建国,来源:中国军网、国防部网)星河若出 书香遍地沙家浜的战斗故事发生在阳澄湖和昆承湖之间的水草芦荡及其东北的淼泉、梅李等地。从地理上看,这里位于相城、常熟和昆山之间。沙家浜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冲积平原,总体地势北部略高,其中镇域东片(原唐市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镇域西片(原沙家浜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境最高海拔4.85米,最低海拔2.5米,平均海拔3.6米(吴淞标高),大部分农田的高程在太湖平均水位以下,每逢暴雨即患涝灾。沙家浜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地势低洼,河浜纵横,湖荡密布,芦苇丛生,水面面积占总面积的20.7%。沙家浜气候温和湿润,经济以渔业、农业为本。民国年间民间养鱼已盛,以草鱼、鲤鱼、鲢鱼
  • 2021 12.16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吴文庆一行来河海大学调研
    12月15日,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吴文庆、副局长朱威一行来河海大学调研。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参加座谈会。唐洪武对吴文庆局长、朱威副局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河海大学与太湖局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2017年,双方共同发起成立太湖研究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实践。希望双方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服务行业发展,围绕培养流域水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研究探索太湖流域相关科技问题等目标,深化全方位交流合作,为水利行业及太湖流域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徐辉就学校围绕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发展,发挥特色优势等方面介绍了学校近期情况。他强调,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支撑及广大校友的支持,学校将紧密围绕行业需求,充分发挥办学优势,为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吴文庆对河海大学在太湖流域事业发展方面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河海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发展方向,坚持围绕行业办学,为太湖流域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他希望河海大学继续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为太湖流域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河海大学相关
  • 2021 12.15
    河海大学举行钢结构专业办学30周年纪念活动
    12月11日,河海大学举行钢结构专业办学30周年纪念会活动。副校长陆国宾,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教授级高工、中国水利学会水工金属结构专委会副主任吕传亮,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吴小宁,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罗文强,河海大学钢结构专业创始人金雅鹤教授、何自强教授,各届校友代表、机电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共计70余人出席纪念活动。陆国宾表示,钢结构专业的创办顺应我国水利行业的发展要求,30年来钢结构专业方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内涵建设,一大批校友成为行业翘楚。陆校长强调,要把本次纪念活动作为钢结构专业再谋发展的新机遇、再铸辉煌的新起点,在服务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需求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吕传亮在致辞中对钢结构专业办学30周年表示祝贺,他指出河海大学钢结构专业在30年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举行了校企共建签约仪式。陆国宾为签约企业授牌,现场还与三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会上,还回顾了钢结构专业办学30发展历程;金雅鹤教授、何自强教授结合创办钢结构专业的初心,谈了自己对该专业发展的展望。活动
  • 2021 12.14
    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领域取得成效
    水资源是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我国水资源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一直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服务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以科研力量助力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紧密围绕工业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发等,在技术研发、智库建设、标准制修订、技术交流与成果推广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长江大保护战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高新区工业废水近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项目针对高新区工业污水的零排放及资源化等问题开展研究,以园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五级处理-五级回用”区域污水近零排放技术及装备开发为基础,以相关的政策体系为保障,最终形成基于过程协调-智慧决策的高新区污水零排放整体方案。研发成果将在江苏省盐城市高新区示范工程中应用,目前项目已通过中期验收。在发挥智库作用方面,中心为工信部“十四五”工业节水规划思路提供技术支撑,部分成果被工信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采纳。针对我国工业用水效率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并存在区域间、行业间不
  • 2021 12.14
    我校荣获2021年度江苏省研究生招生“优秀招生单位”和“优秀报考点”
    近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召开会议,对2021年研究生招生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并全面部署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会上,我校在疫情防控和考务管理各项考核中以优异成绩被评为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招生“优秀招生单位”和“优秀报考点”,在优秀招生单位的考核中位列全省高校第三名。在2022年的各项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我校将继续认真贯彻教育部、江苏省研究生招生相关要求,按照“一统筹、六确保”的工作目标,压实责任,科学防控,加强管理,规范程序,争取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健康研考、平安研考”!(陈新颖)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8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95/778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