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1 11.16
    第八期江苏省研究生导师(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在河海大学举行
    近日,第八期江苏省研究生导师(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在河海大学举行。河海大学常务副校长李俊杰,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处长(省学位办主任)李国荣出席开班仪式。李国荣介绍了第八期江苏省研究生导师(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基本情况,阐述了举办该培训班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推动研究生导师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工作职责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举办本次培训培训班也是提升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和指导质量的重要举措。李俊杰代表河海大学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学位委员会给予河海大学的充分信任表示诚挚的谢意。他说,本次江苏省研究生导师(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给河海大学提供了与省内多所高校进一步互动交流的平台,必将对学校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本期培训班系统地学习和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了解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效,更加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研究生教育工作重点与未来工作方向。73名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教育管理部
  • 2021 11.16
    我校韩光洁团队在海洋数据安全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在海洋环境中部署大量的感知设备,构建水声传感器网络对部署海域进行感知与监测,能够有效节省人力物力,提升海洋经济开发效率。然而,随着水声传感网的高速发展,恶劣的水下环境或有意的网络攻击都对水声传感网采集数据的可用性造成严重影响,水声传感网也面临着网络设备异构性、网络拓扑动态性、节点部署稀疏性、水声通信不稳定性等各种挑战,这些因素都促使网络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水声传感网发展应用的关键性因素。图1 基于异构设备的水声传感器网络近期,我校韩光洁团队面向海洋数据安全研究重大需求和科学问题,建立了基于信任模型的海洋数据安全管理方案,通过分析网络中不同传感器设备之间诸如通信、能耗、数据处理等一系列行为,构建起设备之间的信任关系,为数据路由、恶意节点检测、数据压缩等网络功能提供安全保障。图2 基于滑动时间窗的信任证据生成方法针对簇型水声传感网中的信任安全问题,韩光洁团队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协同信任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攻击方式对网络功能的影响,总结出通信信任、数据信任和能量信任这三类信任证据,建立基于滑动时间窗的证据生成与信任更新方法,利用k均值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对生成的信任证据进行分类,进而利用分
  • 2021 11.15
    山长水阔日日“新” 碧水北流年年“盛”——记南水北调江苏段工程调度管理者卞新盛
    卞新盛,高级工程师,1987年出生于江苏启东,2009年本科毕业于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12年硕士毕业于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后,进入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参与了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调度管理相关工作。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建成,离不开数十万建设者和沿线40万移民的巨大奉献。管理好、运行好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也是工程效益发挥的基础,更是每一位南水北调工程管理者的职责所在。历经磨炼,方能临危不惧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已累计向省外调水超50亿方,省内抗旱排涝累计抽水超100亿方。卞新盛的工作就是通过调度手段,安全、高效地将水调配至目的地。作为整个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调度中心的具体负责人,卞新盛必须将所有工程的相关设计参数烂熟于心,必须实时关注有关工程的建设与维修计划和气象、环境等实时信息,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优化调度方案。2012年卞新盛参加工作时,工程建设正紧锣密鼓推进,没有参与工程前期工作的卞新盛只能通过学习上万页的规划、设计资料,通过结合工作的现场调研机会
  • 2021 11.15
    河海大学45门课程获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校45门课程获认定,其中线上课程10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6门,线下课程18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9门,社会实践课程2门,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四。近年来,河海大学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抓手,不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打造体现“四新”建设内涵、突出学科专业优势、具有河海特色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依托“河海大学课堂在线”和“中国大学MOOC云平台”等课程资源平台,以及学习通、慕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工具,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方式。学校组织发起江苏省高校混合式精品通识课程共同体联盟,推动跨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目前加盟高校已有10所,选课人数达45000人次。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45门,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立项建设校级一流本科课程300余门。学校将以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标杆,充分发挥优质课程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助力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杨阳)
  • 2021 11.14
    河海大学与江西省水利厅签署合作协议
    11月14日,河海大学与江西省水利厅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江西省水利厅副厅长罗传彬、廖瑞钊、吴义泉、江西省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姚毅臣,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副校长陆国宾出席签约仪式。唐洪武对江西省水利厅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江西省水利厅对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河海大学与江西省水利厅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了开展了务实有效的合作。希望双方立足新发展阶段,通过此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深化合作、携手共进,共同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撑水利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徐辉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重点工作。他说,一直来,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紧密围绕水利行业办学,强化特色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希望双方围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开展长期合作,助推双方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实现创新突破。罗传彬对河海大学在江西水利事业发展方面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河海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发展方向,坚持围绕行业办学,为水利行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双方今后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强合作,联合开展人才培养
  • 2021 11.13
    河海大学师生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反响热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河海大学师生通过电视、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多途径收看、收听,并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畅谈体会和感想。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会议。会议精神宏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一篇具有极强历史穿透力、思想引领力、时代感召力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也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河海大学是富有红色基因的“红帽子大学”,我们将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并把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与实施“十四五”规划相融合,与持续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相贯通,以党的百年奋斗伟大成就和“十个
  • 2021 11.12
    我校在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评选中获佳绩
    近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了《关于公布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评选结果的通知》(苏高教会〔2021〕42号),河海大学10项课题获批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其中,由土木与交通学院沈扬教授领衔主持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土木类专业课程思政创新联动体系设计与实践”、由能源与电气学院郑源教授领衔主持的“服务双碳目标,助力水电智慧运维,能源与动力工程一流专业建设实践”获批立项重中之重项目。开展高等教育教改课题立项建设,是为了引导高校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结合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积极探索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新情况、新要求,着力研究和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探索形成江苏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新亮点,培育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升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整体水平。河海大学高度重视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把教改研究纳入本校教学工作整体规划,构建国家、省级、校级教改课题三级管理体系,严格执行逐级遴选、分类培育、闭环管理的教改课题管理流程,鼓励和支持在课程思政、四新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
  • 2021 11.12
    献身水利 不负韶华——记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副主任徐惠亮
    “古有李冰都江堰,今有人民江都站。”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1月13日考察江都水利枢纽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江都水利枢纽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对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副主任徐惠亮来说,是莫大的荣耀,更是崇高的使命。带着“一江清水向北送”的不渝初心,26年前,品学兼优的徐惠亮从水利名校河海大学毕业后,背起行囊来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扎根在扬州江都这个小小的县城,从一名基层水利工作者走向领导管理岗位,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他凡心所向、素履所往,将架构之责、建设之任,行于脚下、筑于泥瓦,以满盈盈的使命和沉甸甸的责任,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和魄力,把民之所冀作心之所系,把民之所想作力之所往;把每一笔,都当作意味隽永的勾勒;把每一画,都视为丹青锦绣的蓝图。从“云端”到“山川”徐惠亮的大学生活充满了青春色彩,他肆意地徜徉在知识的殿堂里。回忆起那段快乐时光,至今让他记忆犹新的是自己作为班级团支书,和同学一起去河海会堂看那个年代的流行电影和明星演唱会。火爆了一个时代的歌曲《小芳》演唱者李春波来河海演唱,让他切身体会到了河海的“火”。风光之下,徐惠亮也还记得在河海大学附属金工厂里勤工俭学的经历,年纪轻轻
  • 2021 11.11
    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纪检组组长赵俊杰一行调研我校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近日,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纪检组组长赵俊杰一行访问我校,重点调研了河海大学与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共建的江苏省辐射沙脊群潮滩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教育部野外观测站”)。自然资源部、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调研活动,副校长郑金海陪同此次调研。在调研座谈会上,郑金海对赵俊杰组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教学、科研、获奖等基本情况,着重回顾了教育部野外观测站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他说野外观测站之所以能申获成功,一方面是得益于学校多年持续不断地投入,另一方面则是受惠于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的大力支持,希望双方能够继续加强合作,争创更高级别的观测研究平台。赵俊杰表示,此次调研主要是为了了解自然资源部东海局与河海大学共建教育部野外观测站的合作进程。他希望,接下来双方能够进一步深化合作,切实开展实质性合作;推进融合,瞄准国家重大课题,开展联合攻关;合作共赢,建立健全高效合作机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赵俊杰还调研参观了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的相关实验平台和实验室,了解了学院历史上承担的国家重大工程与标志性成果。(李欢)
  • 2021 11.11
    河海大学在2021年江苏省重点教材立项中获佳绩
    近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公布了2021年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名单,河海大学13部教材成功入选,入选数量位列全省并列第三。我校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不断加大教材建设力度。以一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为载体,系统构建起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教材培育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新需求的高水平教材和一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多种介质综合运用、表现力丰富的新形态教材,助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自2013年启动江苏省高校重点立项教材建设以来,我校获批立项数量逐年增加。目前,我校已获批省重点立项教材近百部。(杨阳)
  • 2021 11.11
    我校新增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下达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21〕14号),公布了批准的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名单。我校新增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这是学校首次获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对学校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提升高层次专业学位教育水平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此次获批的“土木水利”和“资源与环境”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所依托的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海洋科学等学科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学科方向齐全,科研平台扎实,办学条件优越,对应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质量已受到行业企业的高度认可。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一批能够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行业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时,学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发挥一流学科辐射带动作用,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互联网+”“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方向,通过教育部组织评审,
  • 2021 11.11
    我校学者团队在双面发电光伏组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河海大学机电学院白建波教授团队在光伏发电领域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Parameterizing mismatch loss in bifacial photovoltaic modules with global deploy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在能源领域顶级期刊 Applied Energy (IF 9.746)上发表。图一:团队在跟踪山地光伏项目在双面发电的光伏组件中,每一片电池都是一个发电单元,但由于太阳光阴影的存在,导致双面组件背面发电失配效应,从而影响整体性能。为了更好地提升双面光伏组件的效能,机电学院白建波教授团队完善了双面组件背面发电量的详细求解思路,并分析阴影和失配规律,由此提出衡量背面失配的参数化模型。该模型为实现全球布置下多类型光伏组件实时发电性能快速预测和精确评估提供了思路,且更加适用于工程应用。图二:不均匀辐照下双面光伏组件的I-V特性曲线常规单面光伏组件只有正面受光,受光量在组件倾斜面上是均匀的。而双面光伏组件则不同,需要以每片电池为单元详尽计算。研究在Matlab中搭建了虚拟的光伏组件环境,光伏组件在空间上的每
  • 2021 11.10
    我校联合编译的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团体标准英文版正式发布实施
    10月18日,由我校郑金海教授团队与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共同承担完成的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20项团体标准英文版正式发布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20项团体标准英文编译工作由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组织开展。此次编译工作遵循忠于原文原义的准则,编译表述和格式符合GB/T20000.10和GB/T20000.11的要求,充分体现我国海岸带保护修复与防灾减灾协同增效的理念,重点突出海岸带生态系统调查评估、生态减灾修复、监管监测等技术现状,强化我国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技术方法国际交流宣传,助力我国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成果国际化宣传,推介中国经验。下载地址如下:http://www.hyjianzai.cn/article/jz_works/2/26831.html
  • 2021 11.09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邢佩旭一行来河海大学调研
    11月8日,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邢佩旭一行来河海大学调研。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大师吴澎、副总经理潘海涛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副校长郑金海主持。唐洪武对邢佩旭董事长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情况。他表示,河海大学与中交水规院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与实践。希望双方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深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全方位交流合作,共同为水利、水运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邢佩旭对河海大学在中交水规院事业发展方面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河海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发展方向,坚持围绕行业办学,为水利行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双方今后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强合作,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希望河海大学继续向中交水规院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共同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会前,邢佩旭董事长一行参观了牛首山科技园。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河海大学相关部门、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文/姜凯曦 图/朱昊)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3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96/774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