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1 12.31
    河海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
    12月30日,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一行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中科院南京地湖所所长张甘霖、党委书记谷孝鸿、副所长段学军、副所长张运林、纪委书记赵也明、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共同出席签约仪式。唐洪武对中科院地湖所给予河海大学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河海大学与中科院地湖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本次全面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河海大学与中科院地湖所的合作开启了新篇章。希望双方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构建长期合作新机制,切实拓展合作的高度、深度、广度,深化合作、携手共进,共同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撑教育强国、水利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徐辉介绍了学校事业发展情况。他表示,一直以来,河海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为己任,紧密围绕水利行业办学,不断强化特色优势,为实现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希望双方瞄准国家重大发展需要和区域发展需求,围绕项目联合申报、高层次人员互聘、研究生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助推双方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实现创新突破。张甘霖对对河海大学在中科院南京地湖所事业发展方面给予的
  • 2021 12.31
    “淮河国际论坛”创坛暨“世界水谷淮河生态经济文化研究院(盱眙)”成立仪式成功举办
    12月26日,“淮河国际论坛”创坛暨“世界水谷淮河生态经济文化研究院(盱眙)”成立仪式在淮安市盱眙县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刘冬顺,江苏省淮安市委副书记赵正兰,江苏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季红飞等出席了本次活动。会上,唐洪武对“淮河国际论坛”创坛启动和“世界水谷淮河生态经济文化研究院(盱眙)”成立表示祝贺。他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河海大学始终坚定水利行业特色高校的使命担当,锚定治淮事业长远发展,深耕淮河保护治理,牵头成立了“淮河研究中心”,充分发挥了科技教育对治淮事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迈入新时代,河海大学将继续以前瞻视野引领水科学发展、保障国家水安全,聚智聚力解决淮河流域新老水问题,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淮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谱写新篇章。世界水谷淮河生态经济文化研究院(盱眙)的成立将发挥河海大学世界一流“水”特色优势,支撑淮河治理国内国际的战略布局,推进淮河生态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提升淮河水生态、水经济和水文化品牌,加强淮河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深化和影响传播,
  • 2021 12.31
    河海大学2022年新年致辞
    新元肇启,岁律更新。时代大潮奔腾向前,2022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谨向广大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向长期关心、支持河海大学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友人,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愿!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这极其特殊而重要的一年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建党百年新起点、着眼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2021年,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凝聚发展动力,在教育评价改革中激发发展活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双一流”建设步履铿锵,朝着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奋力前行。一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全校上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实现各项工作稳中有进、进中育新。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 2021 12.31
    我校多篇论文入选2020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国内学术论文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2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我校三篇论文入选“2020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创历史新高。入选的3篇论文分别是土木与交通学院孟庆祥发表在《ENGINEERING GEOLOGY》的论文《Three-dimensional mesoscale 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soil-rock mixtures with concave particles》;商学院张恒杰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的论文《Linguistic distribution-based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large-scale GDM with comparative linguistic information: an application on the selection of wastewater disinfection technology》;环境学院丁明梅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的论文《Novel
  • 2021 12.30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荣获“第三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近日,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公布了“第三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荣获“第三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水资源保护》荣获“第三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版权)局、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组织颁发,下设图书奖、期刊奖和印刷复制奖等系列奖项,是我省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项。(高虹)
  • 2021 12.29
    校党委中心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理论学习研讨
    12月29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领导班子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理论学习研讨,为高质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打牢思想基础。校领导、校长助理、党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学习。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学习并讲话。唐洪武总结了全年理论学习情况,并从“‘两个确立’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牢记我们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以革命斗争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等主题畅谈了学习感想。徐辉校长回顾了全年的学习情况,围绕学习党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三个方面畅分享了学习体会。其他校领导们围绕学习主题,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逐一交流了学习感悟和思考。他们纷纷表示,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践行“两个维护”;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厚植为民情怀,勇于担当作为,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会上,唐洪武强调,开好这次民主生活会,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 2021 12.29
    河海大学考点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圆满完成
    12月25-27日,我校顺利完成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我校考点共有考生5207名,西康路校区和江宁校区共设置7个分考点、180个普通考场,22个备用隔离考场,在校外集中隔离点设置1个临时考场。整个考试过程安全、平稳、有序,实现了“健康研考”“平安研考”“温暖研考”!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周密部署。面临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为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平稳安全顺利,学校高度重视,校常委会、校领导办公会、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讨工作方案。成立考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考点办公室、考试巡视组、系统工作组、考务工作组、试卷管理工作组、安全保卫工作组、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工作组,协调公安、交警、区疾控部门,将考务管理、疫情防控与医疗保障、试卷管理、宣传联络、巡视监控、安全保卫、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各项工作做了精心安排,将“一统筹、六确保”的要求落地生根。全面培训,提前演练,快速应变。考前,学校编写制定《考务手册》《监考手册》《疫情防控手册》,工作人员人手一册,组织召开全体考务人员和监考人员工作培训会,就考点基本情况、操作程序
  • 2021 12.29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主体结构顺利完工
    12月29日上午,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主体结构完工仪式在新校区建设现场隆重举行。常州市金坛区区委书记陆秋明,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吴小华等四套班子全体领导,金坛区各单位代表,河海大学副校长陆国宾、校长助理周语明、相关部处负责人,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长荡湖旅游控股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等参建方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仪式上,首先观看了常州新校区主体工程完工暨12.30建设节点回顾视频。陆国宾指出,在今年严峻形势和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多重困难叠加的情况下,校地双方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完成各项节点任务。校园建设即将进入新的阶段,希望全体建设者们继续牢记初心使命,保持高歌猛进的建设步伐,确保新校区各项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向前推进。吴小华表示,金坛区将继续保障好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的建设和发展,全力打造最美大学校园,确保按期交付、使用。同时将完善功能配套,加快推进教职工住宅、周边道路和商业综合体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优的学习生活环境。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近期工程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共计52栋单体建筑,截止12月底,已基本完成所有建筑主体工程结构封顶。2022年将继续完成建筑装饰工程、幕墙、智能化、市
  • 2021 12.29
    徐辉校长到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调研
    12月27日,徐辉校长带队到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以下简称“卫星中心”)调研。卫星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林明森研究员参加此次调研。座谈会上,林明森对徐辉校长一行表示了热烈欢迎,介绍了卫星中心的主要职能定位和业务能力,回顾了与河海大学的合作基础,提出未来围绕卫星海洋应用方面加强业务员合作,强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推动海洋科学领域双方的产学研融合发展。徐辉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发展历史、海洋学科的建设历程和与自然资源部系统开展科教融合的主要工作,他希望能依托卫星中心的国家级平台和技术力量,发挥河海大学的科研优势和人才力量,实现强强联合,推动双方深入合作。座谈会后,徐辉校长一行参观了卫星中心接收系统和业务平台。座谈会由卫星中心副主任王其茂研究员主持,科技处和人事处等参加。我校相关单位和院系负责人参加调研。(宋翔洲)
  • 2021 12.28
    河海大学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研究生培养基地揭牌
    12月27日,河海大学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研究生培养基地揭牌、兼职博导与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暨科教融合共建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在京举行。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于福江、副主任邱志高、副主任陈陟出席揭牌仪式和聘任仪式,并参加联席会议。仪式上,徐辉指出,一直以来,河海大学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合作,今年9月,双方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按照“互补优势、坚持互利”的原则,整合创新资源,努力打造科教融合示范点。此次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是河海大学与预报中心共同推进海洋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应用,以及海洋预报产学研链条加快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未来,双方将优化合作研究方向、完善人员互聘细则、统筹海洋学科发展,集中双方优势科研力量,科教融合发展,共同推进实现高水平海洋预报。于福江对徐辉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与河海大学开展科教融合共建合作,是双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科技创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校所合作,推动科教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此次研究生培养基地的挂牌和兼职博导、兼职教授聘任,为河海大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 2021 12.27
    由我校共同承办的河湖长制与河湖保护高峰论坛在湖南召开
    近日,由中国水利学会主办,河海大学和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南省水利厅等11家单位共同承办的河湖长制与河湖保护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举办。本次高峰论坛以“强化河湖长制,建设幸福河湖”为主题,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作为论坛的共同承办单位,我校高度重视论坛组织工作,围绕论坛主题,精心征集河湖长制相关科研成果和技术,组织环境学院、河长制研究与培训中心、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优秀技术和成果展示。王超院士应邀作题为《河湖长制实施下的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的特邀报告。我校侯俊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改性植物单宁生态絮凝材料的河湖水质净化技术》的主题报告。本次高峰论坛的召开,为我校河湖长制科研成果和技术提供了展示平台,深化了与水利行业相关单位的学术交流,拓展了我校在河湖长制推广和应用领域的影响力。(王钢钢)
  • 2021 12.27
    怀治水初心,以智慧兴水利——记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二站副站长陈丹
    陈丹,1982年出生于江苏江都,2003年本科毕业于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现任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二站副站长。南水北调工程从上世纪50年代起,历经几十载光阴,见证了沿线从水患频发到百姓安居乐业,一江清水永续北上,无数秉承禹志的河海人前赴后继,把青春的记忆编制进南水北调之中,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治水兴邦的奋斗故事。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调水主干线全长1466.5千米,这样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的整体信息如今已经能够通过一块块小小的电子屏幕尽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搞水利工程,最主要的部分实际上是土建,其次就是机电设备,我们自动化其实是很小的一块,但是最后却是通过它将工程样貌呈现给大家。”陈丹这样评价自己从事的这项工作。在采访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把事情做好”是陈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实实在在地把事情做好2008年,在江都西闸项目中,陈丹负责了其中的自动化安装与调试工作,前期工作结束后,整个项目完工留给自动化的时间非常紧张,可通讯设备总是存在问题,为了尽快找出问题,陈丹连夜反复试验,经过几天几夜的不断调试,终于发现原来自动化电缆是不能跟强电放在一起的,必须分开放置或者使用有屏蔽功
  • 2021 12.27
    我校举行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12月27日,我校举行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省委宣讲报告会,省委宣讲团成员、江苏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杰同志作宣讲报告。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出席并主持报告会。陈杰指出,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意气风发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他结合自身感悟和江苏水利工作实际,从“感悟‘强富美高’壮伟成就,坚定信心信念;胸怀‘三个使命’宏伟蓝图,坚决奋斗奋进;紧扣‘现代水网’雄伟目标,坚持治水兴水”三个方面,对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进行了深入阐释。同时,他还肯定了河海大学在服务江苏水利发展中所作的贡献,并号召我们要围绕履行“三大光荣使命”,切实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中央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融入到水利高质量事业发展之中,助力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尽快从“美好愿景”变成“生动实景”。唐洪武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今天的报告高屋建瓴、内容丰富,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就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提三点要求:一要提高站位,深入学习领会。要把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史学习教育
  • 2021 12.24
    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关永健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
    12月23日,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关永健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校长徐辉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会议由副校长陆国宾主持。徐辉对关永健总经理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重点工作。他指出,近年来河海大学坚持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由水利向“水”拓展、由“河”向“海”延伸、由国内向国际发展,始终围绕国家战略、服务行业需求、提升特色优势,为国家水利和交通等行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双方围绕港口运营管理等领域深入开展研究,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继续深化合作,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关永健对河海大学长期以来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江苏省港口集团的主营业务做了全面介绍。他指出,江苏省港口集团自成立以来,积极响应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沿江港航资源整合,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他表示,双方要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和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实现双方发展共赢。江苏省港口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河海大学相关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柴志尚)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8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94/778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