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2021
12.07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淮安、宿迁两市境内,为淮河中下游结合部。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代始名洪泽湖。1128年以后,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小湖群逐渐扩大为洪泽湖。洪泽湖湖面广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为南来北往的航运枢纽,盛产各种鱼类,农业及养殖业也很发达,素有“日出斗金”的美称。洪泽湖上好风光(李亚敏 摄)“七七”事变后仅十个月,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相继落入气势汹汹的日寇之手,大片国土沦陷,“亡国论”“速胜论”的观点到处流传。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1938年5月,毛泽东在其所著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江北的洪泽湖地带、江南的太湖地带和沿江沿海一切敌人占领区域的港汊地带,都应该好好地组织游击战争,并在河湖港汊之中及其近旁建立起持久的根据地,作为发展全国游击战争的一个方面。”[1]为此,中共中央向洪泽湖地区调集精兵强将,一大批经过长期革命战争考验的优秀军政干部被陆续派到这里开展工作。其中著名的有刘少奇、徐海东、彭雪枫、黄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