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2 05.04
    我校青年教师袁赛瑜荣获第17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
    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共同颁授第17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表彰全省青年中的先进典型和模范。我校青年教师袁赛瑜被授予第17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袁赛瑜,中共党员,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担任《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副主编、International Hydropower Association委员、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等职。袁赛瑜教授主要从事河流动力过程及环境生态响应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破解了平原河网交汇水-沙-污多要素强耦合输移的科学难题,建立了河网防洪和水环境调控系列技术,为平原河网区防洪减灾、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科技支撑。长期深入一线调研实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治水把脉求源,承担南水北调东线二期线路优化、淮河-洪泽湖演变与洪涝治理、上海河网水资源配置等河湖治理工程项目20余项,在上海、宁波等区域防洪减灾以及扬州、泰州、洪泽湖等区域水环境提升工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产生显著
  • 2022 05.03
    水文院实施党建五项工程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水文水资源学院党委以“围绕中心、分类实施、夯实基础、探索创新、成就特色”为基本原则,实施党建“导航定向”“强基固本”“头雁引领”“铸魂育人”“创新聚力”五项工程,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政治引领、夯实组织基础、促进队伍提升、培育时代新人、服务战略需求,以党建高质量发展助力一流学科发展,实现党建与学院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导航定向”工程,加强政治引领。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构建“自学、导学、辩学、践学”机制,组织开展“启航新时代,薪火永相传”会址研学、“红心向党 匠心育人”青年教师培训等,努力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学院领导班子提升履职能力,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出台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修订学院“三重一大”决策办法,发挥院党委政治引领、思想凝聚、组织保证等作用。做好主题教育、巡察整改落实工作,建立整改台账、对账销号。建设光文纪念馆、光文实境教学课堂,开展“刘光文精神”道德讲坛、光文精神讲解大赛等活动,引导全院师生继承弘扬水文前辈刘光文先生“心系祖国、热爱水文、严谨治学”的精神,“践行光文精神,引导优良学风
  • 2022 05.03
    河海大学召开监督工作联席会议
    4月29日,学校召开监督工作联席会议。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主持会议。唐洪武在讲话中指出,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是学校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他强调,职能部门作为学校党委抓实全面监督责任的重要力量,必须立足职责定位,切实发挥监督的发现问题、防范风险、促进治理、推动发展作用。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上级和学校党委部署要求,进一步拓展监督工作贯通协调的有效路径,自觉扛起从严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二是把牢监督重点,推动责任落实。要紧跟上级决策部署,紧扣学校大事要事,围绕严守安全底线、防范重大风险、规范权力运行、深化作风建设等情况,打好协同监督“主动仗”,督促干部忠诚履职尽责,聚力打通责任落地“中梗阻”。三是增强监督合力,提升治理效能。要深刻认识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自觉把监督融入学校治理体系,合力将协同实施的具体工作与提升治理能力深度对接,推动健全制度机制,补齐短板弱项,以协同监督实效促进学校治理能力建设。孟新就强化监督工作协作联动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提高密切协
  • 2022 05.03
    我校许峰教授荣获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了《关于表彰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决定》,我校许峰教授荣获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许峰,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系统软件专委会委员、河海大学青年科协主席。江苏省教科系统工人先锋号“云计算与软件新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水利部水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筹)主任。研究方向为云计算、网络信息安全和领域软件工程,是国内最早从事云计算技术在重大行业应用研究的学者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被评为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许峰教授坚持立德树人、治学严谨,在潜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事业中勇挑重担、奋发有为;勇于探索、攻坚克难,在复杂软件体系结构、智能软件与大数据技术、可信软件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形成研究特色优势。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工程项目等7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 2022 04.30
    【百年百“禹”】汪胡桢——中国连拱坝之父
    “从来粟米聚成仓,而今雨水也入库。蓄潦济旱能发电,五谷丰登百工富。”汪胡桢1915年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求学时,导师李仪祉先生让学生们给“reservoir”(储蓄处)取一个中文名字,汪胡桢思索出“水库”二字,并作以上七绝诗一首。这个名词的创立充分展示出青年汪胡桢的智慧,而这首诗所表达的美好愿景,也在他和新中国一代代水利人的奉献和努力下得以实现。汪胡桢汪胡桢(1897—1989),浙江嘉兴人,水利专家,中国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水利部原顾问、一级工程师,被水利界誉为“中国连拱坝之父”。汪胡桢1917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现河海大学),192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汪胡桢任治淮委员会工程部部长,主持治淮技术工作并负责设计、施工,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也是亚洲第一座大型钢筋混凝土连拱坝工程——佛子岭水库大坝,这项工程开创了连拱坝在我国水工建筑史上的新纪元。1954年,在汪胡桢的带领下,治淮委员会又修建了梅山水库连拱支墩坝,使我国筑坝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56年,汪胡桢担任黄河干流上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总工程师,负
  • 2022 04.30
    我校余钟波教授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次政府间水文计划理事国会议
    4月26日至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25次政府间水文计划(IHP)理事国会议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顺利召开,30多个理事国以及联合国涉水部门、IHP国家委员会、关键合作伙伴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水文计划主席、河海大学教授、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余钟波主持,这是中国代表首次主持该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莎米拉•奈尔—贝杜埃勒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UNESCO-IHP是当今世界水文领域最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政府间理事国会议是该组织最重要级别的活动。本次会议审议了第24次会议和第4次特别会议上通过的决议和决定及其执行情况。向成员国介绍了UNESCO-IHP第八阶段战略计划(IHP-VIII, 2014-2021)主要成果发布程序。讨论了各成员国和合作伙伴以及UNESCO-IHP旗舰计划和主要倡议框架对第九阶段战略计划(IHP-IX, 2022-2029)实施的贡献情况。汇报了筹备2023年联合国水资源大会的情况。会议通过了UNESCO-IHP倡议的旗舰计划、实施和监测框架,并批准设立了八个专题工作组和相关的职权
  • 2022 04.29
    我校一批共青团组织和个人获江苏省“两红两优”表彰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共青团江苏省委表彰一批全省“两红两优”先进典型,我校多个团组织和个人获得表彰,这是省内团的最高荣誉。其中,力学与材料学院团委荣获“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理学院2019级应用物理学专业2班团支部荣获“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水利水电学院2019级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吴振宇、土木与交通学院2019级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黄业博、机电工程学院2018级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王诚昊荣获“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校团委综合部部长、创新创业部部长王露露荣获“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此前,商学院201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3班团支部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近年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各级团组织着力提升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全体团员、团干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致广大而尽精微,以昂扬向上的姿态、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我校共青团事业迈上新台阶。(团委)
  • 2022 04.29
    校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
    4月28日,河海大学党委中心组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并学习了北京冬奥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等内容。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魏有兴、校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朱乔分别领学了相关内容,校领导、校长助理、党委部门负责人参加学习。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会议。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在重点发言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催人奋进,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时代全国高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要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广大师生在赓续红色血脉中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意志和力量、增强自觉和自信。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作出河海贡献。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引导教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要鼓励青年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践行一线规则联系青年学生,教育引导
  • 2022 04.28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河海大学构建“五个一”帮扶体系 助力定点帮扶县乡村振兴
    河海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工作部署和教育部党组相关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统筹学校优势资源和力量,多措并举构建完善“五个一”帮扶体系,持续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助力石泉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显著。2017年以来,直接投入帮扶资金近1600万元,帮助引进资金1600余万元,培训基层干部9700余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700余名,购买石泉农副产品1100余万元,帮助销售石泉县农副产品980余万元。2020年2月,石泉县脱贫摘帽,学校先后获评陕西省、安康市和石泉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名干部分获陕西省、江苏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共下一盘棋,强化组织领导,取得脱贫攻坚实效。学校不断调整完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树立“一盘棋”理念,层层压实责任,统筹全校上下持续做好定点帮扶工作。校领导16次带队赴定点帮扶县调研考察,召开校地对接座谈会20余次,先后组织647名专家、师生代表等实地考察调研。先后选派3名政治素养高、综合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的
  • 2022 04.26
    河海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河海大学干部师生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畅谈体会感想。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发表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催人奋进。他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他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河海大学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增进了奋进动力。我们将把全体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各项工作的重点更加有力地集中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上来,聚焦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加强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切实践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建设高等
  • 2022 04.26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能电院推进“三个强化”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近五年来,能电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学科入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交叉学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二级博士点获批,自动化专业通过电信类专业认证;学院生师比由19.21优化至15.03,新增科研经费从2016年的1900.14万元,上升到2020年的6012.11万元,高质量论文从2016年的31篇,上升到2020年的141篇,2021年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自动化专业获首批河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并入选学校2021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全国二等奖、江苏省特等奖;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优秀硕士论文;留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老挝班毕业率100%……2018年学院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并于2020年顺利通过验收。学院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能电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全国标杆院系建设工程”,
  • 2022 04.26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获“2020年度江苏省优秀社科学术期刊”资助
    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公布了“2020年度江苏省优秀社科学术期刊、优秀社科栏目”资助名单,《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荣获“2020年度江苏省优秀社科学术期刊B类”资助。此次资助是江苏省委宣传部为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阵地建设,推动江苏社科学术期刊提升质量和影响,根据《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文件精神,通过对办刊导向、学术规范、文章价值等综合评价确定。自创刊以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开设了研究阐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专栏,并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持续推出具有重要创新价值的重点文章。今后,《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将进一步推进社科研究前沿建设和内涵建设,努力打造一流学术期刊。(高虹)
  • 2022 04.26
    河海大学承办2022 年金砖国家网络大学年会金砖国家能源分论坛
    4月20至21日,2022年金砖国家网络大学(BRICS Network University)年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此次年会主题为“构建一流大学间伙伴关系,助力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金砖五国高等教育界及全球13个国家的3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方军、南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Mahlubi Mabizela,以及来自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的知名专家分别代表五国在开幕式上致辞。我校能源与电气学院、国际合作处共同承办此次年会六个分论坛之一的能源分论坛,论坛主题为“描绘能源与发展之间的联系:以金砖国家为例”。来自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俄罗斯托姆茨克理工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印度信息技术学院、印度理工学院卡哈拉格普尔分校,南非西北大学,河海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的近百位教授参加论坛,8位国内外顶尖专家聚焦如何就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分享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就能源领域今后的教育交流形式达成了初步共识。我校水文水资源学院、环境学院专家在年会水资源与污染治理分论坛上受邀作主旨报告。金砖国家网络大学设立于2015年7月,主要在能源
  • 2022 04.26
    【百年百“禹”】郑肇经——现代水利的开山人物
    郑肇经将自己的满腔热情都投入水利建设,将自己的学识毫无保留地贡献给水利事业,为中国水利科学奋斗了近70个春秋。晚年时,郑肇经依旧奋斗在一线,每天都要工作很长时间,每当家人提出让他多休息时,他总是严肃地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要抓紧这点有限的时间,为‘四化’多做点事。”郑肇经誓将自己的有生之年奉献给祖国,他一心为国、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郑肇经郑肇经(1894—1989),字叔伯,号衡庐,江苏泰兴人,水利专家,创建了中国第一所现代水利科学实验研究机构——中央水工试验所,创办了中央大学水利系;曾任河海工科大学首席水工教授、同济大学工学院代理院长等职务。郑肇经从小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早在少年时期,他曾亲眼目睹黄河决口泛滥,民不聊生,这激发了他“振兴水利、科学救国”的宏伟志向,坚定了其奋发求索、立志报国的理想信念。1912年,郑肇经考入南京法政大学预科,后改考同济大学工科,又以最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德国留学,是首批赴德学习研究现代水利技术的学生之一。留学期间,他潜心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探讨治河原理,掌握水工模型试验技术,并将导师的研究成果带回国内,译成中文《制驭黄河论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8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86/778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