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2 03.11
    河海学子荣获“2021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称号
    日前,共青团江苏省委对“2021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等进行了表彰。我校环境学院司佳蕾同学荣获“2021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称号。司佳蕾现为环境学院市政工程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曾任河海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分团团长。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曾担任南京羽毛球世锦赛等赛会志愿者,还作为社区防疫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多次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在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支教期间,司佳蕾始终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曾承担四个班级的数学教学任务,全年课时量900课时,任教班级成绩位列前茅,先后荣获“2020-2021年度西藏自治区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2020年拉萨市民族团结闪光行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支教事迹被中国青年网、拉萨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团委)
  • 2022 03.10
    我校王延杰教授团队在离子柔性传感器设计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河海大学、江苏省特种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王延杰教授团队在功能材料领域权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Ionic Flexible Sensors: Mechanisms, Materials, Structures,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论文系统总结了离子柔性传感器在传感机理、组成、结构设计及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人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压力、应变、温度和湿度。通过模仿人类皮肤的触觉感知功能,基于离子迁移和离子重分布机制的离子柔性传感器得到了飞速发展。与传统柔性传感器相比,离子柔性传感器不仅具有高灵敏性、高抗噪性、高分辨率,且具有自修复、自供电和生物相容性等生物学特性,在电子皮肤、人机交互、可穿戴医疗设备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及学术价值。该文详细回顾了几种典型的离子柔性传感机制及结构组成,并通过耦合模型讨论了其传感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超级电容界面离子传感效应、压电式离子传感效应和压阻式离子传感效应。其次,基于可生物降解性、自愈性和多模态性等生物学特性,重点讨论了固体离子聚合物基体、金属基电极、
  • 2022 03.10
    【中国河湖的红色记忆】洪波激湍归何处,松辽江水已安澜——松花江、辽河纪事
    松花江,一条美丽而又富饶的大河,全流域水资源总量约为880.28亿立方米,是仅次于长江、珠江的中国第三大河流[1],既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水上运输线,也是中国内河航运的重点河流之一。松花江造就了沃野千里,滋养了万物生灵,生命之源,川流不息。一松花江,东晋至南北朝时,上游称速末水,下游称难水;隋、唐时期,上游称粟末水,下游称那河;辽代,全河上下游均称混同江、鸭子河;金代,上游称宋瓦江,下游称混同江;元代,上、下游统称为宋瓦江;明朝宣德年间始名松花江。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修成的《大明一统志》,混同江和松花江都被收入其中,前者:“源出长白山北,流经五国城,又北合松花江,东注于海。”后者:“源出长白山湖中,北流经南京城,合灰汃江,至海西合混同江,东流入海。”[2]公元1682年,清圣祖康熙出巡盛京,至松花江,有诗《松花江放船歌》:“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花叠锦绣縠明。……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3]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北源即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的嫩江,南源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西流松花江。水文上以南源为正源,北源嫩江一般作为支流。南源第二松花江,
  • 2022 03.09
    我校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
    近日,学校召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工作专家咨询评议会,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会议邀请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在宁高校领导、专家为学校“双一流”建设问诊把脉、建言献策。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双一流”建设任务、改革任务及一流学科建设责任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专家们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他们充分肯定了学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思路与举措,认为目标明确、思想清晰、重点突出。建议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国家需求,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契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五大建设任务,持续强化水利特色,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敢于突破机制体制壁垒,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服务水利与环境行业的新型高端智库,构筑水利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人才高地、科技高地、精神高地。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指出,学校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始终以治水兴邦为己任,在对我国水利事业的服务与贡献中不断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准确把握“国之大者”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深入践行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方针,把“双一流”
  • 2022 03.07
    常州市市长盛蕾到河海大学调研
    3月4日上午,常州市市长盛蕾到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进行专题调研,学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常务副校长李俊杰、校长助理范新南等在常州校区陪同调研,并与盛蕾市长一行进行座谈交流。盛蕾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江苏省特种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输配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在省特种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盛蕾听取了关于实验室建设成果的介绍,重点了解技术落地和产业化应用前景。在江苏省输配电技术重点实验室,盛蕾一行详细了解了实验室建设以及与常州相关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情况。座谈交流中,唐洪武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办学历程以及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行业和地方及国际化办学方面的优势和取得的成就,感谢常州市政府对河海大学在常州办学三十多年来的一贯支持。常州新校区建设正有序推进,学校正统筹规划,结合常州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依托学校学科科研人才优势,优化调整常州新校区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建设好常州新校区,为常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做出河海新贡献,强化校地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合作多赢。盛蕾在座谈时指出,河海大学在常州深耕三十多年,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希望
  • 2022 03.07
    河海大学召开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
    3月4日,中国共产党河海大学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在学校召开,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主持会议。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传达学习2022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和省纪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集体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学校纪检监察工作取得的成效,他指出,校纪委在协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开展重点领域专项督查、促进监督工作协作联动、推动巡视整改落地见效等方面,切实发挥了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他表示,校党委将全力支持纪委工作,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并强调做好学校2022年纪检监察工作,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党委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部署要求,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二是强化专责监督的协助引导推动功能,把准监督工作重点,促进各类监督协作联动,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做实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努
  • 2022 03.06
    河海大学在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佳绩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我校共有11项成果获奖(主持10项,参与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参与1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特等奖(高等教育类)获奖数量并列全省第三,获奖总量(高等教育类)并列全省第五。本次学校获奖成果中,董增川教授负责的“多主体协同,全过程融合,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三维度一体化’改革实践”、沈扬教授负责的“基于大思政观、大工程观的土木类一流人才‘三维三融’培养体系建构与实践”获特等奖,徐辉教授负责的“面向乡村振兴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徐卫亚教授负责的“面向澜湄合作机制框架的国际学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一等奖,蔡新教授、胡鹤轩教授、华祖林教授、王沛芳教授、郑金海教授和朱永忠教授分别主持的6项成果、杨高升教授参与的1项成果获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每四年评选一次,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旨在奖励和表彰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全省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也是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共评选出高等教育类成果奖25
  • 2022 03.05
    河海大学师生对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反响热烈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河海大学师生热切关注“两会”动态,通过电视、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多途径收看、收听“两会”盛况,并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畅谈体会感想。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在新的关键节点召开“两会”意义非凡。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展示了我国在2021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重大战略成果,指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令人深感振奋的同时,更让我们对新征程充满期待和信心,更加汇聚起踔厉奋发的干劲。作为中国水利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把“两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强大动力,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在国家亟需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上下功夫,在产出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成果上求实效,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 2022 03.04
    我校王媛教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日前,全国妇联决定授予10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300人全国三八红旗手、200个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我校王媛教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王媛,教授,博士生导师,民盟盟员。现为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江苏省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等。王媛教授从教二十多年,始终坚持授业与育人融合、教学与科研相长、科学与工程并重,为水利水电与土木交通等行业培养100多名研究生,多名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她专攻“岩土渗流与地下工程”领域,重视传统与新兴学科交叉,相继开拓隧道与地下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学校学科新方向,先后主持国家与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重大科技项目40余项,主要参与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与一等奖等。她是国家级与省部级重大人才计划获得者,先后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金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民盟中央先进盟员等荣誉称号。她还积极参政议政,关注国计民生和社会事务的热点、焦点问题,领衔提交大会发言、提案、社情民意等20多件,深入群众、为民解忧。(校工会)
  • 2022 03.04
    我校召开校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3月3日,河海大学举行党委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工作论述、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有关精神、中央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最新要求等内容。校领导、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二级院系党组织负责人参加学习。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会议并讲话。唐洪武在讲话中指出,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一切事业的根本保障。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论述,一要坚持党管人才,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三要抢抓海外人才回流的机遇。四要创新人才组织模式,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贡献河海力量。就深入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他强调要牢牢把握三点:一是党是“双一流”建设的领导力量,要加强党对“双一流”建设的全面领导。二是立德树人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点。三是坚持以“水”为特色的事业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有力途径。就加强巡视巡察相关工作,他要求学校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一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论述和相关文件精神。二要持续推进巡察,深入开展巡察
  • 2022 03.02
    【中国河湖的红色记忆】数声鸿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太湖纪事
    “碧波万顷太湖水,悠悠千载古运河。”太湖流域因湖得名,因水而兴。在水的孕育下,流域劳动人民经历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实践,谱写了治水兴水的辉煌篇章,造就了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和繁荣昌盛的锦绣江南。太湖风光(吴浩云 摄)筚路蓝缕启山林太湖,古称震泽,是仅次于鄱阳湖、洞庭湖的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北抵长江,东临东海,南滨钱塘江,西以天目山、茅山等山区为界,行政区域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是我国著名的平原河网区,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流域经济社会迅猛发展,2019年以全国0.4%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4.4%的人口和9.8%的GDP,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太湖流域历来就是洪涝灾害多发地区,治理流域水患一直是重要任务。治水史和文明史,一直以来,密不可分。太湖流域的水利工程及防洪工程历史悠久,发展于秦汉,兴于隋唐之际,到五代吴越时期,湖区的塘浦圩田系统臻于完备[1]。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移,给太湖流域带来了发展契机。西晋永嘉之乱引起我国人口第一次大南迁,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治水活动也随之兴起。
  • 2022 03.02
    我校4项成果获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近日,省政府发布了《关于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苏政发〔2022〕28号),我校共4项科技成果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土木与交通学院吉伯海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大跨钢桥疲劳损伤诊断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历经十余年,围绕大跨钢桥疲劳养护难题开展系统研究,形成了钢桥疲劳演化机理、检测、评估、预防和修复等成套关键技术及装备,在江阴大桥、泰州大桥、苏通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多座国内外重大重点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此外,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水利水电学院顾冲时教授主持完成的“混凝土高坝安全防控理论与方法及其工程实践”获二等奖;我校参与完成的“多源立体视觉智能感知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和“面向复杂场景的共融协作型机器人关键技术突破及核心零部件研制”获三等奖。(科技处)
  • 2022 02.28
    诊察工程 把脉江河 ——记江苏水源公司水文水质监测中心副经理孔凡奇
    孔凡奇,1989年出生于江苏连云港,2013年本科毕业于河海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现任南水北调江苏水源公司水文水质监测中心副经理。7年来,先后从事泵站工程运行、工程管理、安全监测、水文勘测等工作,在水利工程安全监测、水文勘测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先后2次被宿迁公司评为“先进个人”,1次被水源公司评为“先进个人”,3次被宿迁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次被宿迁公司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13年5月31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试通水圆满成功,同年11月15日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河海大学2013届校友孔凡奇恰逢其时,刚出校门便走进了南水北调的大家庭,成为了正式通水试运行工作中的一员,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踏实谦逊的初学者孔凡奇所学专业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在泵站工程运行方面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手。面对全新领域,他一边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一边忙里偷闲安排学习。也许是出于毕业生的学习热情,用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孔凡奇便掌握了泗洪泵站液压系统的原理与操作控制,熟识了电气原理图、机组结构,也因此获得了赴上海青草沙水库参与机组大修的学习机会。机组大修工作对于初出茅庐的他是个考验,不仅仅
  • 2022 02.25
    河海大学新增6个本科专业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河海大学申报的智慧水利、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智能制造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运动训练6个本科专业全部获批。其中,智慧水利、运动训练2个专业为审批类专业,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智能制造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专业为备案类专业。智慧水利专业系全国首创的交叉复合型专业。至此,我校本科专业总数达71个,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位授予门类修业年限智慧水利081106T工学四年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081009T工学四年船舶与海洋工程081901工学四年智能制造工程080213T工学四年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4T法学四年运动训练040202K教育学四年智慧水利专业贯彻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立足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需要,依托学校水利工程一流学科和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优势学科,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利深度融合,满足智慧水利相关行业迅猛发展及智慧水利体系建设对兼具水利基础和信息应用技术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智慧水利专业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旨在培养能够融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3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87/774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