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2
04.14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主源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沱沱河与当曲河汇合后称通天河,通天河流至玉树附近与巴塘河汇合后始称金沙江。金沙江流经青、藏、川、滇4省(区),至宜宾接纳岷江后称为长江,宜宾至宜昌河段又称川江。金沙江流域面积47.32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面积的26%,多年平均流量492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55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宜昌站来水量的1/3。流域内山岳占90%,是汉、藏、彝、纳西、白族等多民族聚居地。金沙江全长3364公里,天然落差5100米,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据普查成果,干支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12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16.7%。金沙江干流玉树至宜宾河段全长2326公里,习惯上将其分为上、中、下三段,石鼓以上为上段、石鼓至雅砻江口为中段、雅砻江口至宜宾为下段。[1]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国家电力公司成都、昆明、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南院)等单位对金沙江流域的开发进行了大量的勘测、规划设计前期工作。金沙江下游河段水能资源的富集程度最高,河段长782公里,落差729米。规划按4级开发,从上至下依次为乌
-
-
-
-
-
-
2022
04.07
水,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然而,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为2163立方米(世界银行1998年统计数据),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且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很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汛期降雨集中,非汛期干旱少雨。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水资源丰富,长江水量的94%以上东流入海,而长江以北水系流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3.4%,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黄淮海流域尤其是中国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据2000年数据统计,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为462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其中北京、天津地区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2立方米,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3%。黄淮海流域总人口4.4亿,约占全国人口的35%,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35%,在国民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7.2%。由于资源性缺水,即使在充分发挥节水、治污、挖潜的基础上,黄淮海流域仅靠当地水资源已难以支撑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南水北调工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