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2022
04.21
一黄埔江,万里长江奔流入海的最后一条支流,发源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的淀山湖,流经上海市区,将上海分为浦西和浦东两个部分。黄浦江全长约113公里,干流全长80余公里,干流河宽在300~700米之间。吴淞江(上海市内北新泾至外白渡桥段称为苏州河,因溯吴淞江而上可直达苏州而得名)是黄浦江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太湖瓜泾口,在市区外白渡桥附近汇入黄浦江。因黄浦江上游淀山湖和吴淞江都接纳了太湖、杭嘉湖平原的众多来水,黄浦江成为太湖流域来水的主要入海通道。黄浦江名称的由来,今已无法确考。“黄浦之‘黄’可以指水色发黄,也可能与黄姓相关。上海地区许多河流的名字都是以姓氏命名的,如赵浦、李浦、顾浦……明代文人就将黄浦与春申君黄歇附会在一起……但是明代方志大多用‘相传’一词,如正德《松江府志》说:‘黄浦,一名春申浦,相传春申君凿。黄,其姓也。’表明修志者认为这只是一个传说,战国时,闸港以北的黄浦江还在海里,两岸还没成陆,春申君为何要在海里开凿一江?谭其骧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种传说的不可信之处。”[1]但在明代以前,吴淞江才是上海地区的主要河流,黄浦江只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明朝初年,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江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