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
09.09
一彝海,即彝海子,原名鱼海子,因湖中盛产细鳞鱼而得名,也叫袁居海子,当地彝语叫“乌勒苏泊”。彝海地处安宁河上游,位于冕宁县城以北47公里的草坪山上,海拔2280米,属高山深水湖泊,形成于早全新世,距今已有一万五千年,是在泥石流洪积扇上,因丰富的地下水补给多期发育而成。海子呈元宝形,南大北小,南端有出水口,四周不见进水。面积1平方公里,平均水深9.8米,最深处15米,常年蓄水135.3万立方米。从山顶俯看,彝海宛如一颗镶嵌在群山之间熠熠生辉的蓝宝石,层峦围护,披绿拥翠,湖水一碧如洗,湖畔绿草如茵。世代聚居于此的彝族人民更是视彝海为圣湖,而他们剽捍的民风、豪爽的气度、奇异的服饰、能歌善舞……又为彝海增添几分诱人的魅力。彝海湖名较新,就面积而言,也没有与之同属雅砻江水系泸沽湖那样的万顷碧波,甚至也没有与它同处安宁河流域邛海那样的浩渺烟波。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随着1935年5月22日,一位被四川人称之为“飞龙下凡”的红军将领带兵来到这里,这个“养在深闺人不识”的高原海子从此声名鹊起。1935年5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纵队先遣队干部团一部,在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的率领
-
-
-
-
-
-
-
-
-
-
2021
08.17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洪湖水,长又长,太阳一出闪金光。共产党的恩情比那东海深,渔民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强。一曲《洪湖水浪打浪》,不仅让洪湖赤卫队声名远扬,更让人们记住了这个碧水连天、莲花斗艳的美丽湖泊——洪湖。一洪湖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也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湖。它位于湖北省南部洪湖市、监利县之间,长江与东荆河间的洼地中。洪湖湖面面积约为344平方公里,湖岸平直,湖底平坦,因生态系统保存较好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洪湖是古云梦泽分化解体后的残留湖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000多年,一次次长江泛滥带来大量泥沙,将云梦泽区抬高,低洼处便形成了一连串的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周三四百里,渺若沧海,洪潭巨浪,萦连江沔”(《水经·沔水注》)的马骨湖。到了唐代,随着泥沙淤积,马骨湖湖面逐渐缩小,“夏秋泛涨,淼漫若海;春冬水涸,即为平地,周回一十五里”(《元和志》)。北宋时,马骨湖变成了由50多个小湖泊组成的沼泽洼地,“北民纷纷南徙,流入白沙万余家”(《水注经》)。洪湖西北部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