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专业

发布时间:2011-12-19浏览次数:5

二级学科码 080502 学科门类 工学
一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授权批准年月  
学科授权码   二级学科授权批准年月  
培养层次 硕士 所属部门 力材院
博士点授权年月 -   硕士点授权年月 1986-4  
博士后站点状况 重点学科状况 校重点 
学科点简介

一、学科总体概况 河海大学材料学学科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成为“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是校级重点学科。河海大学材料学科的实力较强,学科梯队结构合理,在混凝土材料、高分子建材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水工材料研究方面居国内高校领先地位。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有:混凝土材料、先进水泥基材料及功能材料。 1、混凝土材料方向主要研究混凝土材料的力学特性、本构关系和混凝土耐久性。 2、先进水泥基材料方向主要从材料内部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入手,研究传统材料的改造和新型水泥基材料的开发应用,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建筑物使用寿命。 3、功能材料方向主要研究纳米磁性材料、纳米线有序阵列、纳米组装体系、化学机械抛光材料、材料表面技术和功能高分子材料。 三、学科队伍情况 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3人、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 四、科研条件与科研成果 材料学科的仪器设备先进,特别是通过“211”工程建设后,拥有各类仪器设备200多台(套)。主要仪器设备有:比表面与孔径分析仪、钢筋腐蚀程度测定仪、非金属超声检测仪、混凝土含氯量测定仪、人工气候箱、全自动混凝土冻融试验机、混凝土碳化试验箱、亚音速/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设备系统、磁致伸缩汽蚀仪等。实验室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并获得了江苏省工程质量试验机构检测资质证书。 近期完成了三峡大坝混凝土拉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完成的成果中,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电力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混凝土耐久性主要进行室内耐久性试验研究和室外混凝土的现场检测。近期对江苏柴米河地下涵洞混凝土结构等许多工程进行了现场混凝土安全检测和应力观测等。 研制成功的防渗补强新材料建工Ⅰ、Ⅱ号,成果于1997年通过江苏省建委组织的鉴定,并已在国内湖南五强溪水电站等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修补中得到推广应用。在利用固体工业废料制造新材料方面,完成了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改善机理研究等项目的研究,有数十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五、人才培养 材料学学科在读硕士研究生41名,所培养的学生因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好而受到各个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已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晋升为高级职称或考上博士研究生。 六、学科发展前景 国家已将材料列为高新技术领域。我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各项建设事业需要大量材料专业的高级人才。除一些新建的高新技术企业外,不少传统的材料生产企业急需更新改造,以提高产品档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材料生产企业、工程建设单位、质量检验部门等许多单位均需材料专业人才。因此,材料学学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信息来源 研究生院 信息负责人 曲永岗
责任编辑 吴爱华 更新时间 2007-9-28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