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发布时间:2011-12-19浏览次数:11

二级学科码 080202 学科门类 工学
一级学科 机械工程 一级学科授权批准年月  
学科授权码   二级学科授权批准年月  
培养层次 硕士 所属部门 机电院
博士点授权年月 -   硕士点授权年月 1989-4  
博士后站点状况 重点学科状况 校重点 
学科点简介

一、学科总体概况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机械制造,微机控制,伺服驱动,检测传感、机器人和系统集成技术在交叉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学科主要依托单位是河海大学机电一体化研究所、河海大学机电控制与自动化校级重点实验室。本学科成立于1988年,1990年被批准为硕士授予点。 本学科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和良好的实验条件,包括国产和引进的立式加工中心、NC车床,焊接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基于WindowsNT+RTX系统平台的开放式机器人,交流伺服系统开发平台,基于Linux+RTLinux操作系统的单处理器模式下的雕刻机器人,另有微机及工作站数十台,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该方向立足于机械工程,主要研究现代制造系统的测试传感技术、机器运行过程中的智能检测与预报、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2、机电融合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本研究方向面向机电融合设计理论及其应用、工业机器人和加工中心等高精度传统系统设计,研究高速、高精度机电伺服系统的高精度建模和基于模型的补偿设计问题。本方向的主要特色以开放式数字控制系统研究为基础,以机电伺服系统的建模研究为核心,以机电伺服系统的传动误差、非线性摩擦和系统所受到干扰的估计和补偿技术研究为目标 3、焊接机器人技术,主要从事焊接机器人控制技术和智能化焊接技术研究,包括开放式机器人控制器、焊接工艺专家系统、焊接过程智能控制研究和焊接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研究。 4、图像监测与控制技术,该方向主要研究工程材料微结构状态实时监测及分析处理技术、机械零部件内部缺陷状态监测及分析处理技术、机器视觉在运动部件动态监测及控制技术。 5、疏浚设备及其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方向包括研制环保型的中小型疏浚设备,水下疏浚端面图像监测和控制设备,污染物精确疏浚技术,多相流输送与实时监控技术,水下土壤切削机理研究。 三、学科队伍情况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学科研人员40多名,其中:教授6人,博导1人,副教授14人,其中7人具有博士学位。本学科每年招收本科生150名左右,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余名。 四、科研条件与科研成果 本学科立足于国家水利建设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承担了国家“九五”计划项目、“948”计划项目、“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五、人才培养 经过多年建设,在先进产品建模、水利大直径钢管自动焊接、疏浚机械设计与控制、图像监测与控制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以行业内知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实力强大的学术梯队,取得了多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界具有鲜明的特色,并且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人才。 六、学科发展前景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有“动力悬挂系统模拟测试和动态仿真”,“香烟条码检测自控输送系统”,“60吨液压试验研制”,“5吨液压振动试验台液压系统研制”,“5吨液压振动台实时测控系统研制”等项目。这些项目都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其创新点不仅可以对学科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可以开发出性能先进的新产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信息来源 研究生院 信息负责人 曲永岗
责任编辑 吴爱华 更新时间 2007-9-28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