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

发布时间:2011-12-19浏览次数:12

二级学科码 081405 学科门类 工学
一级学科 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授权批准年月  
学科授权码   二级学科授权批准年月  
培养层次 硕士 博士 所属部门 土木院
博士点授权年月 2003-04  硕士点授权年月 1995-04 
博士后站点状况 重点学科状况 - 
学科点简介

一、学科总体概况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属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服务于岩土工程、建筑工程、采矿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和交通及航运等工程。本学科专业培养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能够胜任高校教学、科学研究或大型工程技术研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要求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阅读外文资料、能用外语撰写科技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掌握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前沿动态;能熟练应用现代基础理论和先进的计算、实验技术手段对有关理论开展较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具有解决土木及水利水电工程中与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相关的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 我校在混凝土和土体材料的动力特性、岩石力学基本特性及本构关系、岩石高边坡的稳定分析方法和判据、岩土边坡的加固增稳、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和加固理论方法,环境岩石力学及应用、挡水结构与地基和水体的动力相互作用、高层建筑及薄壁结构的抗震、核电设备抗震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获得数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工程结构抗震与振动控制 2、土工抗震与防灾减灾 3、病险结构物检测与监控 4、防灾减灾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三、学科队伍情况 目前有教授10人:徐卫亚、李同春、高玉峰、朱珍德、王媛、余湘娟、章青、钱向东、张燎军、宫必宁;副教授1人:刘军。 四、科研条件与科研成果 “高土石坝动力分析及抗震工程措施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高土石坝坝料及地基土动力工程性质研究”获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安徽省长江和淮河三座特大桥梁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溪洛渡及小湾超大型群围岩稳定性研究”获2001年国电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5月主办“第六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 五、人才培养 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40人,博士研究生1人,已毕业硕士生15人。 六、学科发展前景 本学科专业的学术队伍力量较雄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较合理;主要研究方向稳定,特色突出,近年来科研成绩较好,科研工作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目前承担有较多的科研项目,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信息来源 研究生院 信息负责人 曲永岗
责任编辑 吴爱华 更新时间 2007-9-28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