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挂靠河海大学的抗震防灾专委会积极开展抗震防灾工作

发布时间:2008-10-31浏览次数:149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罕遇地震,震害十分严重,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挂靠在河海大学的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在水电工程的抗震防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工作为:

  陈厚群院士在河海大学作“混凝土高坝震例分析和启迪”的学术报告
  5月13日下午,5.12地震的第二天,抗震防灾专委会名誉主任陈厚群院士在河海大学作了“混凝土高坝震例分析和启迪”的学术报告。陈院士历举了国内外经受强震作用的几座坝的震害,分析了混凝土高坝震害的主要特点,对我国在西部强震区的一系列高混凝土坝,如何防止在遭遇坝址可能的最大地震时,不发生严重灾变、特别是降低高坝大库破坏导致的不堪设想的次生灾害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抗震防灾专委会委员亲临地震现场指导抗震救灾
  5月12日汶川地震后,专委会副主任张楚汉院士、林皋院士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专委会委员亲临灾区,冒着余震、道路不通等及其恶劣的条件下登上紫坪铺大坝、堰塞湖坝顶,调查大坝、库区及水电工程的震损情况,进行出谋划策,在报纸、期刊发表文章、接受媒体采访,给抗震救灾献计献策、正面引导人民群众的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震防灾专委会进行汶川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6月8日,抗震防灾专委会秘书长张燎军教授组织编写了“汶川大地震知识及对水电工程影响”,主要介绍地震的成因、分类及其基础知识、地震分布规律及历次大地震情况、地震灾害及预测预报、地震防护救助及结构抗震设防、水利工程抗震防灾、汶川大地震的震害及救灾情况。在河海大学校本部及江宁校区的宣传橱窗进行展览,并将宣传材料挂到中国水力发电学会网站上进行宣传。专委会研究决定2009年5.12地震一周年时,在成都举行“第二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交流会”。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在北京召开“加强水电工程防震抗震对策措施研讨会”
  6月27日,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加强水电工程防震抗震对策措施研讨会”。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灾害防御中心、三峡总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公司以及高校和科研单位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对水电工程震损情况调查及分析、灾后水电工程恢复重建规划、水电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地震次生灾害防治、梯级水电工程系统安全评估、灾害预警及应急措施等议题充分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抗震防灾专委会李同春主任出席了会议。

  水电水利规划总院在成都召开“汶川地震灾区水电工程震损情况调查及抗震复核工作”启动会
  7月15-16日,抗震防灾专委会主任李同春教授、秘书长张燎军教授参加水电水利规划总院在成都召开的“汶川地震灾区水电工程震损情况调查及抗震复核工作”启动会,会议由水电总院王斌副院长主持,中国地震局、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四川省地震局、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相关电力企业、项目业主及设计单位、科研院所的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水电工程防震抗震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和《国家能源局关于委托开展水电工程抗震复核工作的函》的要求,就汶川地震灾区水电工程震损调查及有关工程抗震复核开展工作,成立“汶川地震灾区水电工程震损调查及工程抗震复核工作领导小组、顾问组和调查专家组。会议讨论了水电水利规划总院编制的《汶川地震灾区水电工程震损调查及工程抗震复核工作大纲》和《西南地区水电工程防震抗震研究课题规划》,对水电工程震损调查工作进行了部署。
  震损调查及工程抗震复核领导小组由王斌副院长和周建平总工等9位专家组成,顾问组由潘家铮、陈厚群等25位院士、设计大师组成,调查专家组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各有关设计院、地震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主要对震区水电工程进行检查和分析,进行防震抗震研究和相关工作。调查组分成三组:第一小组由四川省院和成都院负责,组长为四川省院高希章副院长,重点调查和剖析紫坪铺水电工程 ( 以面板堆石坝为重点 ) ;第二小组由成都院负责,组长为成都院章建跃副院长,重点调查和剖析沙牌水电工程 ( 以混凝土拱坝为重点 ) 、映秀湾、太平驿或福堂水电工程 ( 以深覆盖层上的混凝土闸坝为重点 ) ;第三小组由西北院负责,组长为西北院白俊光副院长,重点调查和剖析碧口水电工程 ( 以心墙土石坝为重点 ) 、宝珠寺水电工程 ( 以混凝土重力坝为重点 )等。

  中国长江三峡总公司在成都召开“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抗震专题研讨会”
  7月16-18日,抗震防灾专委会主任李同春教授、秘书长张燎军教授参加中国长江三峡总公司在成都召开的“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抗震专题研讨会”, 参加大会的三峡总公司樊启祥副总经理主持,两院院士、中国地震局、云南地震局、四川地震局、水利部、云南与四川省水利厅、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开发公司、水电学会的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专家学者作了水电工程抗震工作内容、程序、标准和措施,地震预测的现状及问题汶川地震次生灾害及对水电工程的影响等报告。李同春教授作了水利水电工程防震抗震科研工作建议的报告。7月17日,专家代表们现场考察了紫坪铺大坝的震损情况,7月18日由张超然总工主持进行了会议讨论,提出了震损调查的抗震防震设计的意见和建议。会后专委会主任李同春教授、秘书长张燎军教授与成都院领导、三峡总公司领导商谈明年专委会在成都召开“第二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交流会”的具体事宜。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成都召开“汶川地震灾区水电工程震损调查和抗震复核工作检查与协调会”
  2008年8月28~29日,抗震防灾专委会主任李同春教授、秘书长张燎军教授参加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主持,在成都召开了“汶川地震灾区水电工程震损调查和抗震复核工作检查与协调会”,参会单位有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四川省发改委、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成都院、西北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河海大学、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水利院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会议听取了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公司有关紫坪铺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受地震震损和抗震救灾情况的汇报;听取了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汇报了紫坪铺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震损调查和抗震复核工作进展情况;听取了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汇报了岷江上游映秀湾水电总厂、太平驿水电站、福堂坝水电站等的工程震损调查和抗震复核工作进展情况;听取了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汇报了碧口水电站、宝珠寺水电站等的工程震损调查和抗震复核工作进展情况;听取了四川省清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汇报了岷江上游天龙湖水电站、金龙潭水电站、铜钟水电站等的工程震损调查和抗震复核工作进展情况。会议期间,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王斌率队,参加会议的专家、教授等在紫坪铺工程进行实地考察,重点检查了紫坪铺大坝震损情况。
  紫坪铺水电站位于都江堰市与汶川县交界处,是四川省在岷江上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紫坪铺大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56m,坝顶长度663.77m,坝址距震中约17km,大坝设防烈度8度,但经受了远超出设计地震的考验。地震波主向主要沿大坝的坝轴线方向,且地震时水库正的水位运行。主要震害:大坝发生明显震陷,大坝最大沉降81cmm,水平位移超过30cm;右坝肩745m高程附近周边缝错动明显,部分面板间的结构缝发生错台并挤压破坏;二三期混凝土面板施工缝错开达170mm,部分混凝土面板与垫层有脱空现象,最大达230mm;坝顶下游侧交通护栏大部分破坏,坝顶附近的下游坡面干砌石块松动并向下游滑移。目前大坝正在进行震损修复,已恢复发电。调查表明,紫坪铺大坝抗震性能良好。

  西北院调查组对甘肃省文县碧口大坝进行震损调查。
  2008年8月31~9月2日,抗震防灾专委会张燎军、金峰、李德玉、王仁坤等参加西北院严优丽副院长率领的调查组对甘肃省文县碧口大坝进行震损调查。调查组由西北院、成都院、贵阳院、清华大学、河海大学、水科院的专家组成。调查组听取了碧口电厂的震损汇报,进行了仔细的现场考察和分析。碧口大坝为壤土心墙碾压式土石坝,最大竣工坝高105.3m,坝顶长297.36m。大坝按7.5度设防,距震中汶川200km多,地震波主方向接近顺河向,坝址地震烈度估计在7.5~8度(尚无权威数据)。主要震害:坝顶沉降24.24cm,水平位移15.9cm(向上游),余震后,沉降增加1cm,水平位移增加0.4cm。大坝坝顶防浪墙右侧溢洪道连接处、与左侧岸坡、上游混凝土护坡等多处出现较大裂缝,下游护坡混凝土框格多处断裂,左、右泄洪洞进口启闭机房结构破坏。大坝目前主要裂缝已修复,可正常发电。调查表明,大坝抗震性能良好。专家组提出了检测人员进一步调查和复核的内容和意见。

  西北院调查组宝珠寺大坝进行震损调查
  2008年9月2~9月3日,抗震防灾专委会张燎军、金峰、李德玉、王仁坤等参加西北院安副院长率领的调查组对四川省广元市三堆镇宝珠寺大坝进行震损调查。调查组由西北院、成都院、贵阳院、清华大学、河海大学、水科院的专家组成。调查组听取了宝珠寺电厂的震损汇报,仔细考察了大坝、廊道和边坡震损情况。宝珠寺大坝为混凝土实体重力坝,最大坝高132m,坝顶长524.48m,大坝共分为27个坝段,1号~10号为右岸挡水坝段,11号~21号为厂房坝段和其左右侧的泄洪坝段,22号~27号为左岸挡水坝段坝身泄洪。拦河坝按6度设计,进行了7度复核。宝珠寺水电站距“5.12”震灾以来最大余震(青川5月25日6.4级地震)震中仅25-30km,地震波主方向接近平行坝轴线。主要震害:坝顶横缝分缝位置有挤压破碎现象,上下游坝面尚未发现明显裂缝,右岸坝头岸坡有裂缝,坝顶与上游填土段沉降差10cm。地震后渗流现象明显增加,几天后减小。基础廊道内排水管最大拔起2m。水平位移为3.77mm,竖向位移为2.5mm(向上)。发电厂房结构出现较大裂缝。调查结果表明,大坝抗震性能良好,目前正常发电运行。专家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调查的意见和建议。

  抗震防灾专委会代表参加“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10月13-17日,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今天在北京召开。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地震工程官员、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广泛交流地震工程最新学术成果,展望地震工程科技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中国政府致词。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始创于1956年,是国际地震工程领域最具影响的世界性会议,有地震工程奥运会之称,50多年来首次在我国召开。汶川地震、印度洋地震海啸等破坏性地震成为会议的关注热点。抗震防灾专委会陈厚群、张楚汉、林皋院士,李同春、张燎军、金峰、杜成斌教授,胡晓、李德玉、胡斌教授级高工等十多名委员参加了会议,专委会代表们作了大会学术报告或进行了论文交流。

  陈厚群院士在河海大学作“对汶川大地震后水工抗震工作的思考”的学术报告
  10月21日,应河海大学张长宽校长邀请,著名水工结构抗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教授为河海大学师生奉上了一场题为《对汶川大地震后水工抗震工作的思考》的学术报告, 200多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陈院士介绍了汶川大地震特点、汶川大地震中水利水电工程震害概况、有关汶川大地震的几个问题、汶川大地震后对水工抗震的思考等内容。陈院士引用详细数据证明:汶川地震显示了目前对地震认识的局限性,汶川地震的序列特征、余震分布、断层类型与震源深度都不符合水库诱发地震通常具有的特征,紫坪铺水库蓄水运行不具有诱发汶川大地震的条件。地震区是可以修建高坝的,同时强调对300m级高坝抗震安全不能掉以轻心,高坝抗震是无可避让而必须面对的严重挑战。要重视水坝的抗震安全性,重视和深化大坝抗震防灾研究。
  两个多小时的精彩报告结束后,师生们踊跃提问,陈院士一一给予详尽的解答。陈院士的报告给河海大学师生的水工抗震研究有很大的启发。
                 
  王仁坤总工程师在河海大学作“汶川地震对大中型水电工程的影响与对策”的学术报告
10月31日,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总工程师兼溪洛渡工程总设计师、抗震防灾专委会委员王仁坤教授级高工,应河海大学邀请分别在校本部和江宁新校区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汶川地震对大中型水电工程的影响与对策》的学术报告。
  王仁坤总工介绍了“5•12”汶川地震的成因、特点,震区的交通、桥梁、房屋等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被毁及人员伤亡情况。重点介绍了灾区大中型水电站的分布与特征、四座百米级高坝(紫坪铺面板堆石坝、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碧口心墙土石坝、宝珠寺混凝土重力坝)的震损情况和现状以及岷江闸坝电站的震损情况和现状。王总引用了数百张图片和详细的数据,表明了汶川地震影响的惨烈程度,同时也证明大坝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汶川地震灾区的大中型水电工程,经受住了远超设防标准的强震考验,表明水电大坝具有超乎想象的抗震潜力。现行水电工程抗震设计,按照“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并以此制定的现行抗震设计标准、设计方法和抗震措施是合适的。随着岷江水电震损调查工作的深入,震损工程恢复重建的设计研究,工程防震抗震研究工作的深化,以及各种应急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将进一步 丰富水电建设与抗震设计经验。
  王总演讲风趣生动,例证丰富,观点新颖,博得了阵阵掌声,为河海大学的师生们深刻了解水电工程地震影响和抗震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

  邓良胜总工程师在河海大学作“5.12汶川大地震对紫坪铺大坝的影响”的学术报告
10月31日,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邓良胜教授级高工,应河海大学和抗震防灾专委会邀请分别在河海大学校本部和江宁新校区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5.12汶川大地震对紫坪铺大坝的影响》的学术报告。
  邓良胜总工介绍: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实施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距震中汶川仅17公里,大坝位于成都市上游,高出成都300多米,承担着都江堰灌区和成都市2000多万人供水、发电任务。紫坪铺大坝的安全将严重影响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地震发生后大坝出现较严重震损,大坝发生明显震陷,大坝最大沉降81cm,水平位移超过31cm,坝肩周边缝错动明显,混凝土面板施工缝错开,坝顶下游侧交通护栏大部分破坏,坝顶附近的下游坡面干砌石块松动并向下游滑移,机组停机处于瘫痪状态。地震后,党和政府立即组织各级抢险救灾,5天电站就恢复发电, 目前大坝正在进行震损修复。邓总引用了大量图片和详细数据表明,紫坪铺大坝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但经受了超过10度的地震考验,依然挺立,经抢修已恢复大部分功能,表明紫坪大坝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
  邓总的报告图文并茂,言词幽默,使在座师生们受益匪浅。报告结束后,大家积极发言,踊跃提问,更是将本次报告气氛推向了高潮。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张燎军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