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2 07.29
    2022年全国水利工程学科联盟大会暨全国水利工程领域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宁召开
    7月26日至28日,由我校承办的2022年全国水利工程学科联盟大会暨全国水利工程领域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全国工程教指委秘书处、江苏省教育厅、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等全国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0余位领导、专家和学者出席大会。全国水利工程学科联盟理事长、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河海大学常务副校长李俊杰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兆臣出席大会并致辞。开幕式由副校长董增川主持。徐辉在开幕式讲话中对水利工程学科的建设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新时代水利工程学科的交叉建设要在服务中巩固地位、在交叉中拓展内涵、在交叉中显示特色。二是各联盟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协同合作,共同谋划、协同发力、交流互进,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全球水治理要。三是要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持续扩大水利人才培养规模,探索人才培养有效模式,立足特色持续建设好一流专业。开幕式上还宣布了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选结果。大会主题报告由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谈广鸣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罗喜胜
  • 2022 07.28
    河海大学与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7月26日,河海大学与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合作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和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主任王新跃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副校长徐卫亚,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副主任孙学勇出席签约仪式。唐洪武指出,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作为“科教兴水”和“人才兴水”两大战略的实施机构,在水利人才工作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水利人才工作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水利行业领军人才培养选拔作出了突出贡献,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国家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河海大学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围绕水利部相关指示精神,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智慧水利等新兴交叉学科,服务水利行业发展。学校与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将持续加强交流,在河(湖)长制培训、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务实有效的合作,确保协议中的有关合作事项落地见效。王新跃介绍了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是水利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实施和支撑单位,肩负着助推水利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人才中心将继续强化教育培训、人才评价、考试招聘、政策研究以及人力资源服务等工作职能
  • 2022 07.27
    校领导慰问暑期在岗的一线教职员工
    近日,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副校长陆国宾、校长助理周语明在学校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慰问暑期坚守在岗位一线的教职员工,并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校领导逐一走访了各校区的门卫值班室、监控室、配电房、校医院、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场所,看望慰问江宁校区本科招生录取现场、西康路校区室外地坪改造施工现场等工作人员。校领导每到一处,都与一线教职员工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工作情况。在本科招生录取现场,校领导一行听取了2022年招生宣传、生源质量、录取工作安排与进展等情况。在门卫值班室、校医院、学生食堂、宿舍等地,校领导们对他们在酷暑之中坚守工作岗位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嘱咐大家要严格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叮嘱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休息时间,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校领导要求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切实做好一线教职员工和暑期留校学生的服务保障工作,保证坚守在一线岗位上辛勤工作的职工和留校学生的安全健康。(毕娟)
  • 2022 07.27
    我校学子蝉联全国“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7月16日至17日,由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举行。本次大赛以“小桥筑大爱,实践创真知”为主题,采用“线上答辩+线上评审”的模式,来自26所高校的53支队伍线上参与了决赛。由我校土木与交通学院本科生组成的河海大学代表队取得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河海大学也成为全国唯一蝉联三届该赛事一等奖的高校。其中,由雷笑、刘荣老师指导,土木专业2019级张璟桓、薛小萌、何心仪、2020级董子昂和交通专业2019级古剑同学组成的河海大学1队设计的以镀锌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拱为结构主体的“慈安桥”获一等奖。由谢发祥、卢漫老师指导,土木专业2019级晏彬淇、李炳志、吕霖、袁华青、2020级张轲同学组成的河海大学2队设计的具有人车分流特征的飞燕型无吊杆中承式拱桥“蝶彩桥”获二等奖。两队学生均以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为社会实践基地,深入现场进行踏勘、调研,将创新实践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设计公益小桥,旨在为儿童架起安全求学之桥,为当地人民开通致富之路。此外,河海大学师生组成的土木交通类社会实践团队积极
  • 2022 07.25
    我校农工院博士后在河流水沙界面氮素迁移转化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两年,我校农工院博士后姜启豪开展了河流水沙界面氮素迁移转化机制以及中间产物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减排调控的系列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研究成果在水文领域《Journal of Hydrology》和《Hydrological Processes》、地学领域《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Biogeosciences》以及环境领域权威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该系列论文揭示了不同河流环境因子影响下水流—泥沙—碳氮反应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不仅为农田确定适宜施氮量、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而且对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准确评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早在2019年10月,就有来自35个国家的150多名科学家呼吁“对河流氮污染采取紧急行动,以解决它对人类、野生动物和地球造成的广泛危害”。近5年来Nature和Science等期刊相关研究也表明: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流氮循环过程已经超出了地球安全运行所对应的行星边界。氮循环中间产物N2O在百年尺度上的增温潜能是CO2的298倍,预计到2050年河流
  • 2022 07.22
    新校区教职工住宅第一批楼主体封顶
    7月18日,我校新校区教职工住宅2#、3#、4#楼封顶仪式在项目建设现场举行,这也是新校区教职工住宅第一批楼主体封顶。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金坛建设,中建八局等参建方负责人和代表以及我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此次活动,并查看项目建设情况。教职工住宅项目共计52栋楼宇,截止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2#楼、3#楼、4#楼已完成主体工程,计划2022年12月底完成全部主体工程施工。(王璐莹)
  • 2022 07.21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理学院夯实理科支撑 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理学院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探索构建“五个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全面提高理科支撑水平,谱写出人才培养新篇章。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培育一流师资。学院坚持以本为本,回归初心,把师德师风作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性工作,努力培育一批一流师资。2018年以来,学院每年组织“最美教师”评选,树立起以朱永忠、杨永富、郑苏娟等一批德艺双馨的模范教师为代表的“最美教师”队伍,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比学赶超的良好风尚。除此以外,学院以讲课竞赛为抓手,着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组织专家组和教练组对参赛教师给予悉心指导,提供充分的资金和政策保障,近5年,在校内外讲课竞赛中取得了突破性成绩,包括国家级4项、省级13项,其中向圆圆老师获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第三届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特等奖;何湘老师获第二届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顾华和朱露两位老师分获第四、五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第四、五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华东赛区特等奖。以课程建设为切入
  • 2022 07.21
    我校研究生张艳丽获评2022年江苏省“最美大学生”
    近日,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22年“最美大学生”评选结果。我校商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张艳丽荣获“最美大学生”称号,这也是我校学生首次获此殊荣。张艳丽同学深入践行河海“水之子”的责任与担当,将善行和奉献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得知一名血液病患者与自己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后,她义无反顾决定捐献。经过连续5天注射动员针以及捐献当天5.5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3.6次全身血液体外循环,最终分离出280ML造血干细胞悬浮液,并成为南京市首位女大学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事迹被新华日报、中国青年网等媒体广泛报道。本次评选工作采用“选手线上公开展示、评委线下线上同步评审”的方式进行,最终评选出2022年江苏省“最美大学生”10名。(商学院、研工部)
  • 2022 07.19
    河海大学获第八届江苏省“互联网+”大赛一等奖4项
    7月16日-7月19日,第八届“互联网+”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南京举行。河海大学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创历史最好成绩,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其中,在本科生创意组,由能源与电气学院推报,能电院张犁、张炜,商学院袁猛等老师指导,能电院2019级本科生雷峥子、诸葛慧子等同学共同完成的创新创业项目《光电魔盒——光伏系统的汇能卫士》获得大赛一等奖。在本科生创意组,由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禹学院推报,地学院刘瑾、马晓凡,大禹院樊舒婕等老师指导,大禹学院2019级本科生孙云儒、商学院2019级本科生崔彤、徐悦、地学院2018级本科生黄庭伟等同学共同完成的创新创业项目《宏川生态——陡立岩坡复绿领航者》获得大赛一等奖。在本科生初创组,由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推报,港航院张蔚、廖芳艺、林晨等老师指导,港航院2018级本科生吕辉、2019级本科生杜雨昂、2019级本科生李昊、2020级本科生陈家骥等同学共同完成的创新创业项目《探伤专家——水利工程智能缺陷检测设备领航者》获得大赛一等奖。在产业赛道,由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推报,港航院达波、陈达、侯利军等老师指导,港航院2021级研究生李益鹏
  • 2022 07.19
    我校“水资源工程”学科跃居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一
    7月19日,软科发布2022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我校共计上榜18个学科,上榜学科数量位居全球第377名、国内第43名。中国内地高校14个学科全球排名第一,其中我校水资源工程学科位列全球第一,学科的国际影响显著提升。船舶与海洋工程、矿业工程、土木工程、海洋科学等5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0强。较2021年,其中15个学科排名有所上升,电力电子工程、化学工程等2个学科上升幅度超过100名,能源科学与工程、农学等2个学科新增上榜。近年来,我校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新时代治水需求,聚焦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学科理论前沿,凝练学科建设方向,优化学科结构,调整学科布局,持续推进学科内涵式发展。通过“双一流”建设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学科建设行动计划等分层分类建设,加强关键理论技术创新,产出标志性成果,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了学科建设成效取得新突破,学科国际声誉和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为建设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抢抓发展机遇,着力提升建设内涵,进一步提升学科综合水平,引领涉水学科开拓创新,同时辐射带动其他学科共同提质增效,为保障国家水安
  • 2022 07.19
    我校余钟波教授出席第10届赞比亚水论坛与展览并作大会主旨报告
    7月14-16日,第10届赞比亚水论坛与展览(ZAWAFE)和赞比亚水投资计划(ZWIP)启动会在赞比亚卢萨卡举办,副总统穆塔莱·纳卢曼戈及联合国、世界银行等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会议主题为“改变赞比亚和整个非洲的水发展、卫生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投资前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水文计划(UNESCO-IHP)主席、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余钟波教授受邀出席了开幕式,并作《应对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挑战》的主旨报告。余钟波表示,以水资源短缺、严重旱涝灾害、水环境恶化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变化环境下,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水治理,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他强调,水安全是制约和阻碍非洲和平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政府间水文计划第九阶段战略计划(IHP-IX, 2022-2029)框架下,UNESCO-IHP将优先从科研创新、水教育、数据共享、水资源综合管理、科学水治理五方面加强非洲成员国应对变化环境下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从促成多方关于水问题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推进青年专家涉水科学技术培训、加强留学生培养、成立“一带一路”科技基金以及举办国
  • 2022 07.19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魏国强一行调研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魏国强,常州市领导梁一波、方国强以及金坛区相关领导一行在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开展调研慰问,河海大学副校长陆国宾以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调研。魏国强一行先视察常州新校区项目建设现场,慰问现场建设工人,了解学校建设情况。省市领导随后开展座谈交流,仔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未来学校招生情况等,他指出,随着常州“532”发展战略、“两湖”创新区建设深入推进,高校能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彼此成就,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他还对河海大学工会工作给予肯定,强调高校党委要加强对工会工作的指导,发挥对教师和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校工会)
  • 2022 07.19
    【百年百“禹”】王鹤亭 ——情系新疆兴水利
    1944年,王鹤亭做出了一个重大选择,去新疆!那时的新疆还在军阀的统治之下,时局动荡,去那里甚至有生命之忧。他第一次进疆仅一年就不得不撤出,随后于1946年再次进疆,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展了初步的工程建设工作。他始终记得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一心效法李仪祉前辈,要从灌溉水利方面去解救大西北的农民。他曾说过,解放给新疆带来了光明,给水利事业带来了机遇。从那时起,新疆就成了王鹤亭魂牵梦绕的地方,新疆水利建设和发展就成了他为之奋斗一生、操劳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事业。王鹤亭王鹤亭(1910—1996),江苏江阴人,农田水利专家,新疆现代水利事业的开拓者,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水利学会理事,中国环境水利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33年,王鹤亭从中央大学土木系毕业后来到导淮委员会,年纪轻轻就承担起了淮阴船闸这座南北大运河淮扬段第一座现代化船闸的设计工作,并积极参与施工,在施工中锻炼自己,甚至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王震将军的亲自领导下,王鹤亭和水利局的几十名水利技术干部开始筹划新疆的水利宏图。他担任起军垦农场水利规划建设的总指挥,在天
  • 2022 07.19
    我校地学院教授团队在高光谱遥感影像异常探测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苏红军教授团队受邀在遥感领域顶级期刊《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Magazine》上发表题为“Hyperspectral Anomaly Detection:A Survey”的综述文章,论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高光谱遥感影像异常探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这也是我校首次在该期刊上发表论文。高光谱遥感影像异常探测是利用高光谱遥感影像蕴含的丰富空谱信息对地物进行精细识别的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已广泛应用于边境监测、伪装目标识别、稀有矿物探测、森林火灾等军民领域。该文从异常探测机理、探测算法模型(部分算法见图1-图4)、性能评价指标、常用数据集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系统归纳了近年来高光谱遥感影像异常探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高光谱遥感异常探测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图 1基于统计学理论的异常探测图 2 基于距离准则的异常探测图3 基于线性重构的异常探测图4 基于自编码的异常探测该工作是团队近期在高光谱遥感影像异常探测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之一。近年来,团队对表示模型下的异常探测方法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构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37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76/775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