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2 08.18
    河海大学男子足球队获得省运会冠军
    8月16日,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大学足球男子组比赛决赛拉开帷幕,河海大学和南京大学足球队不断进攻防守抢断,用自己出色的比赛表现展示出了大学生运动员高水准的竞技能力和坚韧毅力。最终,河海大学以3:0的比分勇夺冠军。在预赛阶段,河海大学足球队均以绝对优势战胜苏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取得了小组头名的战绩。在淘汰赛阶段,战胜了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入决赛。近年来,学校把校园体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学校为高水平足球队提供了沃土,经过近三十年河海足球人的不懈努力,一代代教练员和队员们一起,将河海的足球精神代代传承。(文/陈传波 图/孟凯)
  • 2022 08.17
    河海大学赴山东潍坊参加校地融合发展战略研讨会
    8月15日,潍坊市—河海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山东潍坊举办。河海大学常务副校长李俊杰,山东省水文中心党委委员、总工程师衣学军,潍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升岩,潍坊市政府副市长、寒亭区委书记、潍坊经济开发区(农综区核心区)党工委书记滕双兴参加此次研讨会。李俊杰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河海大学聚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下一步学校将以河海大学智能感知技术创新研究院为平台,依托潍坊市优越的资源产业基础、优厚的聚才引智政策,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校地互利共赢。滕双兴在致辞中表示,举办潍坊市—河海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科教创新赋能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校地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推动河海大学科研成果在潍坊落地转化。会上,还介绍了推介重点人才政策以及河海大学智能感知技术创新研究院发展情况。河海大学与三峡新能源集团山东分公司、水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潍坊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等8个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河海大学(潍坊)校地产业技术联盟启动仪式上,校地专家企业进行了现场交流对接以及相关科技成果和项目
  • 2022 08.16
    江苏省研究生“计算力学与工程”暑期学校在我校开班
    8月13日,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计算力学与工程”暑期学校在我校开班。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李俊杰教授,国际计算力学学会副主席、中国力学学会监事、清华大学庄茁教授,亚太计算力学学会主席、浙江大学郑耀教授,江苏省工学I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夏品奇教授,校内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部分教师代表和全体学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了此次开班仪式。李俊杰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创新性措施,他表示,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高度重视。在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踔厉奋发、奋起直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以及推进工程技术创新,而力学是连接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桥梁,计算力学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希望全体学员把握本次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习交流机会,深入了解科学前沿、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庄茁作题为“培养面向新时代的计算力学创新人才”的致辞。夏品奇介绍了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和研究生
  • 2022 08.12
    河海大学加入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
    8月8日,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河海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储能技术与装备企业等62家单位携手组建的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在京成立。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致力于在国家和行业层面构建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平台,由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积极投身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联盟立足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求,紧扣新型储能重大共性问题,在政府指导下汇聚各方优势资源,打造合作、发展和技术共同体,加快实现新型储能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服务政府决策咨询,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近年来,河海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工作要求,加快建设新能源、储能等新兴学科专业,推动学科交叉促进能源、电气等学科的内涵式发展,为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作出更大贡献。(张玉全)
  • 2022 08.12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信息学部全面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我校信息学部成立以来,传承创新,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十三次党代会的要求,探索新机制、新模式与新方法,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了“十三五”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划各项任务,学部的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发挥党建政治引领作用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学部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发挥党建政治引领作用,全面深入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师生的党性意识明显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较好发挥,获评“江苏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江苏省优质党支部”各1个,河海大学最佳党日活动1项,河海大学“强基创优”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项目1项。信息学部党委成立以来,深化党政共同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党政联席会议以及党委会等会议制度,发挥“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以及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强化“四个意识”,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更加突出强调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将党建工作向基层延伸,
  • 2022 08.10
    河海大学举行严恺院士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
    8月10日,在严恺院士诞辰110周年之际,河海大学在学校严恺院士铜像前举行庄严的敬献花篮仪式,深切缅怀严恺院士,表达学校师生的崇高敬仰和怀念之情,激励和引导全校师生赓续优良传统、践行爱国奉献、秉承校训精神、矢志团结奋斗,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永远奋斗。学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参加仪式并整理花篮绶带,副校长郑金海主持仪式,师生代表参加仪式。严恺(1912-2006),福建闽侯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水利和海岸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名誉校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35年赴荷兰德尔夫特科技大学深造,1938年获荷兰土木工程师学位。1938年回国后,先后任中央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水利系教授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简任技正兼设计组主任,宁夏工程总队总队长、研究室主任以及钱塘江工程局技术顾问等职。1952年负责筹建新中国第一所水利高等学校--华东水利学院,任副院长、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被任命为
  • 2022 08.10
    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举行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暨科技成果发布会
    8月9日,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暨科技成果发布会在苏州相城举行。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会见了河海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校长徐辉一行。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出席活动。签约仪式由河海大学常务副校长李俊杰主持。徐辉在致辞中表示,校地共建研究院是联结高校科技创新资源与地方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校地携手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举措。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成立一年多来,充分挖掘校地优势,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未来将围绕“育一流人才,研一流技术,创一流产业,助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河海特质、江南底蕴”的苏州研究院,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推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建好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培养链深度融合,更好地适应、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吴庆文在致辞中说,近年来,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苏州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的合作。苏州市政府与河海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校地全方位合作的
  • 2022 08.09
    江苏省研究生“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与公共治理转型”暑期学校在我校开班
    8月6日,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与公共治理转型”暑期学校在我校开班。此次暑期学校由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河海大学承办。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吴建华教授等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唐洪武在讲话中表示,进入新时代,河海大学紧扣国家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部署,深刻认识到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战略要素,国家水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办学格局拓展到服务国家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为此,学校把公共管理学科作为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摆在“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布局上来重点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次暑期学校围绕“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与公共治理转型”这一主题,培养时代需要的公共治理人才,意义重大。他希望此次暑期学校能为研究生提供学术研讨与交流的平台,以期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吴建华指出此次暑期学校对推动管理学科、特别是公共管理学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公共管理组成员、全国MPA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杨开峰教授以《在新征程中建构中国自主公共
  • 2022 08.09
    我校学子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近日,第十五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江苏大学落下帷幕。河海大学代表队取得6项团体一等奖、26项个人一等奖、6项个人二等奖、3项个人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连续三届在水利、建筑、道桥三个竞赛类别中包揽团体一等奖的大满贯。2021级计算机类专业(大禹)孙温昊,2019级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王凯瑞、陈轶清,2020级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杨浩,2019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牟世奇同学组成的团队获水利类团体全能一等奖和团体基础知识类一等奖。2020级土木工程专业王锦云,2021级土木工程专业叶金喆,2020级工程力学专业黄宇辰,2021级力学专业(大禹)于川淇,2021级环境科学专业刘新宇同学组成的团队获建筑类团体全能一等奖和团体基础知识类一等奖。2020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高子骋,2020级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林俊宪,2020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李子涵、张子炎,2019级土木工程专业(大禹)杨胜同学组成的团队获道桥类团体全能一等奖和团体基础知识类一等奖。上半年以来,在学校港航学院工程CAD与图学教研室的组织下,历经校赛和江苏省赛的层层选拔,从逾500名参加初试的学校本科生中
  • 2022 08.08
    光明日报刊发纪念严恺院士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文章——为了河清海晏
    今年8月10日是严恺院士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日。今天,《光明日报》“光明学人”栏目整版刊发了纪念严恺院士的文章。文章回顾了严恺院士赤子雄心、投身水利的一生,讲述了严恺院士秉承禹志、治水兴邦的的奋斗故事,展现了严恺院士把脉海疆、为国寻策的远大志向。全文如下:学人小传严恺(1912—2006),福建闽侯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与海岸工程学家、教育家,终生致力于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和海岸带的综合开发利用。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35年赴荷兰德尔夫特科技大学留学,1938年回国。曾任华东水利学院院长、河海大学名誉校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江苏省水利厅厅长,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主持解决了天津塘沽新港回淤难题,首创钱塘江斜坡式海塘,领导长江口开发整治的科研工作,组织完成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参与黄河治理、淮河治理、太湖治理以及葛洲坝、三峡枢纽、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技术咨询和论证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水利功勋奖等。1995年,
  • 2022 08.06
    河海大学赴石泉开展政产学研对接活动
    近日,河海大学常务副校长李俊杰一行赴陕西安康市石泉县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活动。安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石泉县委书记陈莲接见了李俊杰一行。安康市副市长周康成,石泉县委副书记、县长梁鸿,副县长黄冬梅、董涌波参加相关活动。在政产学研对接会上,李俊杰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在更深层次、更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他表示,河海大学将充分发挥高校职能,围绕应用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就业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纵深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贡献度和显示度。周康成希望,双方能够继续深化合作领域,将政产学研合作协议落实落细,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充分发挥河海大学的优势,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以及人才的培育;强化项目合作,共同在项目谋划、包装、落地上下功夫,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优化服务保障,为来石专家和教授提供良好的环境,共同为安康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梁鸿要求各有关部门加强与河海大学之间的合作,力争将更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推动地方经济提质增效。通过建立健全长效对接联络机制,促进企业需求、科研成果、生产转化有机融合,密切配合做好服务保障等,全面提升县域自主创新能力
  • 2022 08.02
    河海大学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7月28日至31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河海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冷飞代表《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团队,以江苏赛区特等奖成绩晋级全国赛,最终斩获二等奖(部属高校中级及以下组)。同时,我校作为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江苏赛区省赛承办单位获优秀组织奖。《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团队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持续强化教学改革创新,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取得包括1部国家优秀教材奖和2门国家一流课程在内的显著教学改革成效。赛前,省高教学会、学校、学院三级联动,对冷飞老师的备赛进行了全方位辅导。同时,学校成立专门工作组,全员投入保障省赛顺利开展,克服疫情影响精心组织工作培训和模拟演练,做好省赛赛事组织和服务工作,并积极协助做好多轮国赛集训备赛工作。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经教育部批准,唯一一项纳入《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面向各学科、各专业、各职称的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本次大赛自2021年10月启动以来,全国31个赛区1195所普通本科高校的18407名教师参加省赛,406名
  • 2022 08.02
    我校信息学部水利大数据研究所在多媒体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信息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水利大数据研究所的论文“Incremental Few-Shot Semantic Segmentation via Embedding Adaptive-Update and Hyper-class Representation”被CCF A类国际会议ACM Multimedia 2022(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接受为长文,该论文由硕士研究生师广琛等人共同完成,巫义锐副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这是我校作为第一单位首次在该会议发表长文,也是我校硕士研究生以一作身份发表的第一篇CCF A类国际会议论文。该论文聚焦增量小样本条件下的图像语义分割问题,通过增量地学习不同类别的语义知识,在获得对新类图像像素级分割能力的同时,保持对旧类的分割能力。论文分析了在增量小样本学习模型中,易出现的旧类遗忘和新类过拟合问题。为此,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表示自适应更新和超类表示策略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EHNet),前项策略用于避免旧类的特征漂移,解决旧类遗忘问题,后者基于已学习类别的语义知识,为新类别的超类嵌入表示提
  • 2022 07.31
    【百年百“禹”】刘光文 ——闪光的水文人生
    刘光文行仁倡义,公私分明,生活俭朴,待人宽容厚道。他的家面积很小且简陋,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卧室兼作会客室,紧靠墙边放着一排一人多高的旧书柜,摆满了国内外出版的专业书籍和文献资料,因柜子不够用,床边的地板上也堆放着书籍。在生活上,刘光文一向节俭朴素,几件旧衣服一穿就是几十年。不为人所知的是,刘光文一辈子疏财仗义,看淡身外之物。早在抗战胜利之初,为了资助几位困难朋友,他去天津卖掉一幢豪华祖宅,剩下的钱还不够买一副义齿。刘光文刘光文(1910—1998),字博如,浙江杭州人,水文学家、教育家,新中国水文高等教育的奠基人,水文学科的开拓者,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光文于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几年后赴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学习,获水利工程科学硕士学位,后转赴德国柏林工业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习水利工程及应用数学,1938年回国。1939年起,刘光文在广西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任教授,并在重庆中央水利实验处任专员,从事黄河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授,同时兼任复旦大学教授。1952年,我国高等教育实施院系调整,集华东地区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校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3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75/775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