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2 09.10
    河海大学召开庆祝第38个教师节座谈会
    9月9日,我校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为主题召开庆祝第38个教师节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向全体教职工致以教师节的节日慰问和中秋节的诚挚祝福。校长徐辉出席会议并讲话。常务副校长李俊杰主持会议。唐洪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广大教师,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号召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在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学校奋进“十四五”、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河海人更要从“党和国家需要什么样的河海大学、如何建设这样的河海大学”这一时代命题出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融入“江河战略”和“双碳”战略,紧密对接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战略,开拓新思路,扛起新担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进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国家水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中开拓办学新格局。徐辉向辛勤工作的全校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节日的问候。他表示,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始终从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谋划和布局教师工作,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构建高
  • 2022 09.09
    河海大学第38个教师节慰问信
    全体教职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值此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谨向勤勉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岗位上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显著提升,高等学校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为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奋力开创了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在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下,学校学科建设蒸蒸日上,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科学研究量质齐升,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社会服务成绩斐然,文化建设方兴未艾,国际合作蹄疾步稳,育人条件日新月异,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学校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国将
  • 2022 09.09
    我校教师在第八届水利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获佳绩
    近日,第八届水利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结果公布,我校教师获得佳绩。其中,水利水电学院陈胜老师、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冯曦老师荣获竞赛一等奖;水文水资源学院徐斌老师、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马韬老师获得竞赛二等奖。本届大赛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河海大学等全国69所高校的144名青年教师参赛。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本为本”,践行“四个回归”,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开展示范教学和各类讲课竞赛,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育人能力,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夯实学校发展后劲。水利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于2008年,由河海大学发起,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和全国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每两年举办一次)。(周林)
  • 2022 09.08
    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创建培训班在南京召开
    9月6日,由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河海大学承办的水利系统文明创建培训班在南京开班。水利部文明办廉政办副主任王卫国,河海大学副校长徐卫亚,江苏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圣明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上,徐卫亚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基本情况并代表学校对本次培训班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高圣明介绍了江苏省水利文明创建的工作情况以及先进经验。王卫国作开班动员讲话,从培训管理、培训纪律、疫情防控三方面对全体参训人员提出了相关要求。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刘力永教授为全体学员作了开班第一讲《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解读》。共有57名来自水利部各司局、直属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文明办主任与负责精神文明工作的领导和骨干参加了本次培训。(辛亮)
  • 2022 09.08
    我校农工院青年教师在微塑料迁移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学者董姝楠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Water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Transport and retention patterns of fragmental microplastics in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 A real-time pore-scale visualization”的论文,揭示了孔隙尺度微塑料迁移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图1. 微塑料迁移显微观测研究系统世界范围内的土壤中普遍存在微塑料污染,了解并掌握微塑料的迁移行为,是防控微塑料污染的基础和前提。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通过微塑料的迁移通量和沉积分布反映其迁移和滞留情况,而微塑料的微观行为尚不清晰,因此难以深入剖析微塑料的迁移机制。该研究利用显微观测研究系统,突破了微塑料迁移“暗箱”研究的局限性,首次揭示了微塑料在固-液、气-液介面的运动和沉积行为,可视化地阐释了孔隙尺度微塑料在饱和及非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滞留的微观行为。研究发现,微塑料除了能作为悬着物随孔隙水流迁移外,还可以通过滑动、跳动、滚动等形式在介质表面
  • 2022 09.07
    我校举办宁港澳青年师生学术与文化交流营
    近日,教育部港澳“万人计划”项目——“宁港澳青年师生学术与文化交流营”在我校落幕。本次交流营由河海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宁港澳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宁港澳青年师生学术与文化交流营开营仪式上,来自河海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的教师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情况。随后,宁港澳师生听取了行业专家多场报告,并针对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开展平行论坛,行业专家、宁港澳高校师生代表受邀作现场报告,并就研究内容展开研讨和交流。本次交流营还邀请水文化研究专家开展了专场讲座,向宁港澳师生代表介绍了南京金陵水文化发展脉络,并组织参观了秦淮河水利风景区以及南京博物院、中山陵风景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夫子庙等南京知名历史和文化场所,让港澳师生从水文化、城市文化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南京。宁港澳师生们还深入了解南京各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创新创业环境,并与企业人员就招才引智、科技服务支撑等合作领域展开讨论,希望借此机会强化企业与港澳地区高校在学术研究与实践创新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实现两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长期以来,河海大学高度重视与港
  • 2022 09.06
    我校教师荣获第三届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和“十佳研究生导师”称号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三届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和“十佳研究生导师”推选结果,我校徐卫亚教授带领的“岩石力学与防灾减灾”导师团队荣获“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称号,高玉峰教授荣获“十佳研究生导师”称号。至此,我校在第一、二、三届评选中共有3支教师团队获评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2名教师获评省“十佳研究生导师”,1名教师获省“十佳研究生导师”提名奖。徐卫亚带领的“岩石力学与防灾减灾”研究生导师团队(主要成员有王环玲、邵建富、朱其志、王伟、石崇、王如宾、孟庆祥)二十年如一日,围绕重大水电工程建设需求,创建了“工程实践+项目研讨+凝练创新”科技攻关模式,凝练关键核心科学技术和理论成果;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学术导师和工程导师协同培养的实践育人体系,培育了具备“大国工匠”精神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投身重大工程建设及教育科研事业。团队坚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团队整体素质水平和育人能力,培养了一批本学科领域博士、硕士研究生,为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高玉峰一直致力于从事岩土工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先后培养了30余名博士
  • 2022 09.05
    我校荣获2021-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近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表彰2021-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对全省各高校在实验室管理等方面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我校荣获先进集体称号,4位教职工荣获先进个人称号。近年来,学校狠抓实验室环境与设备条件提升,强化优化资源配置、引用信息技术,打造布局科学、设备先进、安全有序、高效集约的实验室新面貌。我校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汲取先进经验,开展实验岗定岗核编工作、改善实验队伍人才结构,构建了层次清晰、职责明确的实验室管理体系;以改善教学科研实验环境为出发点,以保障安全为着重点,全力推进样板实验室建设,构建现代化、人性化的新一代实验室;打造实验室安全文化品牌活动,承办首届“江苏省高校实验室安全技能大赛”、举办首次“河海大学安全生产联防联控全方位应急演练”活动,成为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领域示范活动;以“开放、共享”为根本理念,全面推动移动仪器设备共享工作,在教育部考核中荣获“优秀”。此项表彰活动共表彰先进集体30个、“实验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50名、“实验室安全工作先进个人”50名、“自制仪器与虚拟仿真项目先进个人”3
  • 2022 09.05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贾鹏副司长一行来我校调研
    9月2日,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贾鹏副司长、亚非处四级调研员单子彰来我校调研。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会见了贾司长一行,校长徐辉参加座谈会,副校长徐卫亚主持会议。座谈会上,徐辉对贾鹏副司长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近年我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育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学校发展规划,对教育部党组给予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关心和指导表示由衷地感谢。贾鹏对河海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工作表示了肯定。他指出,要充分发挥河海大学澜湄学院的人才培养优势,建立更加完善的校友联络机制,培育知华友华力量,厚植人脉,使他们为中外交流和中国对外传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应主动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加强与相关机构及政府部门的协调合作,从专家学者的专业角度提出实质性创新成果,为国家政治外交大局提供战略性智库支撑。座谈会上还介绍了学校在国际组织合作、澜湄学院建设和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等方面的情况。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此次座谈。会前,贾鹏一行还参观了校史馆。(沈鹤林)
  • 2022 09.05
    河海大学与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3日,河海大学与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副校长陆国宾主持。徐辉对新华水力发电公司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他指出,近年来,新华水力发电公司在水力发电、新能源、智慧能源方面发展迅速,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河海大学与新华水力发电公司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围绕中国储能水网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接交流和科技合作。希望双方立足新发展阶段,响应国家“双碳”号召,通过此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创新联合体,优化完善校企战略布局,成为国家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张焰对河海大学长期以来给予新华水力发电公司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新华水力发电公司与河海大学因水而生,逐水结缘,双方今后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围绕清洁能源、抽水蓄能、光热发电、中国水网等领域开展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成果应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不断挖掘合作潜力、提高合作层次,把双方的合作推向新的高度。希望河海大学继续为新华水力发电公司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共
  • 2022 09.05
    我校开展2022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8月29日至9月4日,我校开展2022级“扬帆·大学生涯启航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通过梦想公开课、三次主题班会、体验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师生见面会等系列活动,帮助新生从小课堂里植大国情怀、小班会里思未来生活、小梦想里绘青春蓝图、小体验里感成长资源,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专业认同、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更好适应大学生活。小课堂里植大国情怀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分别为新生开讲思政课,引导新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立足学科专业背景,开展专业介绍座谈会、学院师生见面会等,增强新生对本学科本专业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树立专业自信和行业自信,增强把所学“专业”当作自己的人生“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开展安全健康教育讲座,进一步提高新生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防范意识。讲授学校历史和学院、专业历史,组织新生参观江宁校区及图书馆,帮助新生了解学校文化,增强爱国爱水爱校情怀,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开好头、起好步。小班会里思未来生活组织每个班级开展三次主题班会,学校统
  • 2022 09.02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公管院固本铸魂守正创新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自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胸怀“国之大者”,以服务支撑国家重大决策和重点战略需求为导向,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党建引领,深化双融双促,“党建+学科”有高度。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师生“小”支部为基点,构建“大”党建格局。以“党建+信仰——学思践悟有提升”“党建+学科——教学科研有促进”“党建+文化——价值传递有情怀”为党支部建设核心主线,提出“理论学习会+学术研讨会”双会联开新模式,将学术调研活动与党日活动相结合,实现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结合、学术研究与党性提升相结合。移民研究中心党支部、学院党委党日活动获江苏省2020、2021年度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咏诵党课”获评江苏省信仰公开课省级示范党课,被新华社、扬子晚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战“疫”专题微党课、特色案例,被推荐至教育部“四个一”行动,实现了支部建设与学科发展“双提质”
  • 2022 09.01
    河海大学喜迎2022级研究生新生
    9月1日,河海大学2022级研究生新生报到入学。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等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校大门志愿者服务点、各院(系)新生注册点看望研究生新同学。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学校实施“一人一档”的入学报到管理政策,通过研究生返校系统采集研究生新生个人健康数据、行程史等信息,精细摸排,按照“暂缓报到”、“可以报到”“报到隔离”等分类管理、实时跟踪,为细致周密做好新生报到入学方案和新生顺利完成报到入学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在前期校内外调研的基础上,优化流程、精简手续,设计开发了新版研究生迎新系统,并进行了全流程培训,保证校内迎新现场工作人员流程清晰、操作熟练、响应及时,保障研究生新生报到高效有序开展。各学院(系)精心谋划、创新设计,营造了浓厚的迎新氛围,提供了热情的报到服务。研究生会和各学院志愿者状态饱满、积极行动,为研究生新生提供接待引导、搬运行李、校园咨询等帮助,身体力行地发挥了研究生群体传帮带作用、传递了研究生组织的温暖与关怀。今年我校共招收554名博士研究生、4547名硕士,同时来自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钢集团马鞍
  • 2022 08.31
    河海大学在江苏省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中斩获佳绩
    8月28至31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江苏高校百校万名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决赛在江苏大学举行。河海大学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本次比赛分为专职团干部专项赛、兼挂职团干部和青年教师专项赛、基层团支部书记专项赛三个赛道。在专职团干部专项赛,港航院团委书记王玲老师获得特等奖,并受邀在决赛颁奖典礼上讲授主题思政课。校团委副书记李维老师获得一等奖。在兼挂职团干部和青年教师专项赛,法学院辅导员沈洁漪老师获得特等奖。在基层团支部书记专项赛,环境院2021级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班团支部书记杨雨茗同学获得一等奖。本次比赛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校形成校、院、支部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的工作体系,认真做好校赛组织工作和省赛选拔推荐工作,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引导师生团干部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沉下心来学党史、深入学生讲成就,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校团委)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3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73/775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