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2 09.22
    河海大学荣获首批“江苏省绿色学校”称号
    9月19日,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发文公布首批江苏省绿色学校(高校)名单,认定65所高校为首批江苏省绿色学校(高校),河海大学荣列其中。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建立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多措并举,强化担当,扎实有效地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围绕“双碳”战略目标,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发挥水利特色优势,一体推进异地多校区绿色校园、节能校园、智慧校园融合建设。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日常教育各个环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统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围绕行业发展,形成具有引领性的标准和规范,探索科技赋能、推动绿色创新。我校将以此次获评绿色学校为契机,进一步总结创建经验,巩固创建成果,努力构建有河海特色的绿色校园建设新模式,使绿色成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宋金辉)
  • 2022 09.22
    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郝钊主任一行来我校调研
    9月21日,水利部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主任郝钊一行来我校调研。副校长徐卫亚主持调研座谈会。座谈中,徐卫亚介绍了近期学校在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及“澜沧江-湄公河学院”建设情况。他表示,水资源合作是澜湄合作机制的重点领域,河海大学将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规划,通过提高澜湄留学生培养质量,扩大非学历培训规模,加强澜湄国家区域研究中心建设和编写澜湄精品教程等,把澜湄合作文章做大做实做精。郝钊对我校澜湄合作和澜湄学院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澜湄学院是学校主动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具体举措,对与澜湄流域国家的务实合作和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中心将结合下一个《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支持澜湄学院留学生培养和水资源合作对外宣传等工作,推动澜湄合作不断提质升级,服务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一同来访的还有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交流联络处和培训信息处相关同志。校内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此次座谈。(沈鹤林)
  • 2022 09.21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河海大学多措并举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河海大学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科技创新效能显著提升,服务支撑国家水安全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凸显。立新标,科技体制改革提速发力。重构科技创新体系,打破学科、学院壁垒,构建“两处三院”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落实合力攻关与坚强保障的“双轮驱动”格局;着力构建全面支持创新的制度体系,以项目“放管服”、成果“科学评”、学术“守底线”为着力点,完善科研全过程管理与服务体系,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覆盖科研项目及经费、创新平台、国防科研、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科研诚信等出台12项改革制度,形成齐头并进的系统改革势头;持续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坚决“破五唯”,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以教师评价改革为核心,以积分制为抓手,完善科研业绩评价标准体系,构建以科研突出贡献为标尺、与薪酬体系改革联动的科研绩效分配机制;全力提升科技治理能力,改革科研管理范式,以信息化赋能,着力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依托科研管理系统打造线上“全流程、全事项、全层次”的“三全”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事项审批流程简化,科技事项限时办结,形成学校-学院-教师
  • 2022 09.20
    “水电与碳中和”主题科普论坛在我校举办
    9月1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20周年、第十九个“全国科普日”活动周到来之际,我校联合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举办“水电与碳中和”科普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亮、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张野、中国水电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声安、河海大学校长徐辉、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冯少东,河海大学原副校长朱跃龙以及水电和新能源行业有关专家学者、我校师生通过线上参会的专家和代表共630多人参加会议。论坛上,中国水科院王浩院士、中国电建周建平总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曾少军秘书长、清华大学金峰教授分别应邀做了《风光水储互补开发,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新时期水电开发新任务》《“双碳”目标与我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堆石混凝土坝碳减排效益评价》等科普报告。“水电与碳中和”主题科普论坛是我校联合国家级学会、省级学会举办的2022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之一,全国科普日期间,我校还将举办全国科普日水利科普作品展、“水与气候变化”科普视听作品创作大赛、透过镜头看江苏长江岸线保护等系列活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科技的重要论述
  • 2022 09.19
    我校海洋观测与预报技术研究所在热带气旋快速变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海洋观测与预报技术研究所在热带气旋快速变化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提出了快速增长(Rapid Growth)的新概念,并揭示了其在热带气旋破坏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也为热带气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相关成果以《Rapid Growth of Outer Size of Tropical Cyclone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ir Destructive Potential》为题,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旗下杂志《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并被AGU选为亮点文章。热带气旋是公认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而我国所在的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热带气旋最集中的区域,每年袭击我国的热带气旋多达9.3个,居世界首位,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传统上热带气旋的破坏性和等级仅通过其最大风速定义,而最大风速的快速增加,即快速增强(Rapid Intensification),也得到了科研和业务单位的广泛关注。但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表明,热带气旋的破坏性不仅仅由其最大风速决定,风圈大小也极为重要。例如,
  • 2022 09.17
    我校举行2022级学生军训成果汇报暨表彰大会
    9月17日,我校举行2022级学生军训成果汇报暨表彰大会。校长徐辉,2022级学生军训旅政委、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2022级学生军训旅旅长、副校长董增川,承训部队领导和嘉宾出席大会。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会上,徐辉宣布2022级学生军训阅兵开始,并向承训部队赠送了锦旗,对全体教官的辛苦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承训部队王为公副参谋长对学校军训的圆满成功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勉励同学们将此次军训成果转化为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强大精神动力,进一步提升思想素质,培育意志品质,增强身体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所作为的优秀人才。董增川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22年军训工作和新生们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国防意识,做有志青年;二是树立集体观念,强化纪律意识,做有识青年;三是充满强国信心,勇担强国使命,做有为青年。他勉励同学们珍惜当下,把握未来,让美好的青春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绽放光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入场式中,由1000名新生组成的方队通过队形变化,拼出“八一”“二十”“河海”等字样图案,同学们齐声高喊“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 作风
  • 2022 09.16
    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为2022级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9月16日,在河海大学2022年新生开学典礼后,河海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以《为天下安澜奋楫前行》为主题,给全校1万余名新生讲授了“开学第一课”。唐洪武说,2022级同学们生逢最蓬勃、最美好的时代,大家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在河海来一场青春与时代的“双向奔赴”。唐洪武从“在国家危难中生成发展、在新中国开启新的华章、在改革发展中走向繁荣、新时代开启‘双一流’建设新征程”四个阶段,为新生讲述了砥砺奋进的百年河海。他说到,河海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光辉的红色校史,学校的百年办学底蕴与党的奋进历程紧密相连。从开创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到新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再到迈向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百年河海缘水而生、因水而为、顺水而长,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始终传承着“兴学育才、治水兴邦”的历史使命。唐洪武围绕“兴水强国的使命担当”,从河海的教育理念传承和河海人治水兴邦的坚守两个方面,阐释了学校秉承“三个注重”的教育传统,坚定初心信仰、坚持开拓创新、心怀“国之大者”,倾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的使命追求。他指出,河海大学紧抓党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时
  • 2022 09.16
    我校隆重举行2022年新生开学典礼
    9月16日,我校在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隆重举行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典礼嘉宾、河海大学杰出校友、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黄河河务局局长、党组书记张群波,副校长徐卫亚,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副校长张兵,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副校长许峰,副校长董增川,副校长郑金海,副校长陆国宾出席典礼。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序幕。徐辉校长首先发表题为《踔厉奋发新征程笃行不怠向未来》的讲话。他代表学校向2022级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指出河海大学因水而生,缘水而为,顺水而长。回顾百余年办学历程,学校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到华东水利学院,再到今天的河海大学,河海人艰苦创业、砥砺奋进,以“兴学育才、治水兴邦”为己任,矢志践行“治水救国”“治水报国”“治水强国”的历史使命。他强调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拓展办学空间,提升办学能力,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明年秋季,坐落在美丽长荡湖畔的常州新校区即将投入使用,这将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加安心、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也将为助推学校实现跨越式
  • 2022 09.16
    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方胜昔一行来校调研
    9月14日,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方胜昔一行来校调研。校长徐辉参加调研座谈会。座谈会由副校长张兵主持。徐辉对省科协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智库建设开展工作情况。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好多学科优势,促进文理工相结合、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推动智库平台与学院学科密切联动,在交叉融合中产出更多高质量智库成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作出应有贡献。方胜昔代表省科协对我校科研工作和智库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河海大学在推进科技创新、科研基地建设、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学校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行业发展及地方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加快推进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张兵介绍了学校科研工作及智库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省科协调研宣传部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同志参加座谈。(沈益朋)
  • 2022 09.16
    河海大学与新华日报社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15日,河海大学与新华日报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举行。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出席签约仪式。唐洪武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基本情况,并对新华日报社长期以来给予河海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河海大学与新华日报一样具有红色基因,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肩负治水兴邦的历史使命,以引领水科学发展、保障国家水安全为己任,为国家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他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在服务国家战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进智库建设、加强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入合作、互融共通,实现价值互联,多元共赢,以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助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新篇章。双传学介绍了新华日报社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他指出,近年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开创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他表示,新华日报社与河海大学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要以此次合作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深度交流和合作拓展。针对双方合作事宜,他强调,一是要明确牵头责任,落实
  • 2022 09.14
    我校召开校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9月13日,我校举行党委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及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精神等内容。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学习并讲话。会上,唐洪武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了主题发言。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的新境界、实现的新飞跃,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崇高思想境界、大国领袖风范和强大人格力量,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为开好党的二十大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有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总结讲话中他要求,一要做坚定信仰者,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要做积极传播者,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迅速掀起学习高潮。三要做忠
  • 2022 09.14
    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 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暨三期建设中期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9月12日,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暨三期建设中期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副处长徐宁,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胡春宏、钮新强、王超、邓铭江、马军、徐祖信、张宗亮,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陈生水、副院长戴济群、原副院长李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主任李文伟、首席专业师戴会超,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建平、副总工程师侯靖,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声安,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原副院长刘志明,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党委书记傅旭东、副院长赵建世,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院士、校长徐辉、副校长郑金海等建设管理委员会代表、专家咨询委员会代表、协同单位负责人以及中心主要团队负责人、骨干成员等1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建设管理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由唐洪武主持。徐辉在欢迎辞中指出,中心经过10年的建设已经由播种育苗期、开花结果期步入到提质增量期,中心成绩的取得是江苏省、教育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
  • 2022 09.14
    我校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再获佳绩
    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集中接收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截止目前,我校共获批资助147项,其中面上项目6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7项,重点项目10项(含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获批直接经费8326.4万元,同比增长18.9%。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组织工作,精心组织、积极谋划,多次召开国家自然基金申报动员会、工作推进会、形式审查培训会、专家专题指导会,组织各学院开展基金申报摸底工作,明确目标,落实任务,积极为参加答辩项目提供视频录制、网络答辩各项服务。各二级单位积极配合,狠抓落实,指导科研人员反复打磨申报书,提高申报书质量。下一步,学校将不断加强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项目申报质量,推动我校基础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方静)
  • 2022 09.12
    我校开展庆祝第38个教师节走访慰问活动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组织开展慰问教师活动,向教师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祝福,勉励广大教师为加快我校教育事业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特色研究性大学作出更大贡献。9月10日至11日,校领导看望慰问或委托慰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如、王超、张建云和唐洪武,代表学校向他们致以亲切问候,并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教师节期间,各学院(学部、系)组织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慰问对象主要包括国家级人才、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以及第21届学校优秀主讲教师等。(祁世峰)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40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72/775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