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22
03.10
松花江,一条美丽而又富饶的大河,全流域水资源总量约为880.28亿立方米,是仅次于长江、珠江的中国第三大河流[1],既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水上运输线,也是中国内河航运的重点河流之一。松花江造就了沃野千里,滋养了万物生灵,生命之源,川流不息。一松花江,东晋至南北朝时,上游称速末水,下游称难水;隋、唐时期,上游称粟末水,下游称那河;辽代,全河上下游均称混同江、鸭子河;金代,上游称宋瓦江,下游称混同江;元代,上、下游统称为宋瓦江;明朝宣德年间始名松花江。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修成的《大明一统志》,混同江和松花江都被收入其中,前者:“源出长白山北,流经五国城,又北合松花江,东注于海。”后者:“源出长白山湖中,北流经南京城,合灰汃江,至海西合混同江,东流入海。”[2]公元1682年,清圣祖康熙出巡盛京,至松花江,有诗《松花江放船歌》:“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花叠锦绣縠明。……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3]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北源即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的嫩江,南源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西流松花江。水文上以南源为正源,北源嫩江一般作为支流。南源第二松花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