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2
03.25
万里长江波澜壮阔,自唐古拉山奔涌而来,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五省市,又在渝鄂交界处穿越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座大峡谷,其中最长、最险峻的西陵峡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道:“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1]长江葛洲坝段(孟凯 摄)长江一出南津关,摆脱了高山峡谷的束缚,水流由东急转向南,江面由300米扩展到2200米,由于泥沙沉积,在南津关下游3公里处的江面上,形成了葛洲坝和西坝两个小岛,把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其中,大江为主河槽,二江和三江会在枯水季节断流[2]。两岸山势坦荡,狭长谷深,不但水利资源丰富,也是天然的优良坝址,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就坐落在这里。一历史上,长江流域洪水频发,平均十年就有一次大洪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对治理长江水患、开发长江水利资源极为重视,他们曾多次亲临长江和三峡坝址视察。1956年,毛泽东巡视
-
-
-
-
-
-
-
-
-
2022
03.17
1969年7月,红旗渠及其配套工程全部建成通水;1971年元旦,实地跟拍十年的大型新闻电影纪录片《红旗渠》也在全国上映。周恩来总理观看过这部影片后,激动地对出席全国出版会议的代表说:“你们看《红旗渠》电影了吗?要组织会议代表看看这部纪录片。红旗渠是人工天河,是英雄的林县人民用两只手修成的。林县人民是勤劳的,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十年时间,修成闻名中外的红旗渠,工程艰巨,很伟大。红旗渠和南京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的两大奇迹!”[1]红旗渠合计总长1525.6公里,几十万林县人苦干近十个春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挖砌2225万立方米土石修建而成。鸟瞰红旗渠,70多公里的总干渠像一条美丽的蓝色飘带,蜿蜒于雄浑的太行山腰,在分水岭分作三条干渠后,又四散为若干条分干渠、支渠、斗渠。这些水渠又像一条条鲜活的脉络,将奔腾不羁的浊漳河水纳入其中,注入这片极度干旱的土地,滋润着每一片庄稼,染绿了每一处草木,使林县从一个十年九旱、民不聊生的贫瘠之地变成了瓜果飘香、物阜民丰的北方小江南。水之殇林县(1994年改名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东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