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叶一舟,女,汉族,中国共产党员,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专业13级学生,曾获国家级奖学金、万家寨水利二等奖学金、连续四年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等,曾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大赛获一等奖,获得多项荣誉称号,曾被评为2016-2017学年“优秀学生标兵”,现正进行一项国家级创训项目。
个人事迹
我叫叶一舟,是一个平凡又不普通的女孩,是别人眼中的“学霸”,自己眼中的“学渣”,别人眼中的“多面手”,自己眼中的“手残党”。大学是个历练的熔炉,在这里,我不仅接受了知识的洗礼,也从初入大学的稚嫩和青涩一步步迈向了成熟。我一直认为“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虽然过程并不算完美,有过彷徨,有过失败,但是所幸,我的大学生活还算令人满意。
一入学门深似海
从高三紧张规律的学习生活中解脱,紧接着投入大学“放养式”的生活,大一每周满满当当二十节课算是给我的“完美大学生活”幻想一个大大的下马威。早上六点起床准备早操,晚上六点半准备晚自习,刚开始会抱怨自己的时间被压榨,把大学的灿烂时光献身给学习,后来慢慢开始享受珍惜这样静静看书,思考的过程,虽然大二的时候学院取消了晚自习和早操,我还是会选择时不时去图书馆看看书,有经典小说,也有专业课。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对于学习,我会提前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课的内容,课堂上遇到有不理解的地方,课下勤与老师交流,加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我的基础并不算特别好,但我相信“勤能补拙”,态度决定一切,不论是专业课还是选修课,我都一视同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并自己寻找同类型的题目,做到举一反三,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结果不错,每学年的年级排名我都在年级前20%,在大三学年更是取得了满绩点的好成绩,获得了多项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万家寨水利奖学金、地质金锤奖学金等等。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了这么多的理论知识,总是憋着一股劲想要把它运用于实践,通过学院的选拔,我很荣幸能够代表学校赴武汉参加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经过近两个月的集中训练,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在比赛中斩获佳绩,这次比赛的经历也加深了我对地质的热爱。套用一句现在的流行语“学习使我快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戒骄戒躁,砥砺前行。
初经志愿爱无悔
在大三之前,可以说我对“志愿者”这三个字并没有任何感情,真正开始接触志愿,是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爱心包裹”项目中,当时能去报名也是阴差阳错为室友“陪跑”,但是没有想到自己会爱上。当你向路上行色匆匆的行人介绍贫困山区小孩的窘困处境,希望他们能够伸出援手,你会受到猜忌和怀疑,也会受到尊重和支持,会有家长带着小孩儿特地赶来捐助,这时候你会觉得你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那种感动和暖心无以言表。也正是因为这次的“阴差阳错”,我的一腔热血再次澎湃,希望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投身于志愿公益事业中,因此在之后也担任了江宁春牛首国际马拉松比赛以及溧水马拉松比赛的志愿者,那一声声谢谢就是对志愿者最好的肯定。志愿是一个光点,是一个将爱散播的原点,那么,既爱之,则深爱。
多方涉猎“小皮球”
经常有朋友调笑我说,感觉大半个河海你都认识了。虽然这句话有夸大的成分在,但是我在学校中认识的人确实是不少,这也得益于我曾加入过校院级团委、心协等多个部门、入选校级骨干培训项目“1442”,并且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比赛和活动,辩论队的“唇枪舌战”也让我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并不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典型的“水军”,各方面都略懂,但都不精通,也就是传说中的“半桶水响叮当”,所以在大大小小的比赛都能见到我的身影,却未必能在获奖名单中看到我的名字。不过“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在大三时期,我迎来了巅峰,身为一名“老腊肉”,我也没有闲着,带着学弟学妹们参加了汉字听写大赛、节能减排大赛、“一站到底”防沉降大赛等等,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就像一个“小皮球”般,蹦跶于各个活动中,各个赛场上,生命在于运动,大学在于蹦跶。
时光的河入海流,回首我的大学生活,虽不曾鹏程万里,也算有滋有味,小有成就,通过大学四年的努力,终于以综合排名第三的成绩获得保研资格,并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录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身为河海的“水之子”,我将秉持校训,为将来成为一只“水中蛟龙”而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