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千秋大业。百十年来,河海大学始终以 “兴学育才、治水兴邦”为初心使命,培育出一代代立于水利创新潮头的先行者。他们怀揣赤子之心直面江河挑战,以专业之力定波抵澜,在祖国的水利事业版图上,书写下“水利报国”的青春华章。
10月12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现场,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再次喊出“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的铮铮诺言,瞬间点燃全场,学子们齐声回应。他立足学校110年办学实践,深情讲述“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的传奇佳话。从波澜壮阔的水利工程现场,到攻坚克难的科研攻关一线,河海人的身影始终与祖国的江河湖海紧密相连。
活动现场,张建云、钮新强、徐建荣、林毅峰、张金良五位知名河海大学校友重返梦想出发的地方,结合自身参与重大水利建设的亲身经历,分享奋斗路上的感悟与收获。“要眼里有光、脚下有路”“看到蓝图变成现实的成就感无与伦比”“假如许我再少年,挑灯夜读不偷闲”等发自肺腑的寄语,激励着新一代水利学子坚守至诚报国的初心,在新时代水利事业中续写青春荣光。
“天下有溺犹己溺,此志毋稍弛。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负邦人期。”活动现场,当数千名河海大学师生再次唱响校歌《大哉河海奔前程》,河海人“不弛壮志,不负国人”的精神,早已在他们投身祖国江河湖海建设的身影中,得到生动印证。
学校走过百十年办学历程,从栉风沐雨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到砥砺前行的华东水利学院,再到蓬勃发展的河海大学,虽校名、校址几经变迁,但治水兴邦的使命担当、办学育才的精神理念却一脉相承、绵延不断。一代代河海学子,前赴后继,用行动回答:何以“毋负邦人期”?江河奔流,即是回响!
原文链接:
https://news.youth.cn/gn/202510/t20251015_162907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