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2
03.02
“碧波万顷太湖水,悠悠千载古运河。”太湖流域因湖得名,因水而兴。在水的孕育下,流域劳动人民经历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实践,谱写了治水兴水的辉煌篇章,造就了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和繁荣昌盛的锦绣江南。太湖风光(吴浩云 摄)筚路蓝缕启山林太湖,古称震泽,是仅次于鄱阳湖、洞庭湖的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北抵长江,东临东海,南滨钱塘江,西以天目山、茅山等山区为界,行政区域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是我国著名的平原河网区,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流域经济社会迅猛发展,2019年以全国0.4%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4.4%的人口和9.8%的GDP,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太湖流域历来就是洪涝灾害多发地区,治理流域水患一直是重要任务。治水史和文明史,一直以来,密不可分。太湖流域的水利工程及防洪工程历史悠久,发展于秦汉,兴于隋唐之际,到五代吴越时期,湖区的塘浦圩田系统臻于完备[1]。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移,给太湖流域带来了发展契机。西晋永嘉之乱引起我国人口第一次大南迁,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治水活动也随之兴起。
-
-
-
-
-
-
2022
02.24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水”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均起源于河流。中国历史上,一座座城市的兴起、发展都离不开江、河、湖、海的润泽,因之,很多城市的命名也与水结缘。天津就是这样一座历史名城。无论岁月怎么变迁,海河已然成为天津亮丽的城市“名片”。海河,起自天津下西部的南运河、子牙河相交的三岔河口西,东至大沽口入海,全长70多公里。它的上游有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五条河流和300多条支流。河脉纵横交错,像一把巨大的扇子斜铺在华北大地上。海河史话说起海河的由来,可谓历史悠久。海河水系是全国七大水系之一,海河流域面积31.82万平方公里,流经的一级行政区域有: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河南、山东、辽宁、天津。[1]大体来说,海河流域西起太行山,东邻渤海,北跨燕山,南接黄河。这其中,占到全流域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是河北省,不过,北京和天津处于海河流域的东北部。天津,一座临水而兴、依河而建的城市,自古就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三岔古河口,蕴藏着源远流长的津河文化,建卫六百年,海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津门儿女。海河水系形成的原因有三个,其一是流域内西、北、南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