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学科码 | 030108 | 学科门类 | 法学 |
一级学科 | 法学 | 一级学科授权批准年月 | |
学科授权码 | 二级学科授权批准年月 | ||
培养层次 | 硕士 | 所属部门 | 法学院 |
博士点授权年月 | - | 硕士点授权年月 | 2000-4 |
博士后站点状况 | 无 | 重点学科状况 | - |
学科点简介 | 一、学科总体概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以研究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为主要对象的法学二级学科,同时又是与环境科学、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学、生态学、伦理学等有密切联系,用法学方法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其成果运用于环境资源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及法律服务,而环境资源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则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环境法:主要研究环境法的一般原理、基本原则、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环境污染防治(特别是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制度等。 2、自然资源法:主要研究自然资源法的一般原理、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各种自然资源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水资源相关法律问题等。 3、环境行政法:主要研究行政法的基础理论在环境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如行政许可、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行政行为与环境管理的有机结合,环境侵权的行政救济等。 4、环境法与环境管理:主要研究环境资源科学与环境资源法学的交叉渗透,并促进其成果在环境管理(特别是在环境资源保护法制建设)中的运用。 三、学科队伍情况 目前,法律系的师资中,担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的共有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另外,本学科从校内其他从事环境资源软科学研究的专家中聘请了师资5人,共同进行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的指导工作。 四、科研条件与科研成果 河海大学作为一所在国内外有着广泛影响的水利院校,多年来在环境资源学科特别是水资源相关学科的研究方面积累为了丰富的成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学科交叉渗透的环境和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学科组成员在从事环境资源法学教学研究和立法调研的过程中,与立法机关、从事环境资源管理的政府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法律系教师先后承担、参与了部、省、南京市环境资源法学类研究课题12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改进行的《水权专题研究》和《水行政执法体制与法律责任专题研究》的部分成果被应用于立法,《中国基础设施BOT项目法人招标研究》在南京市过江隧道等项目中付之实际应用。围绕清洁生产促进立法、流域管理立法、日本的渔业权制度、西方绿色政治、环境法的理念变迁对国际环境法的影响等专题发表的论文在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人才培养 该学科点培养能够为可持续发展事业服务,胜任环境资源管理和法律工作、环境资源法学教育和科研工作的文理科交叉型、复合型高级法学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应当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家环境资源领域的基本政策和主要现行法律,并能及时了解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环境资源立法、国际条约和环境资源法学的前沿进展。硕士学位课程有法理学专题、行政法学专题、民商法学专题、立法学专题、刑法学专题、诉讼法专题、环境法学、自然资源法学、国际环境法、比较环境法、环境科学与技术进展、环境系统规划与管理、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伦理学、水法专题等课程。在校期间,该专业学生应在学科组的指导下,积极参加法学及环境资源软科学领域的学术活动,还应参加环境资源管理或法律工作方面的实践活动。 六、学科发展前景 本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行政法基础理论在环境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水资源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将在全国同类研究中处于前列。 | ||
信息来源 | 研究生院 | 信息负责人 | 曲永岗 |
责任编辑 | 吴爱华 | 更新时间 | 2007-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