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千方百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发布时间:2003-05-13浏览次数:38

  在前不久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分别公布的200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上,河海大学在部直属高校和全省高校中均位居前列而引人瞩目。面对今年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和“非典”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如何继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河海大学的回答是:在非常之时,对非常之事,用非常之策。
  今年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首届大学生毕业年,河海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3167人,比去年增加了40 %,就业工作十分繁重,“非典”防治工作的必要措施更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学校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要求毕业生就业工作也要象“非典”防治工作一样,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在服从“非典” 防治工作需要的同时,千方百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
  ――做用人单位的“邮递员”。婉言谢绝各地用人单位到学校进行招聘的要求,但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无一遗漏地传递给学生,也将学生的详细资料通过邮寄、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及时发送给用人单位。
  ――做双向选择的“联络员”。主动与河海大学合作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及各地人才市场联系,进行“双向合作”,学校向市场提供人才信息,市场向学校提供需求信息,积极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
  ――做学生就业的“服务员”。加强“非典”防治措施,坚守工作岗位,做到就业咨询室正常开放、就业指导正常进行、就业手续正常办理,还通过宣传橱窗、网站、电话等各种途径为学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经过努力,到目前为止,3167名毕业生中大部分已落实工作单位,签约率超过70 %,与去年同期持平。学校对此并没有满足,而是针对“非典”防治工作短期内不会停止的状况,根据用人单位的不同要求制定并即将采取以下新的措施:一是替用人单位组织笔试;二是给毕业生拍数码照片发至用人单位;三是在学校招生就业网站开辟专栏让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直接沟通;四是建立视频远程面试系统,使用人单位在千里之外也能对毕业生“见其面、闻其声”。
  由于工作细致到位,河海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也能在严峻的形势下保持平稳的心态。

※ 信息来源:党办 信息负责人: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