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河海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开始接受国家验收,以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院士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全体成员出席了验收大会。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江苏省副省长何权、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卫院士出席大会并讲话,水利部人教司巡视员陈自强、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朱步楼、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何国平、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林萍华、校长张长宽出席大会。大会先后由杨卫院士和刘经南院士主持,张长宽校长作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总结汇报。教育部、水利部、江苏省有关方面负责人,学校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两院院士、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共400人出席了验收大会。
河海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的高校之一。学校的“十五”“211工程”建设在“九五”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条件建设为保障,管理创新为关键,通过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深度参与长江三峡、南水北调、西部水电开发等世纪大工程的科学研究工作,学科特色更加明显,学科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提高,办学条件更加完善,高质量地完成了“十五”“211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实力与办学水平。“十五”期间,经国家有关部委及江苏省批准,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8个,一批中青年教师成为“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工程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主持人和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各类人才计划的入选者;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研究生院,博士学位授权点由10个增加到3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由38个增加到124个,在校博士生由400人增加到1315人,硕士生由1421人增加到5828人;科研经费由3.04亿元增加到10.65亿元,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及哲学社科奖104项。水利学科优势得到巩固和加强,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流域水文模型和实时洪水预报、水工结构安全工程理论等研究方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土木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一流,岩土工程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环境学科围绕水环境研究取得了重点突破,在水环境生态修复方向达国际先进水平;经管、信息、电气、海洋和材料等学科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江苏省副省长何权在讲话中都充分肯定了河海大学在我国水利事业和江苏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度评价了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河海大学的建设,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早日把河海大学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15日至16日,专家们考察了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文学与水资源、岩土工程、水工结构工程等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以及工程训练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召开了“211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座谈会。
专家们对河海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在国家投入不多的情况下,经过学校的努力与奋斗,在学科、师资、科技、人才培养、办学条件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标志性成果显示度高,对国家贡献大,为“十一五”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专家们还分别就学校坚持水利特色、加强理科建设、加大拔尖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推进团队建设及国际化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 信息来源:党办 信息负责人:钱恂熊 责任编辑:孔祥冬
河海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的高校之一。学校的“十五”“211工程”建设在“九五”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条件建设为保障,管理创新为关键,通过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深度参与长江三峡、南水北调、西部水电开发等世纪大工程的科学研究工作,学科特色更加明显,学科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提高,办学条件更加完善,高质量地完成了“十五”“211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实力与办学水平。“十五”期间,经国家有关部委及江苏省批准,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8个,一批中青年教师成为“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工程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主持人和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各类人才计划的入选者;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研究生院,博士学位授权点由10个增加到3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由38个增加到124个,在校博士生由400人增加到1315人,硕士生由1421人增加到5828人;科研经费由3.04亿元增加到10.65亿元,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及哲学社科奖104项。水利学科优势得到巩固和加强,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流域水文模型和实时洪水预报、水工结构安全工程理论等研究方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土木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一流,岩土工程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环境学科围绕水环境研究取得了重点突破,在水环境生态修复方向达国际先进水平;经管、信息、电气、海洋和材料等学科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江苏省副省长何权在讲话中都充分肯定了河海大学在我国水利事业和江苏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度评价了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河海大学的建设,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早日把河海大学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15日至16日,专家们考察了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文学与水资源、岩土工程、水工结构工程等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以及工程训练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召开了“211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座谈会。
专家们对河海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在国家投入不多的情况下,经过学校的努力与奋斗,在学科、师资、科技、人才培养、办学条件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标志性成果显示度高,对国家贡献大,为“十一五”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专家们还分别就学校坚持水利特色、加强理科建设、加大拔尖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推进团队建设及国际化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 信息来源:党办 信息负责人:钱恂熊 责任编辑:孔祥冬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