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2
01.24
新安江水清澈见底,数千年来众多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不已,一江碧水更是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新安文化。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赋予了江水新的使命,发电、防洪、养殖、航运、供水、灌溉……大坝所凝聚的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着一代代水利人。水电站的建设造就了美不胜收的千岛湖,如火如荼的生态旅游业,又给这座大坝带来了新的活力。青山碧水 钟灵毓秀新安江发源于安徽徽州(今黄山市)休宁县六股尖,流经安徽省的屯溪、歙县和浙江省的淳安县,在建德市与兰江汇合称富春江,之后流经桐庐、富阳等县市,至杭州市后称钱塘江,后向东流入杭州湾[1]。新安之名源于位于安徽祁门县西90里的新安山,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2]。山青水碧(吴浩云 摄)新安江干流全长373公里,流域面积11452.5平方公里,占钱塘江流域面积的四分之一。流经建德市境内的新安江干流长度为41.4公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高温湿热,冬季晴冷干燥,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左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1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349立方米每秒。新安江流域地理位置图新安江水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两岸风光旖旎,山清水秀,充满了诗情画意。唐
-
-
-
-
-
2022
01.15
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历陈大禹治黄河、李冰筑都江堰、西门豹引漳水、汉武帝兴修水利等伟大的治水业绩,故而感慨:“甚哉,水为之利害也。”治水国之大事,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有一座伟大的水利工程——江都水利枢纽,它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芒稻河交汇处,地处广袤的苏北平原,这里河网密布、沟渠纵横,既是十里荷香、稻菽千重的鱼米之乡,又是易涝易旱的多灾之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1950年,政务院(国务院前身)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了上中下游按不同情况实施蓄泄兼筹的方针,新中国水利建设事业的第一个大工程拉开了帷幕,紧接着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于1961年12月破土动工。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第一抽水机站在1963年4月胜利完成,接着又兴建了二、三、四站及其配套工程。历时17年,到1977年3月,一个拥有远东最大排灌能力,能灌、能排、能发电、能航运的综合水利枢纽在世界东方巍然出现,这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是江苏省江水北调的龙头。该工程由4座大型电力抽水站、12座节制闸、2个地下涵洞、3座船闸等组成,共拥有33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