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2 06.06
    【百年百“禹”】李赋都 ——多年春秋献黄河
    古有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今有李仪祉叔侄献身水利事业。可以说,李赋都是侄继叔业。李赋都的一生就是治理黄河的一生。直到晚年,因血栓阻塞压迫视神经而几乎双目失明时,他仍旧牵挂着黄河治理问题,在半盲状态下坚持摸索着完成了临终前的最后一篇文章《根治黄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治水治河遗产。李赋都李赋都(1903—1984),陕西蒲城人,黄河问题专家,水利工程学教授,曾担任陕西省水利局工程师、河南大学工学院水利系教授等职。李赋都出身于治水世家,少时便离开家乡,跟随叔父李仪祉先生在西安、南京、上海等地读书求学,完成学业。随后他前往德国攻读水利专业,以优异的成绩返回祖国,投身水利建设。李赋都回国后,先后被重庆渝简马路局和东北水稻局聘为主任工程师,随叔父李仪祉先生和老师勘察淮运水系,制订疏导计划,为导淮规划做了大量工作。之后李赋都改任华北水利委员会主任工程师兼工务科长,他积极实践,悉心研究,深入了解认识华北诸河流,完成了华北水工试验所计划大纲的拟定工作。再赴德国进修回国后,李赋都主持设计建设了“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并任所长,进行了黄河下游河道整治模型等试验研究。他任四川都江堰治本工程设计室主任时,主持了该
  • 2022 06.03
    河海大学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并对相关工作作出明确部署。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和途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学理支撑和人才支持。6月2日,学校举行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会议专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相关的重要论述及《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等文件精神,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程群的建设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会议并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立足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建设,做好第一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招生和培养工作。打造具有河海特色的思政课程群,将学校“红帽子大学”的优良传统和“爱国爱水爱校”的深厚情怀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赓续河海红色血脉。
  • 2022 06.02
    徐辉校长主持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现场办公会
    6月2日,徐辉校长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常务副校长李俊杰、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汇报,并就学科建设、师资配备、人才培养等有关工作进行研讨和部署。徐辉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工作并对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出希望和要求。他表示,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在强化学院建设政策支撑机制、师资保障和改善办学条件与环境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学院进一步凝练特色,突出建设重点,推动内涵式发展,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他指出,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推进人才强院建设,有效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深化人才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努力拓展思政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因势利导提高思政课的有效性和获得感;要重视资源建设,挖掘红色校史的思政功能,持续加强校内外各类研究基地建设,不断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要对照标准,做好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充分挖掘“红帽子大学”的历史内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党史党建宣传、理论阐释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相关职能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参加此
  • 2022 06.02
    我校在第4届中国大学生飞镖联赛首站中获佳绩
    5月28日,第4届中国大学生飞镖联赛拉开帷幕。我校飞镖队斩获本科院校组团体总积分第2名,夺得甲组男子高分赛、甲组双人魁柯特、甲组女子501减分赛三个项目的全国冠军,共计获得3金、3银以及全国8强若干。冀文在教师组的比赛中取得了全国第8的成绩。本站飞镖比赛由来自全国36所高校的563名选手以线上形式完成个人赛和团体赛的对决。本次赛事分为本科院校组(甲组)、高职高专组(乙组)和教师组(丙组)3个竞赛组别,包括高分赛、301减分赛、501减分赛、701减分赛和魁柯特5个个人赛项目,以及双人501减分赛、双人魁柯特、校际对抗赛3个团体赛项目。河海大学飞镖队成立于2019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三年来,飞镖队陆续参加了江苏省首届飞镖联赛、2020江苏省飞镖巡回赛(南京站)、2020江苏省大学生飞镖比赛、第一届长三角体育节飞镖总决赛、2021南京市首届高校飞镖邀请赛、第3、4届中国大学生飞镖联赛等体育赛事,并取得了优异成绩。飞镖队队员在比赛中茁壮成长,锤炼坚强意志,展现河海水之子刚强和坚毅的体育精神。(体育系)
  • 2022 06.01
    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跨县搬迁社区治理与后期扶持研究”开题论证会举行
    5月26日,由我校公共管理学院陈绍军教授主持承担的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跨县搬迁社区治理与后期扶持研究”开题论证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本次开题论证会由社科处组织召开。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原主任宋林飞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童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云教授、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任远教授、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志章教授以及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洪名勇教授等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论证会上,河海大学副校长张兵教授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课题的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汪桥红主任介绍项目研究相关要求,并提出指导意见。首席专家陈绍军教授代表课题组汇报了课题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研究思路和方法、课题结构和主要内容、研究重点难点、研究保障、研究进度和最终成果等内容。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课题研究思路清晰,内容丰富,方法可行,能够紧扣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现实需求。陈绍军教授表示将认真吸收和消化专家的建议,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预期任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
  • 2022 05.31
    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5月28日,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以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形式召开。校长徐辉,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科院总工胡亚安等参加会议。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学会支撑单位、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我校原副校长朱跃龙,江苏省科协学会学术部负责同志,兄弟学会代表,学会各会员单位的近230名会员代表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相关工作报告和章程,选举产生了由81名理事组成的第七届理事会和5名监事组成的第七届监事会,徐辉当选为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作为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支撑单位,长期以来,河海大学与学会共同组织了高质量学术论坛和科技活动,吸引了广大水利水电科技人员对学会的关注,进一步推动了我校的学科规划与发展,对深化我校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全面提升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整体人才水平产生了深远影响。(郭枫 赵兰浩)
  • 2022 05.30
    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接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专家组线上考查
    5月11日至27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对我校物联网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在线考查工作。专家组由吉林大学黄岚教授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河南科技大学郑国强教授、四川复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朱志辉总经理、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企业事业部李冰副总经理、北京软通动力教育科技公司高级教学总监杜辉,河北工业大学刘哲老师担任专家组秘书。线上考查期间,专家组通过直播方式走访了图书馆、物联网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心、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室等9个专业实验室,并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访谈座谈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在校生、校友、用人单位、教师和管理人员,并就自评报告中不确定的问题进一步进行了核实。专家组还审阅了自评报告及相关材料。在视频见面会上,董增川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特色及专业定位。专业负责人补充汇报了自评报告中未充分说明的内容,专家就自评报告有关问题向专业负责人及学校有关人员进行了质询。线上反馈会上,专家组高度肯定了物联网工程学院在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方面工作,从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支持条件等方面反馈了考查意见,并提出了持续改进建议。会上
  • 2022 05.30
    河海大学连续三年获评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A等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结果,河海大学再次获评最高等次A等。自江苏省2020年首次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评价工作以来,我校连续3年获评A等。我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细落实《河海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蓝钻计划”),构建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稳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一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影响力持续扩大,成果丰硕。研究生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招生人数超过5000人,博士生招生规模首次突破500人,连续获评江苏省研究生招生“双优”单位。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深入,获评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1支。学位授权点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入选江苏省研究生优秀教材2部、国家级案例库6个、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1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示范基地1个、优秀研究生工作站17个。党建质效进一步提升,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个、江苏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研究
  • 2022 05.29
    河海大学召开第三十八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二十五次研究生代表大会
    5月29日,河海大学第三十八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二十五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江苏省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宋恒宇出席大会并讲话。校党委研工部、校党委学工部、校团委负责人,校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各学院(学部)团委书记,全体大会代表参加大会。郭继超在讲话中指出,第三十八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二十五次研究生代表大会是全校青年学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希望全校同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他还对学生会、研究生会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引导河海青年紧跟党走。二是要牢记服务宗旨,服务河海青年成长成才。三是要持续深化改革,塑造清新阳光组织形象。省学联宋恒宇主席说,河海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各项工作走在了全省高校学生会组织的前列,他希望我校学生会、研究生会以本次大会的召开为契机,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更好地服务同学成长,力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南京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刘志楠同学代表兄弟高校学生会组织致辞。大会听取并审议了第三十七届学生会执行主席刘瀚元同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会执行主席金子又同学所作的工作报告。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学生会章程修正案、研究生会章程
  • 2022 05.27
    【百年百“禹”】施嘉炀——递薪传火清华园
    施嘉炀之所以选择工科,是因为年少时在上海亲眼目睹了租界巡捕对苦力的殴打,所以立志要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为了科学救国,师夷长技,在当时中国兴起的“出国热”中,他考上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施嘉炀施嘉炀(1902—2001),福建福州人,清华大学工科的创建者,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1915年施嘉炀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3—192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士、硕士和电机工程学士,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5年时间,3个专业,4个学位,充分展现出他强大的学习能力,也为他以后从事工程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28年回国后,他任教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34—1935年前往德国柏林皇家水工研究所及卡尔斯鲁厄大学进修并考察;1955—1957年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及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进修;1957—1985年任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教授兼水资源规划教研组主任。1986年起,施嘉炀任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施嘉炀是从清华走出去的,又回到清华,毕生后扎根于清华,他辛勤耕耘,培桃育李,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国科学技术人才。他追求科学,非常注重实验,设计、主持修建了当时的水力实
  • 2022 05.26
    河海大学召开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十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5月25日,我校召开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十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3个代表团的212位代表委员参加了会议。校长徐辉向大会作《凝心聚力向未来勇毅前行谱新篇》的学校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客观地总结了2021年学校工作情况,提出了2022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思路,明确了十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他指出,2022年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为主线,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着力提升建设内涵,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聚力人才强校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合作发展模式,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增进师生福祉,创新内部治理模式,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会议听取了副校长张兵所做的《河海大学2021年度财务决算和2022年度财务预算报告》,审议通过了工会2021年工作报告、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案工作报告和副校长陆国宾作的大会决议。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作大会总结讲话。他对大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向与会的代表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提站位、勇担当,坚定发展自信,扛起责任使
  • 2022 05.26
    我校入选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建设单位
    近日,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我校入选“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水利水电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等18个基层党支部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近年来,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强顶层设计与内涵建设,扎实推进党建示范创建工作,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创新活力充分激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自觉与自信进一步强化,紧密围绕保障国家水安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突破,为建设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构筑坚实基础。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建设周期为2年。学校党委将以创建行业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标杆大学为目标,对照“六个过硬”重点创建任务,实施“对标创优、强基创优、队伍创优、育才创优、文化创优”五大建设计划。充分激发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全体党员三级“聚能环”力量,推进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和高
  • 2022 05.24
    【中国河湖的红色记忆】长江保护生态优先,流域发展绿色为本——长江纪事(二)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源头唐古拉山脉,至上海崇明岛以东入海,长江全长6300余公里。其长度在世界上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9%。干流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拥有一级支流700余条,其中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等支流流域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沿线湖泊星罗棋布,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淡水湖群集。作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水资源十分丰富。近20年平均水资源量是9958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近1/3。长江,以其丰富的水资源生产着占我国1/3的粮食,养育着超过我国1/3的人口,创造着超过我国1/3的GDP,具有占我国60%的内河航运里程,[1]是中国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河。长达100多万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长江流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圈,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长江文化,就不成其为中华文化。“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勾勒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棋局,首
  • 2022 05.24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精神座谈会
    5月24日,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欧美同学会会长郑金海主持会议。唐洪武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立意高远、情真意切,不仅是对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巨大鼓舞,也是对广大留学归国人员、广大知识分子、广大青年的深切关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留学人员成长的关怀和对留学人员工作的重视。河海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始终坚持“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河海留学归国青年、新一代青年学者应传承好、发扬好前辈们的爱国精神与红色基因,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积极投身民族复兴伟业。唐洪武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提出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重大意义,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二是要把学习贯彻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体现在履好职、尽好责;三是希望学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在立德树人、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郑金海表示,学校欧美同学会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精神,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3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80/774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