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18 11.23
    我校6个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
    日前,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名单的通知》,我校有6个学科入围,分别是土木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海洋科学和软件工程。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是江苏省推进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高校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特色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经过两期的建设,我校省优势学科在优质资源建设、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实现新的突破。2018年5月,我校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海洋科学四个省优势立项学科和领域软件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两个省重点序列学科全面完成省优势学科二期建设项目考核指标,高质量地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的验收。本次省优势学科三期建设工程对入选国家双一流的学科不再列入。学校主动对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战略和江苏省“两聚一高”新实践,以优势学科建设为抓手,加强内涵建设,优化学科布局,整合优势资源,加大优势学科的建设效益和示范作用,显著提升了服务国家与行业需求、支撑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在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水利工程获评A+,环
  • 2018 11.22
    河海大学积极建构“三爱”心理育人新模式
    河海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积极建构“三爱”心理育人新模式,实现教育、活动、咨询、干预多元浸润和育心与育德有机结合。更新理念,立足培养“三爱”积极心理品质。改变以“我爱我”为核心的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创新培养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的“三爱”积极心理品质。“爱自己”即帮助学生形成“我爱我”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自尊自信、自我关爱的积极心理品质。“爱他人”即帮助学生提升人际共情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学会关注他人情绪感受、心理状态、需要动机,在利他的人际互动中获得个人的积极情绪和生命意义感。“爱世界”是以生命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为根本内容,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和心怀他人及社会的生命追求。通过“三爱”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实现育心与育德相结合,达到由内而外、内外兼修的“育德”。融合“三爱”,构建1+X心理育人课程体系。围绕“三爱”理念,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选课,在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中融合“三爱”心理育人理念,按照“爱
  • 2018 11.21
    我校召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训会
    11月20日,我校召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训会。会议邀请全国水利类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主任、河海大学原校长姜弘道教授做专题报告。副校长董增川主持会议。姜弘道教授作题为《专业认证——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的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认证机构、认证标准,结合专业认证实例深入剖析了认证标准中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认证标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并从领导重视、建立班子、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自我评价五个方面对做好做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了建议。董增川副校长就做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认真学习,与时俱进,对标要求吃透精神,扎实做好专业认证各项工作。二要加强整改,提高水平,已通过认证的专业要加强整改,将专家反馈意见落到实处。三要加强管理,促进认证工作,深入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修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纳入学院年终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已接受专业认证的学院代表、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茅昌平和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楼力律分别作交流发言。教务处处长沈扬介绍了教育部即将全面实施的专业三级监测认证工作
  • 2018 11.19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我校召开
    11月17日,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在我校召开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江苏省研究生教指委)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省教育厅副厅长洪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钟秉林教授,教育部研究生司培养处郝彤亮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董增川副校长出席会议致词并代表主任委员发言。会议由省学位办主任、研究生教育处处长杨树兵主持。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省教育厅副厅长洪流在讲话中指出,组建江苏省研究生教指委,是为了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实在在推进江苏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江苏研究生培养质量。他对江苏省研究生教指委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做好研究者,当好政府决策的“智囊团”,成为研究生教育前沿研究的“追梦者”;二要做好推动者,最大程度凝聚共识、激发活力、汇聚力量,吸引各类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做好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推动者;三要做好组织者,在主办各类比赛、论坛等活动时要充分发挥专家组织的优势,进一步优化项目设置,规范遴选程序,精心组织,办出成效,办出水平,希望教指委完善机制,履职尽责,各方协同,开展好各项工作。江苏省研究
  • 2018 11.19
    我校代表队荣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冠军
    11月18日,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上,我校“水之子”队荣获冠军,晋海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杨卓超同学荣获最佳选手奖。比赛中,我校代表队与其他15所高校代表队展开了激烈角逐,历经以水污染责任纠纷案为赛题的小组初赛、以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为赛题的复赛和半决赛晋级决赛,并在以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为赛题的决赛中先后充当被告、公益诉讼起诉人,最终凭借良好的团队协作、过硬的专业素养、严谨的逻辑思维、卓越的法庭辩论风采夺冠。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法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法律援助中心、模拟法庭等法学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创新思考能力和法学实践能力,并逐渐形成了以校园模拟法庭为基础,各级各类别模拟法庭系列大赛及其衍生赛事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形成有特色的系列实践育人体系。本次大赛由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武汉大学、河海大学等16所高校组队参赛。(徐军、张容)
  • 2018 11.19
    我校代表团参加第五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
    近日,我校代表团参加第五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此次论坛由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主办,旨在推动中俄两国高校在交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俄罗斯铁路局有关领导以及中俄两国交通领域的多所高校代表出席论坛。论坛上,我校作为创始成员之一加入“金砖国家交通大学校长联盟”并签署了联盟章程。该联盟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五国的交通类高校发起成立,目的是加强联盟各国高校在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入合作,通过国际合作为联盟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期间,徐卫亚副校长代表我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签署了校际合作备忘录。(陈红胜)
  • 2018 11.17
    水资源、水环境及水生态科学与工程论坛在河海大学举行
    11月15日-17日,由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的“水资源、水环境及水生态科学与工程论坛”在河海大学举行。河海大学副校长、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郑金海,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曹景华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郑金海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工程中心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严峻的形势下,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广泛交流与探讨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共同分享先进的理念、经验及行业最新科学技术与创新成果,促进相互间的学习借鉴、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好支撑和服务。曹景华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的举办为各方搭建了一个增进了解、相互学习借鉴和交流的平台,将进一步促进水利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次论坛以“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利相关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涉水企业等单位的20
  • 2018 11.16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
    根据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简称ESI)北京时间2018年11月15日最新更新数据显示,我校地球科学(GEOSCIENCES)学科首次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至此,我校已有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实现了我校学科建设新的突破,学科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根据ESI此次数据更新,在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0日期间,我校“地球科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986篇,其中高被引论文9篇,总被引次数为6220次,篇均被引频次6.31次,总被引次数在所有进入该学科ESI排名前1%的664个科研机构中排名第643位,排名百分位96.84%。近年来,学校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坚持优需特新,优化学科布局,以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流学科为引领,辐射带动若干优势学科快速发展,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学科取得连续突破。学校秉承“尊重不同学科的发展规律,明确重点,分类支持”的原则,实施《河海大学学科建设行动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交叉融合,引领学科发展的
  • 2018 11.15
    我校参与承办长江生物资源保护论坛
    11月3日至4日,由农业农村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长江生物资源保护论坛在武汉举行,论坛以“保护生命长江,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河海大学与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主办大河流域保护管理分论坛。大河流域保护管理分论坛聚焦“推动生物资源协同保护,助力长江绿色发展未来”,探索以长江为代表的世界大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我校水文院院长杨涛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并作“保障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水安全科技支撑思考”主题报告。报告从人水和谐理念、流域综合管理、水生态功能恢复等方面,对统筹构建和谐健康的水系网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释,并提出高等院校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新时期河湖健康影响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和优化智慧河湖管理模型,协助政府更好地决策与行动。分论坛上,河海大学与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科学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组织和单位共同合作,正式启动《长江生命力报告》项目。该项目将以“长江生命力指数”为核心,评估长江流域的物种多样性、湿地、水质、流量及水系连通性等生态系统重要要素,来纵观水生态、水污染及水资源三方面的综
  • 2018 11.14
    我校举办第29期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班
    11月12日,我校举行第29期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班开班仪式。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开班仪式由许峰副校长主持。唐洪武书记作首场培训报告。他指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全国教育大会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要牢牢把握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更好地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唐洪武书记介绍了河海大学百年历程与发展现状,阐释了学校一脉相承的文化与精神内涵以及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并对青年教师提出三方面要求:在教书育人方面,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做到因材施教;在科学研究方面,要结合学校学科建设需要科学规划个人发展方向、目标和道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在管理工作方面,要立足本职、知行合一,增强管理育人本领。唐洪武书记希望学校各支队伍协同并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不断开创河海大学事业发展新局面。徐辉校长对各位青年教师表示欢迎,感谢大家信任河海、选择河海。他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九大
  • 2018 11.13
    2018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与智慧海洋国际研讨会在河海大学召开
    近日,2018年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与智慧海洋国际研讨会在河海大学召开,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和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施建石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来自香港理工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德国地学中心、日本京都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4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参加会议并做特邀报告。徐辉校长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指出,以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和智慧海洋为代表的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深刻影响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作为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水利高等学府,河海大学深感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水科学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徐辉校长表示,学校将瞄准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也希望与会专家对学校建设发展给予更多的关心、指导和帮助。施建石局长向河海大学长期以来对地理信息工作和测绘学科建设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表示赞赏和感谢。他指出,我们要努力构建跨学科、多领域的测绘学科,努力打造全覆盖、一张网的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服务,在交流中携手提高我省测绘地理信息的国际地位,以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本次会议以
  • 2018 11.13
    河海大学在三峡集团大学设立继续教育基地
    11月5日,河海大学继续教育基地在三峡集团大学挂牌。河海大学副校长徐卫亚、三峡集团大学培训中心主任李炜出席挂牌仪式。徐卫亚副校长向三峡集团及各单位给予我校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并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基本情况。他指出,中国三峡集团公司与河海大学一直有深入广泛的合作,此次基地的落户必将带来新的契机,为三峡水电人才培养提供更为强大的智力支持,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水电“走出去”发展战略厚植人才优势,培育创新动力。授牌仪式后,河流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研修班开班,多位高校知名学者和行业权威专家精心策划了授课内容,内容涵盖水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政策、水利工程对局域环境的影响、水电有序开发与珍稀濒危水生陆生植物保护等课堂教学,以及参观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坝区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等现场教学。河海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流域机构、设计院等单位的70位学员参加了挂牌仪式。(辛亮)
  • 2018 11.13
    我校3名研究生获第五届“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荣誉称号
    近日,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了第五届“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评审结果,我校2015级水利工程领域研究生郭隆洽、2016级水利工程领域研究生戴邦国、2015级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生许军入选。本次评选共有来自全国62所院校的115名工程硕士获此荣誉称号。“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旨在表彰在专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水平,提升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目前,我校目前共有13名学生获此殊荣。(赵倩)
  • 2018 11.13
    我校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
    近日,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中,我校代表队斩获佳绩,其中,王喆、周子文、邱镛康同学组成的代表队摘取“野外地质技能”竞赛一等奖,宋扬、殷茜、贾嘉同学组成的代表队荣获“野外地质技能”竞赛二等奖,王金、梁钰、张悦同学组成的代表队荣获“地质技能综合应用”优胜奖,河海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赛事,旨在激励大学生学习和运用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地学教育改革,提高地学人才培养质量。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海大学等64所高校的169支队伍参加了竞赛。(赵燕容)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3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75/774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