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1 10.21
    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调研会在我校举行
    10月19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在我校召开研究生招生工作调研会。上海、浙江、江苏省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分管负责同志,部属在苏高校及部分省属高校研招工作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研招处处长平伟主持。平伟从疫情防控、组考工作、安全保密工作、自命题工作、推免工作、博士招生工作等方面,对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做了总结,还就以上方面提出了2022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改革思路、工作要求,并指导各单位做好2022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河海大学常务副校长李俊杰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情况,对教育部、省考试院和兄弟高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将始终牢固树立“考试招生也是育人”的理念,压实责任,扎实做好研究生招生各项工作。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袁桂华作交流发言。她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自命题管理、规范推免和复试调剂录取工作等方面介绍了江苏省2021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基本情况和创新举措。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及与会高校分别发言,对本单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成功经验进行介绍,并针对目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难点进行讨论,同时就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
  • 2021 10.21
    我校举办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水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创新论坛
    10月16日,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水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创新论坛在我校召开。根据疫情防控需求,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联合会议以及平台直播的方式开展。副校长陆国宾出席开幕式。中国科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及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组织等高校及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做特邀报告。陆国宾向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及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说,河海大学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始终肩负治水兴邦的使命担当。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石。复杂多样的水问题需要多学科共同发力解决,因此水科学交叉研究的开展也更为重要而迫切。他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促进全国高校水利工程、地球工程等学科之间的学术思想交流,实现多学科领域交互贯通。在论坛特邀报告部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宋献方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陈海山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谢正辉、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组织研究员邵全喜、全球水循环预报研究中心主任、河海大学特聘教授段青云分别作题为《基于环境同位素的水循环研究》《陆面过程与大气相互作用》《人为扰动和气候变化对土壤及
  • 2021 10.20
    我校太湖研究中心主任朱伟教授接受CGTN采访谈太湖治理问题
    10月16日,河海大学朱伟教授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中国24小时》之长江生态保护系列专题节目专访,对太湖生态保护领域相关问题做出了专业的分析和解读。朱伟在专访中说,太湖治理是一项复杂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国自2007年以来就在太湖治理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改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太湖治理之所以难,一方面是因为太湖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复杂的水文环境、密集的人口以及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使太湖流域的污染控制成为一个持续的挑战;另一方面,太湖位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中心区域,进入太湖的源水多数为工业、生活及农业用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太湖治理的难度。针对如何在不牺牲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护太湖的问题,朱伟表示,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应该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关系。太湖流域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更应该追求产业的绿色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引进循环经济的理念,切实做到“少用水、少排水、排干净的水”;此外,还应设立完善、高效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以保证太湖流域的用水和排水不会超过其承载能力。只有多措并举才能有效地降低太湖的环境压力,使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实现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
  • 2021 10.19
    “江苏好大学”携手开启石泉教育扶智“起点行动”
    10月16日下午,由我校牵头的江苏好大学联盟高校赴陕西省石泉县石泉中学开展石泉教育扶智“起点行动”启动仪式。石泉县县政府、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和石泉中学的相关负责同志、江苏好大学联盟高校代表、石泉中学师生及家长代表参加活动。仪式上,石泉县县政府副县长董涌波说,“起点行动”充分体现了河海大学等高校对石泉教育事业的关心。他希望,石泉县以“起点行动”为新契机,把河海大学及江苏好大学联盟的支持转化为发展的强大信心和动力。石泉中学校长李超旗对江苏好大学联盟对石泉中学的教育帮扶表示感谢,他说依托此次“起点行动”,必将助力更多石泉学子走出石泉,圆梦双一流大学。仪式上发布了江苏好大学最新版宣传片,生动地展示了江苏省丰富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到江苏大地求学圆梦。河海大学代表江苏好大学联盟从政策背景、目的意义、服务对象、申请流程以及志愿填报方式等方面全面介绍并解读了新高考背景下各高校国家专项、高校专项政策的执行情况,系统的为扶贫中学的高三学生提供指导。此次讲解加深了石泉中学师生和家长对政策的理解,增加了学生进入双一流大学学习的机会,实现升学梦想。江苏好大学联盟高校代表与石泉中学师生家长还进
  • 2021 10.18
    我校学者在青藏高原大尺度流域水量平衡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南河流源区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项目编号:92047301)资助下,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雍斌教授与西湖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等学者开展合作研究,于今年7月以第一作者在《Geology》杂志发表学术论文“Missing water from the Qiangtang Basin on the Tibetan Plateau”,阐述了研究团队在青藏高原流域水循环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古新世中期,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形成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山地貌,导致这一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已有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存在流域水量不平衡现象(如青藏所在纳木错的多年水文观测、羊八井热泉研究等),由于地面观测极度匮乏,青藏高原大尺度流域水量平衡研究成为西南河流源区重大研究计划集成的难点。研究团队综合利用新一代的全球陆面同化系统、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多源遥感反演、重力卫星等数据,对羌塘流域水量平衡过程进行了集合模拟,对关键水文变量进行了多模式交叉检验和地面观测验证(图1)。研究发现:作为青藏高原最大的内流区,进出该流域的大气水汽量并不平衡,进入的水汽量明显要多,而
  • 2021 10.17
    第三届河海大学丰收节开幕
    10月16日,在第41个世界粮食日来临之际,河海大学第三届丰收节开幕式暨“智慧水利与现代农业”主旨报告会在江宁文体中心小剧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河海大学水利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河海大学原副校长朱跃龙,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姜东,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孟新在开幕式致辞中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国家的战略需求对我们涉农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希望,丰收节活动能成为全校师生交流共融的文化平台,成为河海涉农学科闪亮的文化名片。师生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探索涉农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交叉方向,推动学科跨越式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懈努力!朱跃龙为本次“智慧水利与现代农业”主旨报告会作“智慧水利与流域管理决策”特邀报告。他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了智慧水利产生的背景与内涵,并通过具体课题介绍了流域管理与决策。姜东作题为“发展现代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特邀报告。他以翔实的数据、科学的分析就粮食安全
  • 2021 10.14
    河海大学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和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奖励
    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公布了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结果,我校已故著名工程力学家、教育家徐芝纶院士主编的《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第五版)》和土木工程专业汪基伟教授主编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第5版)》荣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我校获奖的全国优秀教材《弹性力学简明教程》初版于1980年,历经40年教学实践,多次修订再版,累计印刷60余万册,被众多高校相关专业广泛选用。本次获奖的第五版系新形态教材,该教材曾荣获国家级规划教材、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等荣誉。《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初版于1979年(首版由周氐教授主编),总计印次37次(其中第5版已重印5次),累计印刷33万余册。该教材曾荣获国家级规划教材、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等荣誉。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秉承徐芝纶院士“爱国兴国、德育为先、止于至善、融合创新”的教育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潜心钻研教学,大力推进教材改革,已出版系列教材100余部,在全国200余所高校的土木、水利、机械、力学等相关学科专业中广泛使用,多部教材荣获国家
  • 2021 10.14
    河海大学举行2021年重阳节敬老祝寿会
    10月14日,河海大学举行2021年重阳节敬老祝寿会,为离退休老同志庆祝佳节。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出席大会并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许峰主持大会。老同志代表,退教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大会。唐洪武向老寿星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并向老同志们通报了今年学校紧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落实巡视整改任务两条工作主线,有序推进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十四五”规划编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新校区建设、深化“两处三院”建设等一揽子重要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他高度肯定了老同志们在学校的改革建设发展、历史文脉传承、育人育才水平提升中的重要贡献,并表示学校将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为离退休老同志做实事、办好事。同时,他衷心希望老同志一如既往心系学校发展、无私奉献余热,展现“五老”独特优势,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齐心协力推动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离退休教师代表们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过去在教育教学、党政管理岗位工作的体会感悟,回忆了昔日恩师对自己教育教导的难忘片段,表达了愿意发挥余热、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的愿望。祝寿会结束后,学校还为与会老同志们合影留念。(文/樊非 图/朱昊)
  • 2021 10.14
    我校青年学者在水风光多能互补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依托西南大型水电基地,发展水风光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充分利用水电站群的调节性能及其与风光出力间的互补特性,通过联合调度将多能源打捆外送和集中消纳,可有效平抑风光出力不确定性对电网的冲击,破解清洁能源消纳难题,这既是我国为世界能源转型贡献的中国智慧和创新模式,也代表未来我国水电发展和能源系统转型的重要方向。近年来,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等大型水电基地均提出建设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这些基地是由百余座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外送方式电站共同组成的大规模多源多网混合发电系统,具有强不确定性、复杂异构并网、跨流域跨电网互联等全新的特点和更复杂的综合要求。如何充分发挥多能源间互补效益,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在容量配置和调度运行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这是制约我国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图1 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示意图近期,我校闻昕、谭乔凤青年教授研究团队面向多能互补研究重大需求和科学问题,创新建立了面向电力/电量补偿的多尺度多层级协同调度运行模型。在时间上,提出风光水多能源的短期电力补偿和长期电量补偿机制,建立全景电
  • 2021 10.13
    我校获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的通知》,共有20所高校入围,河海大学位列其中。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增强高校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的信息公共服务能力,促进高校协调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我校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1998年起开展情报分析服务,2019年正式成立河海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挂靠图书馆。中心认真贯彻《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严格执行《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修订)》,在知识产权培训讲座、传播推广、检索分析及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升学校创新能力、支撑优势学科建设、助力地方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中心将继续围绕学校优势学科和行业地方特色产业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进一步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优化全流程服务举措,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封丽 )
  • 2021 10.13
    我校俞小彤博士与瑞典研究团队合作提出自然腐蚀条件下混凝土梁内钢筋粘结-滑移关系的反演分析方法
    钢筋锈蚀是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结构最主要的劣化因素,锈蚀不但减小钢筋截面积,而且生成膨胀性锈蚀产物导致混凝土保护层胀裂,改变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良好的粘结是钢筋混凝土协同工作的基础,因此明晰锈蚀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滑移关系对腐蚀RC构件/结构性能评估至关重要。近日,港航院俞小彤博士与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Karin Lundgren教授团队共同开展自然腐蚀条件下RC梁内钢筋粘结-滑移关系的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往,学者们大多对钢筋进行加速锈蚀,随后开展拉拔试验,分析不同锈蚀程度的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关系。然而实验室加速锈蚀的研究结果能否预测自然腐蚀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粘结特性尚存争议。在RC构件/结构承载过程中,钢筋屈服后由于泊松效应会发生环向颈缩,大大降低粘结力,该现象难以在常规的拉拔试验中反映。尽管腐蚀RC梁、柱等构件承载性能演化有大量研究,但由于缺乏精细的测量手段,未能深入认识构件内部钢筋的行为发展,缺少钢筋粘结-滑移关系的反演分析方法。俞小彤博士与Karin Lundg
  • 2021 10.12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刊发我校校长徐辉专访文章
    日前,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发表了我校校长徐辉的专访文章。文章回顾了河海大学秉持“治水救国、治水报国、治水强国”的使命担当,培育具有“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的一流人才,以“战略引领、创新驱动、服务支撑”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的光辉历程,并系统阐述了河海大学以保障国家水安全、参与全球水治理为己任,按照“顺应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探索水利向水拓展、推进河向海延伸、加快国内向国际迈进”的办学思路,以及转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朝着建成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目标奋勇前进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因水而生、缘水而为、顺水而长。1915年,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南京创办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后发展为今天的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河海大学。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河海大学在一百多年发展中,始终传承“兴学育才、治水兴邦”的历史使命,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为保障国家水安全、引领水科学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到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再到南水北调工程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河海人的足迹踏遍五湖四海,可谓“哪里有水,哪里就
  • 2021 10.11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教职工住宅工程正式开工
    10月10日上午,常州新校区教工住宅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副校长陆国宾、金坛区政协主席、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陈锁龙、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三公司董事长刘书东等出席开工仪式。教职工住宅是常州新校区重要配套项目,是新校区建成运行的保障性工程。为建好让教职工满意的住宅,学校广泛征求教职工需求意见,主动回应教职工关切,精心制定建设方案。为了确保建设质量,学校严格审定招标文件,力求选出信誉好、水平高、能力强的建设、监理、跟踪审计等参建单位。目前,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具备开工建设条件。校内外相关单位参加了工程开工仪式。(新校区建设管理办公室)
  • 2021 10.09
    【红色故事】林炯:壮志未酬赤子心
    林炯(1900—1937年)林炯,字电岩。1922年考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与同学曹锐、严俦等参与南京的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不久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校期间,他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认为“负有新文化运动底责任的学生子,应当利用假期,尽力做点事业,才对得起‘学生’二字”,他们鼓动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改造家乡,希望能给“一向醉卧于沉寂空气中的台州,灌进一些活气”。1924年7月10日,以“利用暑期补习功课、服务社会”为宗旨的临海旅沪学生消夏社成立,消夏社是乙丑读书社前身,是一个集“暑期学校,同时是个完全小学和中学;革命团体;平民学校;学生们自行组织的读书会;消暑共乐的俱乐部;强健身体的运动场”为一体的群众性团体,是临海当时唯一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群众团体,吸引和团结了一批要求上进的青年学生。林炯等消夏社社员深觉当时社会环境过于恶劣,“内受军阀的蹂躏,外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再有反动的教育,麻醉青年,使他们成为奴隶式的顺民,或做统治阶级的爪牙”,励志要通过“引导读书”来帮助青年摆脱恶环境、走向光明之路,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所读的书和所过的生活,就是造成我们自己的模型”。而如何树立正确的读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88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03/778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