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3 03.28
    我校两个质量检测中心通过国家资质认定复查换证评审
    3月上旬,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委托,先后对河海大学实验中心(简称“实验中心”)和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安全监测中心(简称“金结中心”)国家资质认定(CMA资质)复查换证开展现场评审。评审组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文件要求,通过理论考试、现场考察、见证试验、人员比对、报告验证、档案查阅、座谈考核等形式,先后对两个中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管理体系文件运行的符合性和所申请参数的人、机、料、法、环等检测能力,进行了全面评审。对两个中心最高管理层、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审员、质量监督员、样品管理员、仪器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及16名授权签字人分别进行了座谈考核,对80项检测参数和231人次检测人员进行了现场操作考核。通过现场检查和考核,评审组认为两个中心管理体系运行持续有效,具备所申请的五大类29小类412项参数的检测能力,同意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复查评审,报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至此,河海大学具备在岩土工程、混凝土工程、金属结构、量测和机械电气五个方向为社会提供公正
  • 2023 03.28
    首届淮河国际论坛暨第八届世界水谷论坛举办
    3月24日-26日,由我校主办的首届淮河国际论坛暨第八届世界水谷论坛在江苏盱眙举办。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各界的200多位精英参加,论坛围绕“淮河生态治理,沿淮经济发展,淮水文化提升”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淮河研究中心主任唐洪武,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锋,江苏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韩全林,中共淮安市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赵正兰,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郑声安,河海大学校长、世界水谷研究院理事长、调水工程研究院院长徐辉,华夏文化促进会会长、国家质检总局原总检验师项玉章,中共盱眙县委书记邓勇等出席开幕式。俄罗斯东北联邦大学校长Anatoly Nikolaev和IPMA国际项目管理组织副主席Mladen Vukomanović为论坛开幕式录制致辞视频。唐洪武指出,新阶段如何更好的治理淮河、实现淮水安澜,如何发挥淮河沿线地区生态基础好、文化积淀深厚的特色优势,为促进流域经济加快复苏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是河海大学当下聚焦聚力、深入作答的时代课题。他希望通过学术交流、成果展示、商务沙龙、参观考察等活动,打破行业壁垒、加强跨界融合,为集
  • 2023 03.28
    我校青年学者在应急响应组织网络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教师陶志刚与南京大学张海波教授合作撰写的题为“The emergence of complex adaptive response networks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four disasters”的论文在《Risk Analysis》上发表。该论文通过对四次灾难应急响应组织网络的分析,揭示了应急响应网络的生成机理。 当前,组织网络已经成为应急响应主要结构形态。尽管既有研究探讨了多种情景中的应急响应组织网络,但对中国应急响应组织网络特征的理解仍不够深,特别是应急响应组织网络的生成机理,亟待更深入的理论研究予以回应。 本研究以过去十年来国内的两起自然灾害和两起事故灾难为研究案例(表1),基于网络数据和田野访谈资料,利用网络分析中的指数图随机模型(Exponent Random Graph Model, ERGM),对四次灾难的组织网络进行量化分析。表1 研究案例相关描述 结果发现:1)有效的应急响应全网络需要整合计划网络和突生网络(见图1);2)计划网络为应急响应全网络提供了最初的组织框架,计划网络的生成机理与应急响应全网络的生
  • 2023 03.24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谦来校调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和全国“两会”精神,3月2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一行来我校调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谢经荣,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江苏省委主委胡刚,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徐开信,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副部长(主持工作)高育红,民盟江苏省委专职副主委吴胜兴,民盟江苏省委秘书长占飞富及河海大学在宁校领导、院士、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相关单位负责人、民盟河海大学委员会负责人等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王光谦对河海大学取得的发展成绩表示了肯定。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河海大学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水利科学基础研究,加快“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在重要基础研究与重大工程实践中继续为国家水利建设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他希望,河海大学要立足传统特色优势,
  • 2023 03.24
    河海大学代表团访问法国里尔大学
    3月16日至19日,副校长郑金海率河海大学代表团访问法国里尔大学。访问期间,里尔大学副校长Nil Toulouse和Kathleen O’CONNOR接待了代表团一行。Kathleen O’CONNOR表示,两校合作历史悠久,在合作办学、科学研究和学生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成果丰硕,希望今后能够在更多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代表团一行还访问了中国驻斯特拉斯堡总领馆、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阿尔萨斯孔子学院,看望了部分我校法国校友。(国际合作处)
  • 2023 03.23
    河海大学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
    3月23日,河海大学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2023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和十四届省纪委三次全会部署要求,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通报剖析校内外典型案例,部署安排今年重点任务。校领导、党委常委、校党委委员、校纪委委员、中层干部、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二级党组织兼职纪检员、党风廉政监督员、部分教工党支部书记、部分职能部门科级干部等参加了会议。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作题为《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的讲话。他指出,2022年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持续加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落细,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氛围进一步巩固,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他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六个如何始终”的谆谆告诫、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四个全”的重大要求和深
  • 2023 03.23
    我校举办2023年春季毕业生供需洽谈会
    抢抓春招关键期,全力攻坚促就业。3月22日,“逐梦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江苏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系列之河海大学专场供需洽谈会在我校江宁校区举办。8家水利部所属事业单位和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地区的250余家单位参加了此次招聘会,提供了涵盖水利、土木、环境、管理、地质、材料、商科、能源、电力、思政等本硕博专业的2万余个岗位,近2000余名河海大学毕业生现场参加。本次招聘会现场专门设置了简历指导、面试辅导、生涯咨询、基层就业资助政策咨询、入伍政策咨询、现场服务咨询等多处公益性服务展台,邀请了校内外专家现场提供求职技能服务,助力毕业生提升求职技能。本次活动是我校2023年春季就业促进行动的重要环节,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激活学生内驱动力,拓宽就业渠道,深挖岗位资源,服务国家战略,构建“全程化、全方位、立体式”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全力推动招聘单位与毕业生供需对接,全力保障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引导每一位河海学子将职业选择融入国家发展,在拼搏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陈耕)
  • 2023 03.22
    河海大学第二届水文化节开幕
    3月22日,河海大学在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之际举办第二届水文化节。河海大学校长徐辉、江苏省水利学会理事长叶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河海大学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王媛主持。徐辉对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贯彻“十六字”治水思路结合起来,通过水文化节的举办,大力开展水情教育,充分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打造阅水、忆水的精神家园。他期待,各大水利院校以组建“水研联盟”为契机,为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讲好水故事、注入水动力,为加快谱写水利改革发展新篇章不断做出重要贡献。叶健指出,江苏的历史是不断创造独特水文化的历史,江苏的现在是水文化大放异彩的时代,高校是水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和摇篮,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江河战略”,为新时代治水实践和水文化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他表示,江苏省水利学会将会大力支持“水研联盟”的成立和发展,奋力绘就新
  • 2023 03.22
    河海大学召开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
    3月20日,中国共产党河海大学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在学校召开,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主持会议。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精神,传达学习2023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和十四届省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唐洪武对过去一年学校纪检监察工作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他指出,学校纪委坚守主责主业,有效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推动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协助党委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有力护航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他就做好学校2023年纪检监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围绕中心大局强化政治监督,坚持把治理理念、系统观念、辩证思维贯穿管党治校始终,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深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二是准确把握方向重点,紧扣强化前端管控、健全制度机制、促进干部担当等,持续提升监督质效,有力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在学校落地生根。三是始终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求,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和斗争历练,坚守政治觉悟“高线”、提升履职能
  • 2023 03.20
    河海大学举行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报告会
    3月20日,我校举行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报告会,学习贯彻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精神。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唐洪武,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水利水电学院院长王媛分别作传达“两会”精神报告。校长徐辉主持会议。唐洪武从会议基本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江苏省代表团履职情况以及个人履职情况等方面详细传达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他指出,此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是党心所向、民心所盼、众望所归,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亿万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共同奋斗。他重点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江苏5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希望江苏继续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向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开好局。他还强调,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
  • 2023 03.20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一行来我校调研
    3月16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李集明一行来我校调研座谈。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原司长高俊才,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孟新对李集明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随后,李集明作《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几点思考》的报告,系统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整体情况、在人工增雨、减雨、防雹等方面的主要业务和科技动向;高俊才对母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给予了高度认可和评价,并围绕人工增雨服务国家战略、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重大活动天气保障等方面的情况和需求,人工增雨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动向和进展等进行了交流。水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水文院院长杨涛介绍了学院在双一流学科建设发展、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双方参会人员就科技成果研发、业务合作方向及合作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此次座谈会增进了我校与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联系与了解,拓展了双方在水文气象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合作广度,为促进科研工作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学科交叉融合,以及服务气象、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形成良好的开端。相关职能部门
  • 2023 03.19
    河海大学获“挑战杯”全国金奖
    3月17日-19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终审答辩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河海大学获全国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3项,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其中,由水文水资源学院推报,张珂等老师指导,2020级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程玉佳、2021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潘登、2021级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兆安等同学共同完成的作品《中科智水——国内领先的中小河流洪水智能预报决策软件系统》参加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组角逐,获全国金奖。由土木与交通学院、商学院推报,高磊等老师指导,2020级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徐中权、2022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婷婷、2021级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袁泽等同学共同完成的作品《天砳感知——中国自主研发的岩土工程光纤智能感测系统》参加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组角逐,获全国银奖。此外,由信息学部、商学院推报的《温声护电——首创温声混合法环网柜电缆接头缺陷在线监测系统》、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禹学院推报的《宏川生态——陡立岩坡复绿领航者》、由机电工程学院、商学院推报的《安能光伏——国内首创的光伏行业专业设计软件及定制化服务提供商》分别参加科技创新
  • 2023 03.17
    我校教师团队在风暴潮年际变化预测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张蔚教授课题组通过中英荷国际合作,联合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EarthSurface主编荷兰瓦格宁根大学Hoitink教授和英国雷丁大学XiangboFeng研究员,开展风暴潮水位年际变化预测及其响应机制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题为“Storm surge variability and prediction from ENSO and tropical cyclones”的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研究生谭易成,通讯作者为张蔚教授。该论文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论证了年际风暴潮极值水位具有一定的可预报性,根据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ENSO )指数和热带气旋发生频率与水位年际变化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预报模型,模型在极值水位的预测上表现良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课题(2021YFC3001000)和长江水科学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040203)资助。风暴潮是河口海岸地区导致生命财产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目前对风暴
  • 2023 03.17
    中国水利学会原副秘书长刘咏峰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3月10日,中国水利学会原副秘书长刘咏峰受聘河海大学客座教授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我校举行。校长徐辉出席受聘仪式。受聘仪式上,徐辉代表河海大学为刘咏峰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并为其佩戴校徽。刘咏峰对客座教授的授予表达了谢意,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交流,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工作贡献力量。仪式结束后,刘咏峰做题为《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学术报告。他深入介绍了质量基础设施技术要素,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计量、标准和合格评定等相关含义及逻辑关系,为学校今后相关工作提供了很好指导。刘咏峰,毕业于清华大学,原为中国水利学会二级教授,曾任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现任世界水理事会副理事,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亚太分会执委。他在水利标准体系建设、标准编制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为我国水利标准走向世界,中国标准国际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200余人参与了受聘仪式和报告会。(水科学研究院)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4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60/775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