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4 04.17
    河海大学举行校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
    4月16日,河海大学举行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围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深入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学习会,校长杨桂山作了重点发言。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和重要拓展,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提高思想认识,凝聚改革共识,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更好地发挥学校高质量发展之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引领作用,以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增强学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使命担当。会议认为,河海大学要持续引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要把学校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要自主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专门拔尖创新人才,有序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加快发展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建设,进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路径。要强化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策源功能,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发展需求,精准引育和集聚行业顶尖人才,打造一批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有组织开展跨学科研究,加强引领性战略性科技攻关,进一步提升水利行业
  • 2024 04.1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加纳港湾保护与开发联合实验室CG-HCode”项目启动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近日,由我校牵头承担的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国-加纳港湾保护与开发联合实验室CG-HCode”项目启动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河海大学副校长陈达参加会议。陈达代表承办单位在致辞中表示,河海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将为各有关协同单位积极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为联合实验室顺利完成项目目标创造良好条件。咨询专家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胡亚安院士、大连海事大学尤再进教授、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王科华水文专业总工程师及来自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University of Bradford、Loughborough University的教授等校外专家莅临指导,并听取了联合实验室项目负责人的项目汇报,并对联合实验室建设方案、技术攻关及应用、指标落实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来自中国、加纳、英国、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利比亚等国家的8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本项目由河海大学牵头,联合加纳University of Cape Coast,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中国港湾(科特迪瓦)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西非中心,按照“联合共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 2024 04.16
    河海大学举办深圳校友会第十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
    4月14日,河海大学举办深圳校友会第十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校长杨桂山、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河海大学深圳校友会理事会成员,在深各行业校友代表,河海大学各地校友会负责人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出席会议。杨桂山以《凝心聚力、接续奋斗,谱写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篇章》为题作主题报告,与深圳校友共同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就,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形势机遇和学校面临的挑战,明确了学校肩负的使命和发展目标,介绍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工作思路、实施路径和发展愿景。他说,深圳校友会及广大深圳校友聚焦服务校友、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在凝聚校友、资源拓展以及扩大母校影响力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深圳校友会继续以情怀为纽带,不断创新校友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校友工作水平,持续强化校友会活动品牌效应,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河海智慧与力量。会议选举产生了河海大学深圳校友会第十四届理事会。会前举办了“传承与探索科技与发展”高峰论坛。河海大学深圳校友会是学校最早成立的地方校友会之一,近年来,深圳校友会及广大深圳校友在深圳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
  • 2024 04.16
    我校学子在江苏省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取得佳绩
    4月14日,2024年江苏省大学生(普通生组)乒乓球锦标赛落下帷幕。我校代表队的陈同庆同学获得男子单打第二名,郭耀武同学获得男子单打第三名,河海大学代表队取得团体总分第三名,并获得了本次比赛的体育道德风尚奖。本次比赛进行了混合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三个项目的角逐,吸引了来自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50所本科院校代表的500余名乒乓球学生运动员参赛。河海大学代表队成员由我校本硕博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组成,队员们的赛前集训时间短、任务重,参赛团队在备赛过程中积极准备、精益求精。面对高手如云的各校队友,我校代表队奋力拼搏,团结一心,展现了河海大学学子的体育精神与青春风采。(体育系)
  • 2024 04.15
    河海大学召开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4月15日,河海大学召开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党纪学习教育开展的部署要求,研究部署全校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会议并讲话,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盛邦跃,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参加会议。唐洪武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党之大计”,是党中央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将学习教育和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衔接起来,与学校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筹备及会议精神贯彻统筹起来,同学校年度重点任务落实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教育各项任务举措抓紧抓实抓到位。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传达教育部直属系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部署会议精神和相关工作要求。她强调,要深刻学习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党组、学校党委工作要求,注重分层分类、精准施教,以严明纪律和严实作风抓好贯彻落实。教育
  • 2024 04.15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铭江做客“长荡湖讲坛”作专题报告
    4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主席、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新疆农业大学名誉校长邓铭江做客“长荡湖讲坛”,以《新疆地下储水构造及地下水库示范工程》为题,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400余名师生做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学校党委书记唐洪武院士主持。邓铭江的报告从地下水库综述、水文地质特征及典型储水构造、山间凹陷地下水库、山前凹陷“横坎儿井”地下水库四个方面展开,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地下水库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针对新疆地下储水构造特征、地下水循环特征和丰富的地下水储量,探讨了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成库条件、工程结构型式及其关键技术,全面生动展示了实验研究与工程示范的重要进展。邓铭江领衔创建的横坎儿井地下水库新技术,打造了我国自主的水利工程新型式,为更好地发挥干旱区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邓铭江在报告中对青年学子提出殷切期望,勉励同学们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阐明机理,创造新思想、新方法,共同投身国家水利事业的建设发展中。唐洪武在总结讲话中勉励广大师生以邓铭江院士为楷模,厚植科学家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响应国家召唤,担起建设重任,扎
  • 2024 04.15
    2024年黄文熙讲座(第27讲)学术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4月13日,由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承办的一年一度的黄文熙讲座(第27讲)学术报告会在我校西康路校区举行。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0多位岩土工程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现场报告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开幕式上,副校长郑金海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陈生水代表主办方致辞。黄文熙讲座主讲人、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卫东做了题为“软土深基坑变形及环境影响分析方法与控制技术”的报告,针对软土深基坑变形与环境影响评估和控制的技术难题,系统介绍了软土深基坑变形控制标准、开挖与承压水降水环境影响分析方法以及高效、环境低影响、绿色低碳的基坑变形控制新技术。此次黄文熙讲座学术报告会还邀请了国内多名学者做学术报告,包括: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杨光华的报告“超深圆形支护结构受力计算的自锁效应”;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郭万里的报告“颗粒破碎对堆石料变形驱动机制与本构模拟方法”;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李维朝的报告“应力-渗流-变形耦合作用下的管涌研究”;河海大学姬建的报告“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高效算法及工程应用”;清华大学王睿教授的报告“高性能
  • 2024 04.15
    我校入选教育部高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学校及案例团队
    近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公布了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学校及案例团队名单,全国共评选出173个项目学校和325个项目案例团队。我校成功入选项目学校,同时,港航院申报的“海平面上升环境下的海堤防护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项目案例团队负责人姚鹏)、力学院申报的“现代力学测试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案例团队负责人雷冬)、智能院申报的“复杂水下环境高精度导航虚拟仿真实验室”(项目案例团队负责人王冰)入选项目案例团队。河海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技术的发展和实践应用,近年来在不断提升实验室硬件水平的同时,着力打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积极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助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学校现有力学与水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力学与水工程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5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以及36门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有力支撑了一流专业建设,为学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此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的建设,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学习资源与学习体验。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
  • 2024 04.13
    河海大学与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4月11日,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吴宏伟、副主任张雷一行来校开展合作交流并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院士出席活动并讲话。会议由河海大学副校长陈达主持。唐洪武对吴宏伟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治水兴水,科技为要,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在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的指引下,在水利科技成果管理和推广应用、科技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定、水利科学普及和标准化工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水利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他希望双方全面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要求,共同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携手推动水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加快形成水利新质生产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水利新篇作出更大贡献。吴宏伟对河海大学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表示,河海大学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近年来,在交叉学科培育、人才团队培养、科研项目攻关、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效,为水利行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和
  • 2024 04.12
    我校学子在2024年美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中实现挡土墙赛三连冠
    近日,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举办的2024年美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中太平洋分区赛(2024 ASCE Mid-Pacific Student Conference)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举办。由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组成的河海大学代表队参加了挡土墙赛和论文赛的比赛,最终获得挡土墙赛冠军,实现三连冠。今年的挡土墙竞赛需要模型承受约23千克的圆形均布居中荷载,并新增一个横向PVC管障碍物来影响土压力分布。由丁国权、刘鑫、李平老师指导,2021级土木工程专业林琬蓉、朱驰宇、王世民、徐宇宬、杨力帆同学组成的挡土墙团队,通过持续计算、分析土压力分布,设计优化挡土墙筋条方案,以1.49克的全场最轻筋条质量顺利完成一、二级加载并最终获得挡土墙赛冠军。论文赛比赛中,我校2021级土木工程专业郑倩怡同学就人工智能在工程技术中的积极运用以及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进行汇报,最终获得第四名。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成立于1852年,学会组织的美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被誉为“国际土木类专业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奥林匹克”。除河海大学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
  • 2024 04.12
    我校出版社3个项目入选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近日,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24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名单,全国共有530个出版项目入选,我校出版社3个项目共29种图书入选。此次入选的项目为《中国历代民歌整理与研究丛书(共21卷)》《长江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系列丛书(共7卷)》《数字孪生智能泵站技术研究与应用》。近年来,我校出版社重视学术出版和精品出版,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建设作为出版社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制度建设、选题建设、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以打造学术精品为己任,推进出版社的高质量发展。(出版社)
  • 2024 04.10
    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4月10日,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我校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春宏、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会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志峰、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铭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杜修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创兵、南京大学教授吴吉春、河海大学教授余钟波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在线上和线下出席了会议。依托单位领导河海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校长杨桂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戴济群,河海大学副校长陈达,以及依托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全国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等参加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建云院士主持会议。唐洪武代表依托单位,对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院士、专家们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全国重点实验室在顺利通过重组后,进一步整合两家依托单位的优势力量,在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他强调,立足新阶段,全国重点实验室要聚焦水灾害防御研究目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整合基地平台建设,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并在承接国家重大任
  • 2024 04.09
    信长星在河海大学调研时指出 发挥特色优势 展现更大作为 在新征程上传承兴学育才治水兴邦使命
    4月8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到河海大学调研。他指出,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河海大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成果斐然、贡献突出。希望河海大学一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和治水的重要论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展现更大作为,在新征程上传承兴学育才、治水兴邦使命。因水而生、缘水而为、顺水而长,百年河海栉风沐雨、薪火相传。信长星首先来到校史馆,深入了解学校发展历程、校区布局,听取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校园文化等情况介绍。随后,参观了张闻天陈列馆,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河海大学杰出校友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他指出,爱国报国的红色基因、治水兴邦的历史担当和严谨务实的精神特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河海学子奋进求索,书写了“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哪里就有河海大学贡献”的壮阔图景。要始终站在水利发展的最前沿,朝着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河海大学新的贡献。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综合演示平台集成了海上钻井平台、机场人工岛、跨海跨江大桥、船闸枢纽、大型港口、核电站等,是河海大学重要的实践教学
  • 2024 04.09
    我校入选教育部2024年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入选名单,我校《家校医警协作模式,护助学子化危为机》入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我校《家校医警协作模式,护助学子化危为机》案例,通过家校医警四方协作,采用阶段模型和任务模型相结合的危机干预方式,把危险变成机遇,实现学生在危机后的成熟与发展。案例充分体现了学校以生为本、协同育人、科学育人等育人特色,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处置中法律与伦理的平衡与坚守、建立多学科视角下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协作干预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学术创新和突破,彰显了心理健康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价值,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和示范引领价值。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培养“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的积极健康新人才为基本理念,构建课程教学、咨询服务、实践活动、危机预防、平台保障“五位一体”心理育人工作体系,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陈诗卉)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37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34/775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