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5 09.25
    越南DEOCA集团访问河海大学
    9月22日,越南DEOCA集团高级顾问陈种、总经理阮光辉率代表团访问河海大学,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学武一行随同访问。河海大学副校长吴峰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双方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开发等领域,就合作办学、人才培训与科研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吴峰强调,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学校已与越南水利大学、南方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内土木工程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参与多项越南工程项目。未来,希望继续深化在土木、水利、近海工程等领域的合作,在共建海外办学中心、定制企业培训项目以及参与越南重大基建项目设计与运维等方面贡献河海智慧。陈种表示,越南正处于发展新阶段,诸多重大工程面临技术挑战,亟需借鉴中国先进经验。希望依托学校的技术与人才优势,通过具体项目合作提升DEOCA集团的工程能力,共同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阮光辉提出,希望与河海大学、华设集团合作在越设立办学点,依托河海大学的师资与科研资源,开展涵盖高速公路、隧道、智能水利调度等领域技术人才培训。董学武表示,河海大学在岩土工程、智慧水利等领域的科研优势与DEOCA集团推进智慧交通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需求
  • 2025 09.23
    “第十一届全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术大会”在南京召开
    2025年9月19日至21日,第十一届全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术大会在南京市召开。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杨桂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林颢、国际地图制图学会副主席刘纪平、中国地理学会执行秘书长王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杨桂山强调,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与外延,期待各位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强化合作,更好地服务“数字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长江大保护”等重大战略,促进我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特邀报告环节,河南大学王家耀教授、莫干山地信实验室主任陈军教授、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教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纪平研究员、清华大学徐冰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陈能成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董卫华教授、北京新美互通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陆洪彬副总裁、河海大学王船海教授、武汉大学苏世亮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刘信陶副教授围绕时空智能时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思想,探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的新问题、新发展,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在地图学、地理信息科学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极大地促进高精度地图、实景三维、虚拟地理环境、
  • 2025 09.22
    河海大学第一届校友足球赛暨校友足球联谊会成立仪式在南京成功举办
    9月20-21日,河海大学第一届校友足球赛暨校友足球联谊会成立仪式在南京成功举办。校党委书记杨桂山、校长郑金海、副校长陈达出席活动。杨桂山表示,足球是河海大学引以为傲的亮丽名片。校友足球赛不仅为建校110周年献上了一份饱含深情的贺礼,更进一步加强了校友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厚了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感纽带。期盼广大校友常回母校看看,金秋十月共庆河海百十华诞,携手见证母校新征程。郑金海表示,足球运动根植于河海的历史基因,“河海足球”是一种独特的精神象征。本次活动为所有热爱足球的“河海人”建立了重温记忆、共享资源、彼此成就的温暖家园。希望能将足球带来的运动正能量,助力健康生活,紧密连接情谊,赋能促进合作。比赛期间举行了校友足球联谊会成立仪式。方伟当选为会长,耿哲当选为执行会长,王银干当选为秘书长。第一届校友足球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4支队伍、392位校友返校参加活动。各代表队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经过激烈角逐,南京校友代表队、新疆校友代表队、安徽校友代表队分别获得冠亚季军。活动期间网络直播观看次超20000人。
  • 2025 09.18
    河海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获批教育部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名单,我校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获批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系。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切实发挥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辐射示范作用,着力构建“五维联动,聚力优才”育人体系,打造师生联动“直通车”,搭建产教聚力“立交桥”,培养具备政治定力、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能源电力人才。学生党员获评“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1个学生科创团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科创团体,3个党支部入选“江苏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党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学校将以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建设为契机,将“大思政课”、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等育人方式有机结合,提升育人能力,完善体制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落地见效。
  • 2025 09.17
    水利部卓越水利工程师培养工程(第二期数字孪生水利班)高校知识更新阶段总结暨项目实践锻炼阶段启动会在河海大学举行
    2025年9月12日,水利部卓越水利工程师培养工程(第二期数字孪生水利班)高校知识更新阶段总结暨项目实践锻炼阶段启动会在河海大学举行,系统总结第一阶段高校知识更新培养成果,全面部署第二阶段项目实践锻炼相关工作。水利部人事司副司长王健、河海大学副校长宋翔洲出席会议。王健指出,水利部卓越水利工程师培养工程(第二期数字孪生水利班)是水利部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及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的关键举措,是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筑牢水利现代化人才根基的重要行动。培养工程第一阶段围绕“理论筑基、课题攻坚、实践融合”三大核心,顺利完成阶段性目标,为后续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王健要求,在第二阶段的培养学习中,要提高站位、顶岗实干、勇于担当、严守纪律,着力提升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宋翔洲表示,学校将组织实施此次知识更新工程视为服务国家战略、支撑行业创新的重大政治任务,积极整合全校优质资源,全力保障高质量实施,全面构建了覆盖教学组织、师资建设、管理制度与质量监控的全链条保障机制。学校将以此次水利卓越工程师培养为契机,不断深化与水利部及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 2025 09.14
    我校举行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建院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校友分会成立仪式
    9月12日,我校举行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建院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校友分会成立仪式。校长郑金海,副校长邓成出席会议。郑金海指出,30年来,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深耕水利工程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希望学院紧紧围绕国家所需、行业所趋,在深化交叉融合、创新育人机制、扩大开放合作等方面持续增强核心能力,彰显河海特色,贡献河海力量。他希望校友们多“走动”“联动”“带动”,推动母校和校友事业共同繁荣。邓成副校长向为学院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代表颁发纪念奖杯。学校原副校长、学院首任院长朱跃龙在发言中表示,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育人初心,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用技术赋能社会,用创新驱动发展,赢得社会公众广泛赞誉。希望学院全体师生携手并肩,共同书写学院下一个辉煌篇章。水利部信息中心原主任蔡阳充分肯定了学院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产教研用”深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期待学院继续推动和引领水利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汇报了学院发展报告。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武港山,华为高校人才发展部总监戴海城,教
  • 2025 09.11
    我校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9月11日,我校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学习贯彻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党组会暨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总结学校学习教育成效,研究部署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校党委书记杨桂山主持会议并讲话,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聚焦主题主线,坚持学查改一体贯通,结合实际抓好统筹谋划,建立健全机制,压实各方责任。通过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担当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巩固,纪律规矩意识进一步牢固,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进一步深入,学校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会议强调,要持续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持之以恒提站位筑根本,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党员、干部养成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好习惯。要持之以恒建机制固成果,抓紧抓细后续工作,建立健全经常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机制,巩固深化学
  • 2025 09.11
    河海大学教师团队助力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和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9月10日,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正式公布,中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成功入选。其中,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灌溉工程与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的申报工作,全程由我校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陈菁教授团队提供技术支撑,为两项千年水利遗产成功“出圈”、跻身世界名录筑牢了坚实基础。陈菁教授团队现有代小平、陈丹、李金刚等10位教授、副教授。团队依托农业水利、水利史、水文化、水生态、水环境等多学科背景,综合试验、遥感、田野调查、文献考证等方法,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提供了专业系统的技术支撑工作,团队成果在几轮评审中均得到专家的高度肯定。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坐落于中国南部哀牢山区,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哈尼梯田以“水”为核心,构建起“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的“四素同构”三生立体格局。在云南元阳,团队开展了梯田水土特性、木刻分水原理、红米水稻需水规律和区域水文循环等试验研究,为探明梯田灌排工程体系可持续运行机制和工程价值内涵提供了科学依据。团队老师和研究生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上山
  • 2025 09.10
    河海大学第41个教师节慰问信
    全体教职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春华秋实,桃李芬芳。我们满怀喜悦地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在此,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岗位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向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问候!河海泱泱,师道绵长。治水与育人,皆为“滋养生命”的漫长耕耘。在学校百十华诞这一历史坐标上,我们既回望河海办学成就,也更加礼赞师者鸿儒!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师者将中国古代治水经验与西方现代水利技术、教育理念相融合,开创中国水利高等教育;到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师者积极投身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创造了众多新中国水利科教史上的第一和唯一;再到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河海师者坚持锚定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主动拓展服务面向、促进多学科竞相发展,服务建设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白鹤滩水电站等一批“大国工程”“大国重器”。百十年来,一代代河海师者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为学校赢得了“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社会美誉,也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是民族的希望。”前贤引路,后人图强。河海师者积淀形成的优良传统、大师风范,为学校高质
  • 2025 09.08
    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杨桂山为2025级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杨桂山以《百十河海传薪火青春执笔续华章》为题,为2025级全体新生讲授了“开学第一课”。5758名本科和5945名研究生新生在各会场共同聆听了这堂昂扬向上、凝心聚力的大学第一课。河海大学因水而生、缘水而为、顺水而长,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形成了水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的发展格局。杨桂山系统回顾了河海大学110年来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开拓者与引领者的辉煌历程,介绍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河海人所肩负的光荣使命。“选择河海,就是选择了以科学探索启迪智慧、以服务国家成就人生的广阔舞台。”杨桂山强调,河海大学不仅是治水兴邦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更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展现出硬核担当。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到白鹤滩水电站等,一大批凝聚河海智慧的科技成果和重大工程解决方案,为国家水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坚实支撑。面向未来,杨桂山对全体新生提出了殷切期望:要胸怀家国、做有情怀的担当者,传承“天下有溺犹己溺”的河海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要勤学笃行、做有底气的建设者,夯实专业基础,
  • 2025 09.08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师团队入围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我校国家级教学名师、水文水资源学院董增川教授领衔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师团队入围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团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和学科前沿,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扎实专业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团队持续完善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先后建成多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出版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团队为核心力量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已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获批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品牌专业与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面向国家江河战略等重大需求与学科发展前沿,团队系统开展科研攻关,研发了多项关键技术,包括水资源大系统多尺度均衡与多目标协同调控关键技术、中小流域洪水与滑坡预报预警技术、河流生态变化辨识与生态河流完整性重构一体化技术等,有力引领了水文水资源学科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团队积极服务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相关成果广泛应用于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支撑了南水北调等80多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为国家水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取
  • 2025 09.07
    河海大学喜迎2025级本科新生
    9月6日至7日,5758名2025级本科新生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逐梦的热忱,汇聚河海开启逐梦新程。校党委书记杨桂山,校长郑金海,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副校长沈扬等校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迎新一线,看望新生、细致了解报到情况,并慰问参与迎新工作的师生志愿者。“热烈欢迎2025级新同学!”醒目的横幅与暖心的标语遍布校园,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们笑意盈盈、忙而有序。学校始终秉持“热情周到、便捷高效、安全舒心”的迎新工作理念,深化“部门统筹—院系落实”协同联动机制,全面优化迎新报到全流程,精细安排后勤保障与志愿服务。以清晰的指引、温暖的话语、贴心的关怀,为新生打造“一站式”报到体验,让初入河海的学子们第一时间感受到“家”的温度与归属感。为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学校继续实施多元化的资助举措,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根据实际情况,发放“瑞华春雨”助学金、“爱心大礼包”等物资。校领导在“绿色通道”服务点为同学们送去关怀,并鼓励他们珍惜大学韶华,以勤学笃行练就过硬本领,在河海校园书写无悔青春篇章。入学后,学校将延续并深化首创的“1周+1年”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以“融汇河海
  • 2025 09.06
    河海大学成立三峡书院
    9月6日,河海大学三峡书院揭牌成立仪式举行。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人力资源部(党组组织部)首席专业师、副主任张立平出席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主持。郑金海强调,三峡书院的成立,是学校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紧密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学校将坚持高站位谋划,深化产教融合,以三峡书院为起点,聚焦“专业交叉、工程实践、价值塑造”,为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培养具有突出专业能力、面向未来胜任力的水利行业高层次交叉复合型人才。张立平表示,三峡集团与河海大学合作渊源深厚,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三峡书院的成立标志着校企合作进入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新阶段。三峡集团将持续投入优质资源,支持书院建设,共同打造校企协同育人的典范。郑金海与张立平共同为“河海大学三峡书院”揭牌。陆国宾宣读了《关于成立河海大学三峡书院的通知》。会上,三峡书院介绍了建设方案,并为导师代表颁发聘书。随后,三峡集团党建工作部还开展了三峡书院启航第一课。三峡书院将选拔一批志向服务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
  • 2025 09.01
    河海大学“农业农村部苏州野外综合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
    近日,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公布了新一批农业农村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名单。我校申报的“农业农村部苏州野外综合科学观测研究站(试运行)”成功获批建设。这是我校获批的首个农业农村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标志着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观测站依托“河海大学江宁节水园”与“河海大学昆山野外试验基地”等平台,围绕太湖平原水网区水旱轮作农田生态系统开展了二十余年的系统观测,积累了农业气象、农业用水、农田排水、温室气体、土壤及微生物等多要素科学数据54万余条,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农田水-土-气-生本底数据库。基于多年的观测实践,在稻田水-肥-微生物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稻田智慧节水减排与面源污染防控、农田水碳转化与固碳减排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40余项,其中“生态节水型灌区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累计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和软著40余项,出版专著10部、参与制定标准10项,登记微生物5个,培养硕博研究生60余名,为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农业农村部苏州野外综合科学观测研究站(试运行)以农业环境、土壤质量和农用微生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6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776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