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0 10.16
    石泉县委书记李启全一行来我校对接定点扶贫工作
    10月13日,安康市市委常委、石泉县县委书记李启全一行来河海大学就校地定点扶贫工作进行工作对接和座谈。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副校长许峰会见了李启全书记一行。副校长许峰主持座谈会。唐洪武书记对李启全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河海大学办学情况和下一步帮扶石泉县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路举措。他指出,河海大学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发挥高校优势、创新工作思路、深化校地协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李启全书记对河海大学一直以来为石泉县脱贫攻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当前石泉县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指出,今年石泉县顺利脱贫“摘帽”与河海大学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希望河海大学进一步发挥学科、科技、人才等优势,与石泉县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助力石泉县实现乡村振兴。会上,河海大学副校长许峰、石泉县副县长李标分别介绍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双方参会人员就脱贫攻坚收官战、“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战略、教育科技扶贫、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石泉县委、县政府有关负责人和河海大学
  • 2020 10.15
    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参加联系班级主题班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一线规则、深入基层联系师生制度,近日,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分别参加了联系班级的主题班会活动,并与同学们深入交流。在2018级水文一班的“分享·回响·逐梦理想”主题班会上,唐洪武书记听取了学生干部所作的学习成绩分析、班级建设情况和社会实践经验分享后,对2018级水文一班在思想教育、学习情况、社会实践以及班级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他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仰望星空,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开拓;二是要脚踏实地,勇攀高峰,刻骨钻研,学习水文先辈精神;三是要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营造良好班级氛围。最后,他勉励同学们要强化使命担当、不断与时俱进,实现人生理想。在201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的“坚定信念,珍惜当下,把握未来”主题班会上,徐辉校长认真听取了班级建设情况,回顾了疫情期间班级建设的书信汇报,特别是同学们投身抗疫一线的青春故事,并与同学们交流了大四学年“国内读研、出国读研、就业”的生涯规划。他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对正处于大四阶段的毕业班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望和要求:一是要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并重;二是要智商提升与情商塑造并重;三是要素质养成与作风锤炼并
  • 2020 10.15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来我校交流访问
    10月14日,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陈文龙院长一行来我校交流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李俊杰出席座谈会。李俊杰副校长对陈文龙院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珠科院长期以来为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做出的支持与贡献表示感谢。他介绍了我校近期发展情况和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绩,希望双方依托联合培养基地这一平台,进一步增强联系,加强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方面继续深入合作。陈文龙院长感谢学校一直以来对珠科院发展给予的支持,并介绍了珠科院基本情况、发展战略重点和人才需求。他希望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增强人才储备,借力学校优势,更好服务于水利行业。座谈会上,双方还围绕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培养模式、学生双选机制、双导师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研究生院、校内导师代表及珠科院相关人员参加了交流。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是我校重要合作单位,2011年双方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协议,近年来,共有74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进行联合培养。(储晨雪、杨勇)
  • 2020 10.15
    河海大学多措并举引领餐饮节约新风尚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制定行动方案,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教育宣传、倡导理性消费、加强科学管理等举措,积极开展“勤俭从我做起,共建节约校园”工作,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引领厉行节约的新风尚。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顶层设计。校党委唐洪武书记主持召开专题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有关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召开校党委常委会专题会议,部署了相关工作;还专门成立了“河海大学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工作方案,以进一步形成学校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餐饮浪费问题。强化教育宣传。相关部门积极展开行动,从强化教育宣传入手,明确目标和措施,迅速建立起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工作组织体系,形成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联动机制。学生会、研究生会、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后勤党工委等通过各个渠道向广大师生发出倡议书,引领带动校园文明新风尚;校纪委发文明确
  • 2020 10.14
    河海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10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广大师生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多途径收看、收听,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畅谈体会和感想。党委书记唐洪武: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回顾了4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实现的五大历史性跨越,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更加坚定了道路自信,也坚定了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信念。河海大学作为中国水利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始终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为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学校将始终肩负治水兴邦的历史使命,切实践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发扬特区的改革精神,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深化内涵发展的新成效,以“双一流”建设的新业绩,不断开拓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新境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2020 10.12
    常州工学院党政领导来我校调研交流
    10月9日,常州工学院党委书记曹雨平、院长汤正华一行来河海大学调研交流。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常务副校长李俊杰主持。唐洪武书记对曹雨平书记、汤正华院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他指出,河海大学和常州工学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务实有效的合作。当前,河海大学正积极推进常州新校区建设,为双方深化校校合作、共谋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希望双方发挥学科特色,优势互补,以常州新校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密切联系,共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曹雨平书记对河海大学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河海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事业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模式,联合为企业创新赋能、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汤正华院长介绍了常州工学院的基本情况,并希望通过加强校校合作,形成教育联盟,充分发挥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共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曹雨平书记、汤正华院长一行还参观了校史馆、张闻天陈列馆。常州工学院副院长汪群、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河海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 2020 10.10
    河海大学与莆田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我校与莆田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莆田市举行。河海大学校长徐辉,莆田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建辉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并讲话。莆田市委书记刘建洋、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莆田市副市长吴健明主持。徐辉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他表示,河海大学与莆田市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聚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了务实有效的合作。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是新时代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实现双方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标志着河海大学与莆田市的校地合作开启了新篇章。李建辉市长介绍了莆田市的基本情况,并对河海大学长期以来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莆田与河海大学以水为媒、因水结缘,河海人攻坚克难、不畏艰险,开展了木兰溪防洪工程、流域洪水实时预报等30多个科研项目,为木兰溪实现从水患不断到“变害为利 造福人民”的历史性蝶变作出重要贡献。签约仪式上,徐辉校长、郑金海副校长和莆田市刘建洋书记、李建辉市长共同为“河海大学木兰溪生态河湖研究院”揭牌。木兰溪是闽中最大的河流,其流程短、流速快、水量丰富、相对落差大,木兰溪流域是莆田市内主要的人口聚居区。当前,莆田正以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
  • 2020 10.03
    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来河海大学调研指导工作
    9月30日,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来我校调研指导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云,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显东,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陈生水等参加座谈会,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致欢迎辞,校长徐辉主持座谈会。陆桂华副部长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系统治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战略导向。他表示,河海大学近几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联合多家单位发起成立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一年多来,研究院在围绕长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中成果显著。他强调要进一步完善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工作运行机制,聚焦智库建设和人才培养,积极打造智库高端人才队伍,围绕水利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为水利重要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咨询。他希望,河海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继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和重大技术攻关,有力支撑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力支撑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为推进新时代治水
  • 2020 10.01
    我校举行2020级学生军训成果汇报暨表彰大会
    9月30日,我校举行2020级学生军训成果汇报暨表彰大会。校长徐辉,副校长徐卫亚,2020级学生军训旅政委、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校总会计师张兵,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副校长许峰,2020级学生军训旅旅长、副校长董增川,副校长陆国宾,承训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94994部队副旅长杨勇上校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大会。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会上,徐辉校长宣布2020级学生军训阅兵开始,并向承训部队赠送了锦旗,对全体教官的辛苦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徐辉校长向承训部队赠送锦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94994部队副旅长杨勇上校对学校军训的圆满成功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发扬勇敢顽强的过硬作风和敢于吃苦、团结克难的战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勇担时代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94994部队副旅长杨勇上校讲话2020级学生军训旅政委、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和2020级学生军训旅旅长、副校长董增川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20年军训工作和新生们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始终铭记英雄,砥砺奋进,勇做时代的开拓者、奋斗者和奉
  • 2020 09.30
    水利部人力资源研究院第三届管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近日,水利部人力资源研究院第三届管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管委会主任、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管委会副主任、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出席会议并讲话,研究院院长王济干作研究院工作报告。会议由管委会副主任、水利部人事司司长侯京民主持。管委会主任、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代表水利部党组向管委会成员单位和研究院对水利人才工作的支持和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随着治水主要矛盾的转变,水利事业正处于重大转型期,急需一大批能够破解水利难题、推动水利发展的高层次人才,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治水方针,努力建设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水利人才队伍。他希望研究院围绕水利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强化能力建设、组织管理和基层保障,为人才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支撑,确保在水利人才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管委会各成员单位要采取务实有效的举措,推动和支持研究院各项建设工作。徐辉校长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研究院事业发展的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河海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为己任,紧密依托水利行业办学,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学校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同时
  • 2020 09.28
    我校在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中获佳绩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正式公布了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结果,我校共有23项毕业设计(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4项、团队优秀奖3项。获奖总数和一等奖获奖数量均位列全省第三。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全面考核,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我校持续围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多措并举狠抓管理,鼓励选题多元化、交叉性、创新性;加强过程管理和考核,侧重教师指导过程;学院开展自查、学校开展专项检查,挑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培育对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使得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对学校更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学校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沈滢俐)
  • 2020 09.27
    我校教授领衔主编的《水文气象集合预报手册》获施普林格·自然“中国新发展奖”
    日前,国际著名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为十部学术图书颁发“中国新发展奖”,以表彰这些研究对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我校水文水资源学院段青云教授领衔主编的《水文气象集合预报手册》获奖。《水文气象集合预报手册》是水文气象集合预报领域最权威和最全面的大型参考书,该书共含11个部分,53个章节,1528页,对水文气象集合预报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自2019年1月出版以来,《水文气象集合预报手册》一书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该书已经有五万五千多次的下载。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出版机构,也是《自然(Nature)》等著名科学与学术期刊的出版机构。据悉,施普林格-自然中国新发展奖评选委员会今年共评选出10本书籍为2020年度获奖作品,嘉奖这些作品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2020年初在美国气象学会年会上,《水文气象集合预报手册》还荣获国际大气科学图书馆学会(ASLI)的最佳书籍甄选奖。(水文院)
  • 2020 09.25
    《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系列丛书》入选“2020年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
    近日,教育部社科司公布了“2020年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名单”。经过层层推选,在申报的533个选题中,64个选题最终入选,我校出版社申报的《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系列丛书》成功入选。《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系列丛书》由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推出,丛书分别从综合、法治、社会、经济和生态这五方面深入探讨了长江经济带应如何构建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文明发展的道路,明确发展方向并提供理论支撑,引导基层实践部门落实好党中央的布局要求,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该丛书的出版,为落实“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提供智慧支持,为“十四五”规划编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政策咨询。(张砾)
  • 2020 09.25
    第十二届亚太电力与能源工程会议(APPEEC 2020)在我校召开
    9月21日-23日,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PES)主办,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IEEEPES 亚太电力与能源工程会议(APPEEC2020)在南京举行。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教授,大会主席、河海大学鞠平教授,IEEE亚太地区高级运营总监华宁先生,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高小涛副秘书长,以及国内电力与能源领域的两百余名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参加了开幕式。大会主席、河海大学鞠平教授致欢迎辞,他对各位到场嘉宾、专家学者对会议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也希望通过本届会议能促进未来智慧综合能源系统和智能技术的发展。IEEE亚太地区高级运营总监华宁先生代表IEEE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此次会议是受到疫情影响以来,IEEE亚太地区2020年第一个线下学术会议,本次会议严格遵照防疫规定,以线上线下融合方式,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电力与能源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也为疫情期间IEEE即将举办的学术会议作出了模板。IEEE电力与能源学会现任主席FrankC. Lambert通过视频连线致欢迎词,介绍了IEEE电力与能源学会去年的主要工作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并衷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3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27/775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