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门户
  • 邮箱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大学章程
    • 历史名人
    • 历任党政负责人
    • 现任领导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副校长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 党政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派出机构
    • 直属单位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科技处
      • 社科处
    • 信息公告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终身教育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终身教育招生
    • 就业指导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内合作发展
    • 基金会
    • 校友会
  • 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
    • 校园景观
    • 校园服务
    • 图书档案

部门网站群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行政机关
  • 专题网站
    • 新闻网

新闻网

首页  部门网站群  专题网站  新闻网
  • 2021 05.18
    郑春苗教授为“长江大讲堂”讲授第六讲
    5月14日,由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主办的“长江大讲堂”在我校举行,南方科技大学郑春苗教授作题为、《中国环境水科学的挑战与机遇》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主持报告会。近六千名校内外专家和师生线上线下聆听报告。张建云在主持词中指出,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及生态退化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到人民生产、生活及社会稳定,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环境水科学关注水循环这一地球表层系统变化的驱动因子,聚焦地表水与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护的关键科学问题,可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郑春苗在报告中首先为听众讲解了环境水科学的定义、使命和内涵。他总结了聚焦水体水质问题的四大研究方向:水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和通量、水环境演化、全球变化下的水质安全、水污染防治与修复。同时,作为学科的外延,他还进一步总结了聚焦水与生态系统关系的三大研究方向:水循环与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环境下的水生生态系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接着,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郑春苗讨论了上述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和相关的前沿问题。在
  • 2021 05.18
    我校学子获加拿大全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钢桥总决赛季军
    北京时间5月15日至5月16日,由加拿大土木工程师学会(Canadian Society for Civil Engineering,简称CSCE)举办的加拿大全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钢桥总决赛(以下简称加拿大钢桥赛)在线上举行。由张勤、雷笑老师指导、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2018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王海硕、嵇广宇、高唱、李华强、张云飞、康信勤、冯子鸣、陈洪鑫同学组成的参赛队取得综合季军以及1个单项冠军(视频展示)、1个单项季军(施工方案)的优异成绩。作为综合性很强的顶级国际土木工程学科竞赛,加拿大钢桥赛关注桥梁设计理念、结构性能控制、建造效率、经济成本及逻辑表达等多个方面。受全球疫情影响,本年钢桥赛采用线上方式比赛,取消了桥梁的实际制作与现场拼装环节,但加强了桥梁设计、分析、视频展示及答辩等环节的比拼,通过提交桥梁设计计算书、设计过程视频及在线回答问题等环节完成。本次决赛共有包括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滑铁卢大学、麦吉尔大学、湖首大学、萨斯卡彻温大学、曼尼托巴大学及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河海大学等3个国家的12支实力强劲的高校代表队参加。河海学子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增
  • 2021 05.15
    河海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5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河海大学广大师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畅谈体会和感想。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从战略全局高度和长远发展角度,强调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深刻总结了实施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学校进一步服务支撑“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南。作为中国水利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河海大学勇担治水兴邦的历史使命,为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珠港澳大桥这些“国之重器”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学校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聚焦国家水网、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等重大项目,发挥水利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学科
  • 2021 05.13
    河海大学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3项一等奖
    5月6日-13日,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成都举行。河海大学原创舞蹈《港珠澳大桥》、民乐作品《激情的回忆》、合唱作品《人面桃花》《Nyon Nyon》分别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展演、器乐展演、声乐展演,均获得全国一等奖,艺术表演类一等奖数位列全国第一,学校获优秀组织奖。此外,《港珠澳大桥》节目还受邀参加大艺展开幕式,并获得优秀创作奖。展演期间,河海大学合唱团、民乐团、舞蹈团3支代表队共计150名河海师生在四川成都的全国赛场传播河海声音、展示河海风采、书写河海气象。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赴展演现场看望慰问师生并观看演出。原创舞蹈《港珠澳大桥》以大国工匠建造大国工程的动人事迹为灵感,把写意的舞蹈语汇与写实的造型设计相结合,生动再现了大桥建设者们从构思设计到攻克难关,顺利建成大桥的全过程,展现了新时代建设者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奋进姿态,展示了河海青年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矢志治水兴邦的青春誓言。民乐作品《激情的回忆》由著名作曲家刘长远先生作曲,该曲节奏变化复杂,饱含热情,旋律层层递进,慢板与快板的交织,一段又一段对于热血年华的回忆不断展开,并不断升华。我校
  • 2021 05.12
    河海大学举办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校友先进事迹报告会暨专题党课
    5月12日,河海大学举办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校友先进事迹报告会暨专题党课。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校友夏风、沈斌、何光华、宋金松、罗兴应邀作专题报告。党委副书记郭继超主持报告会。报告会上,全国劳动模范夏风校友作题为“河海人的家国情怀”的事迹报告。他以多年来海洋工程建设和奋斗的工作经历为主题,详细讲述了一线海洋工程建设中的艰险困苦,展现了忠诚担当的爱国精神。全国先进工作者沈斌校友作题为“攻坚克难,建设一流的跨江桥梁和隧道”的事迹报告。他以自己参与镇江大港、沪宁高速公路、江阴、润扬、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南京长江第三、第四大桥、南京眼、青奥轴线隧道、宁和城际轨道工程等项目的建设经历,从学以致用和攻坚克难两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做到以学校所学来报效祖国。全国劳动模范何光华校友作题为“在实干中担当,在创新中追梦”的事迹报告。她深耕一线,在工作岗位中,乐于创新、勤于钻研,解决了电缆接头的短板等问题,填补了相关领域技术和配套工器具上的空白。她从“为什么而干”“要干些什么”“怎么来干好”三个问题着手,讲述了自己20余年职业生涯的心得体会。全国劳动模范宋金松校友作题为“担当有为 做新时代创新型工匠”的
  • 2021 05.12
    河海大学信息学部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
    5月12日,河海大学信息学部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周志华教授,水利部信息中心党委书记蔡阳出席揭牌仪式。校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李俊杰,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出席活动。揭牌仪式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董增川主持。李俊杰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标志着我校第一所在“人工智能+智慧水利”交叉学科基础上组建的新学院正式运行,是河海大学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培养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举措。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对学校抢抓学科发展机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拓展新领域培育新方向,结合办学空间的拓展有着重要意义。孟新宣读《关于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通知》成立文件。周志华在致辞中指出,河海大学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充分体现了河海大学响应中央号召、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带领河海师生踏上新征程的决心和战略眼光,要以此为契机,以新时代使命为鞭策,在“人工智能+智慧水利
  • 2021 05.12
    【红色故事】曹锐:“河海”校园中首位学生党员
    曹锐,又名曹壮父,他出生的年代,正值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肆意瓜分中国,而中国人民日益觉醒,民族民主运动日趋高涨之时。一批革命人士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而四处奔走,不懈斗争。辛亥革命后,深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的曹锐怀揣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到南京求学。入鄂专班初战南京1922年3月,曹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鄂专班,鄂专班是河北省委托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代为培养治水人才特别设立的班级,学制4年,按照正科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在学校整个办学历史中,仅招收过一班。尽管在南京的环境陌生,学习任务繁重,曹锐始终不忘对理想的追求,在学校图书馆广泛阅读各种进步期刊。入学第一年的12月,在恽代英和肖楚女的介绍下,曹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是“河海”学生中首位中共党员。鄂专班各科成绩(图片来源:南京大学档案馆复印件)此后,曹锐投身于党领导的学生运动,从事革命思想传播和革命运动组织工作,更加自觉地为社会进步而忙碌,为中国革命而奔走。为了团结更多的进步青年,他通过沈泽民、恽代英等人的关系,加强与江苏进步人士的联系。曹锐就读于学校鄂专班时居住的宿舍领导罢工声援“
  • 2021 05.10
    我校学子作为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登上《人民日报》
    日前,人民日报发布2019-2020学年《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我校外国语学院2017级英语专业本科生范梓幸入选名录,这也是河海学子首次入选。范梓幸,女,汉族,共青团员,外国语学院2017级本科生。她勤奋刻苦、自律自强,学习成绩优异,学年平均GPA 4.97,获国家奖学金、严恺奖学金等近20项奖学金,河海大学百佳学生、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先进个人等近20项荣誉称号。她以语为介、以行致远,用专业讲好中国故事,诠释青春担当。担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双语讲解员,并代表纪念馆赴波兰交流,获波兰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十大感谢人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优秀志愿者”。曾在世界女排联赛、CDSF世界街舞锦标赛、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水资源国际会议、“南京银行杯”高淳高级慢城马拉松赛事等国际公开赛事活动中担任双语志愿者,并在南京银行南京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上,组织参与希腊马拉松市代表团接待工作。连续两年赴陕西槐园、江苏镇江支教,为留守儿童们带去温暖与感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逾2000小时。相关事迹被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
  • 2021 05.07
    江苏省水利学会农村水利专业委员会2021年度第一次会议暨专题学术报告会在河海大学举行
    4月29日,江苏省水利学会农村水利专业委员会2021年度第一次会议暨专题学术报告会在河海大学举行。江苏省水利学会理事长叶健、河海大学副校长徐卫亚出席大会并讲话,来自江苏省水利系统的委员和农村水利行业专家学者等50余人参加会议。江苏省水利学会理事长叶健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河海大学筹办第九届农村水利专业委员会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他介绍了江苏省水利学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历届专业委员会对江苏省农村水利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希望本届专委会要进一步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特色鲜明,方向明确,不断增强专委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专委会的优势,扎实有效地开展科技活动,注重策划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技术推广和转化,全面推动农村水利专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改革发展,为加快农村水利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江苏省水利学会秘书长张明宣读了江苏省水利学会关于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调整的通知,专委会主任陈菁报告了委员组成及2021年农村水利专业委员会活动计划,各位委员开展了交流讨论。学术报告会上,江苏省水利厅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处沈建强处长作题为《江苏省农村水利条例解读》的报告,河海大学陈菁教授作题为《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 2021 04.30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召开优化整合评价专家咨询会
    4月27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召开优化整合评价专家咨询会。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张建云院士,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郑声安教授级高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顾洪教授级高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专家出席会议。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干部任颖莅临指导。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代表工程中心依托单位致辞,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做会议总结,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主持会议。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干部任颖传达了教育部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优化整合评价的工作要求,要求学校遵照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对国家工程中心优化整合评价的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做好数据材料报送及相关工作。唐洪武对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领导和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国家工程中心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作为我国水利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针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防洪减灾、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行业性、关键性技术难题,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工程验证与咨询服务等工作,为推动水利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
  • 2021 04.30
    创新机制促发展,提质增效谱新篇——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二期建设取得新突破
    水安全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2012年,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由河海大学牵头,协同清华大学、两家水利行业顶尖研究院和两家央企共同组建,于2018年获批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心聘请中国工程院张建云院士担任主任,集聚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现有研究人员160名。2019年,河海大学牵头协同清华大学等59家一级学科点高校,成立全国水利工程学科联盟,致力于人才培养、师资互访、科研合作等全方位协同。 二期建设期,中心新增重大科研项目204项,科研创新平台9个,相关研究覆盖了长江经济带几乎所有重大国家战略,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6项,并主持编制修订《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规范》等18部标准,为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中心学科发展顶层设计能力、重大项目承担能力和服务国家需求能力显著提升,为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近年来,中心围绕国家水安全保障重大需求,创建多元科研组织模式,成立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太湖流域水科学研究院,新建长江、淮河流域气象、水文、水质、水生态、地理信息数据库、
  • 2021 04.30
    河海大学举行2021年五四表彰大会
    4月29日,河海大学举行2021年五四表彰大会。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出席大会并代表校党委向全校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大会表彰了河海大学2020年度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总)支部、优秀团(总)支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本次表彰大会旨在勉励广大河海青年要通过学习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体认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真正做到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以此为契机,筑牢信仰之基、坚定理想信念,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珍惜青春韶华、练就过硬本领,做砥砺前行的奋斗者;站稳人民立场、投身强国伟业,做堪当大任的担当者。在集体入团仪式上,全校2020年新发展团员面向鲜红的团旗庄严。河海大学第十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进行“青春向党,奋斗强国”党史学习教育汇报展演,走近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中的河海人、河海事。随后,同学们用情景剧《飘零的黄叶——长虹给他母亲的一封信》、朗诵《一生专注一件事》、情景剧《河海支教情》、舞蹈《港珠澳大桥》等形式多样的表现方式展现了河海人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奋进姿态。宣传部、教务处、研工部、学工部、团委负责人,各学院(学部)
  • 2021 04.29
    《南京红色100》在我校举行上线开播仪式
    为了进一步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4月29日下午,由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中国南京红色在线联合出品的《南京红色100》系列短视频在我校举办上线开播仪式。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市委宣传部一级调研员陶成发,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一级调研员余翔,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原副主任、雨花台红色文化发展顾问、《南京红色100》历史顾问赵一心,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副局长方国中和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学生党员代表等一起参加了活动。《南京红色100》首部短片讲述河海校友张闻天的故事。河海大学具有悠久的红色历史,是南京地区五四运动的主要力量之一,成为马克思主义在南京最早的传播地之一,河海大学杰出校友张闻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之一,以张闻天为代表的一批有志青年学子,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追求真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南京的深入传播,促进了南京早期党团组织的建立。《南京红色100》的故事也从这里光荣开篇。《南京红色100》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跟进党史学习教育,展示好南京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厚重的“红
  • 2021 04.28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易越涛一行来河海大学调研
    4月27日,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易越涛一行来河海大学调研。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副校长郑金海主持。唐洪武对易越涛副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情况。他表示,河海大学与珠江委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与实践。希望双方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培养一流水利人才、打造一流科研平台、建设一流智库等目标,深化全方位交流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珠江流域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易越涛对河海大学在珠江委事业发展方面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河海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发展方向,坚持围绕行业办学,为流域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双方今后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强合作,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等方面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希望河海大学继续向珠江委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珠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河海大学相关部门、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文/姜凯曦 图/朱昊)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40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10/775 跳转到 
  • 人才招聘
  • 招标采购
  • 校园服务
  • 校友会
  • 思源网
  • 校长信箱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信息公开

西康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邮编:210024

江宁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常州校区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

邮编:2132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18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