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07.22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视域里,人们常把湖泊称作“天上遗落的明珠”“大地的眼睛”。在我国东部浙江省的大地上就镶嵌了不少这样的“明珠”“眼睛”,其中以嘉兴南湖、绍兴东湖和杭州西湖最为著名。一南湖因坐落于嘉兴城南而得名。南湖原名滮湖、马场湖,又名东湖。嘉兴城西南有西南湖,因与东湖相连似鸳鸯交颈,故南湖(包括东、西湖)又称“鸳鸯湖”。上古时期,南湖一带还是个被海水淹没的地方,后来由于长江和钱塘江经年累月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陆地不断向东向南延伸,海水逐渐退出,形成低洼地带,运河沿线的多条支渠遂汇流于此而成湖泊,上承长水塘和海盐塘,下泄于平湖塘和长纤塘,流注黄浦江。南湖形成初期面积较广,由于长期缺乏疏浚,湖滨不断被泥沙淤积,湖面日渐萎缩,今日南湖仅占初期的三分之一左右,水域面积90.83公顷,水深2~5米。南湖周围地势低平,河汊纵横。据史籍记载,五代后晋天福年间(约936—944),这里芦蒿丛生,一片荒凉景象。后来吴越王钱鏐第六子广陵王钱元璙任中吴节度使时,在湖滨筑楼作为“登眺之所”,取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烟雨”一词为楼名。南湖从此渐成名胜。北宋以降,湖畔陆续
-
-
-
-
-
-
-
-
-
-
-
-
-